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媒体何以可为?南大教师“来浙”分享






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来编辑部出品的《南大学子防疫观察》(以下简称《防疫观察》),自1月26日问世起,迄今已推出85篇学生习作。这一道新生的光亮引发了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关注。


为何会有《防疫观察》?该项目如何保持稳定的产出,产生了什么样的宝贵经验?6月7日下午,浙大传播大讲堂有幸请来了在《防疫观察》幕后牵头、指导的周海燕、王辰瑶、白净、庄永志、郑佳雯和林羽丰老师,与大家分享疫情中的校园媒体实践。




我们能用专业的力量做些什么?


报告中,王辰瑶老师提到,本项目源于周海燕老师的首倡。各位老师一拍即合,迅速形成了要做疫情系列报道的共识。虽然《防疫观察》只是临时项目,但它依托南大新闻传播学院下属的校园媒体组织——未来编辑部。既有模式的复制让疫情期间稳定、快速的产出成为可能。从同学采写到老师审稿、同学改稿、最后发稿,《防疫观察》背后有一套流程、机制作为支撑。这套流程也随着项目的运行不断完善、成熟。


王老师强调了清楚、准确地表达一件事情的叙述能力。她肯定同学们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她认为,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能用专业的力量做些什么;如何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责,用具体的客观的方式记录下发生的事情呢。这需要每一位同学不断思考和训练。






“没有手艺,就别谈理想”


呼应王辰瑶老师的观点,白净、庄永志、郑佳雯、林羽丰四位老师分别从数据新闻、非虚构写作与影像叙事、科学报道和新闻的主观区间等议题切入各自的报告。


面对疫情,同学们往往心情起伏。郑佳雯老师提醒同学们,报道时要做到严谨和准确。郑老师展示了《从SARS到武汉新冠:政府的应对哪里变了》一文中的政策时间线,这张图背后是同学们无数次的核对;同学们发现,原来官方的报道中也有这么多的自相矛盾。谈到媒介质量评估,郑老师说这非常重要——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好是坏,自己才能写出好的报道。


新闻是人写的,难免存在主观性,那么采写中的主观区间究竟在哪里?林羽丰老师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是防疫观察故事中的用语措辞。记者要克制、平静地用文字呈现出事实。第二是提问视角。他注意到,同学在提问时往往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打捞问题,这可能遮蔽掉最能体现受访者本人独特经历的内容——提问视角应当从受访者出发。第三是价值和立场的问题。出于专业主义理性,我们应当收敛自身在报道过程中的八卦欲与猎奇心。第四是报道框架。林老师注意到,学生报道的初稿往往因循着线性思维,缺乏层次和结构。在采写的过程中,我们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丰富材料,需要用清晰的线索来组织。这是主观的过程,但我们必须从事实里打捞、提炼框架,形成递进的层次。


白净老师向大家讲述了《防疫观察》中四则数据新闻背后的故事。她提到,数据新闻的生产不同于普通稿件,如何去找数据、怎么分析数据;如何用词云、地图进行可视化呈现,这都是学问。数据新闻的生产还需要同学们的小组配合。


白老师指导的“新潮”数据新闻团队目前与新华社思客、澎湃新闻等专业新闻组织开展合作。她认为,专业团队与学校老师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是非常好的探索。


寒假作业是庄永志老师及其弟子们保持的一项传统。庄老师说,在疫情这个特殊时刻,师生在困难中彼此鼓励,努力保持日常节奏,坚持技能训练。他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学生作品,让同学们领略到影像展现的独特生机与魅力。


庄老师强调了叙事的重要。在他看来,同学们的作品往往叙事贫弱:太依赖提问,误解了采访;场景单一,空间逼仄,局限在家里、小区里;结构单调,情节乏力,没有变化。


“新闻是承载着理想的手艺。没有手艺,就别谈理想。”他建议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去,去现场拍、去现场写,同时加强日常训练,拆解、分析典型作品,做到既会分析、研究新闻,也要会写新闻、拍新闻。





“努力推动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变化”


周海燕老师回忆了自己倡议发起《防疫观察》的动因。这里有她自评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没做什么”的遗憾,更是新冠肺炎疫情骤起之下社会责任感的驱动,希望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做些什么。

 

回到校园媒体的社会功能这个问题,周老师认为:校园媒体对外应公共服务,对内要着力培养人。不管报道题材落在校园内还是校园外,公共服务都是校园媒体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她主张校园媒体应当走出校园:作为“准新闻人”的同学们要去理解和承担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要走进社会,接触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反映社会现实,努力推动哪怕是一点点的好的变化。至于报道“成不成功”,周老师认为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成长。她坦言,自己也在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谈到新闻专业的未来,周老师强调了新闻传播学科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与五种能力:第一是多方面收集证据,交叉置证理解复杂和多元世界的能力;第二是叙事能力;第三是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第四是社会责任感,第五是行动力。这是新闻专业在今天还有可为的基础所在。


报告后,六位老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简要的互动。交谈中,《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老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飞老师高度认可了南京大学校园媒体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对在背后默默指导同学、对新闻传播教育投以高度热忱的六位老师表达了感谢。




文案 | 戴凡恺  王苇佳  周梓洛  周睿鸣

排版 | 刘嘉慧

责任编辑 | 施慧慧 秦钰阳



推荐阅读

1. 最后一课|此去山高路远,他日顶峰相见

2. 新知·治学 | 赵瑜、范静涵: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3.问学·讲堂 | 浙大传播大讲堂第240期:全球化与中美关系

4. 浙江大学123周年校庆 | 母校,生日快乐!

5.投票 | 我院赵瑜老师入围第八届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评选活动

6. 百问百答 |  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