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让我受益超多的思维方式

冷冷 高冷冷 2022-04-24

电影《如父如子》剧照

共2055字,阅读约需4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我总会有各种预设,我会把一切可能性都铺演一遍,想象会遇到的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
 
然后被想象中会遇到的种种阻碍吓到,纠结着做还是不做,思考自己能不能下定这样的决心,付出相应的努力,然后该做的事情就一拖再拖,在焦虑和犹疑中,度过很长一段时间。
 
没错,我是一个很喜欢预测的人,事先就想好了别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事情会有怎样的发展,然后在想象中,自己单方面做出决定,错过很多可能性。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从朋友那里学到的一句话,叫做“不预测,只应对”。



01 
 
先讲这个策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应用。
 
朋友是个小我近4岁的弟弟,弟弟有次发我一张截图,是他和好感的女生的聊天记录,他在积极输出信息,对方只是礼貌回答,甚至显得敷衍。
 
弟弟问我,该怎么回复?
 
我说,别回复了,她对你不感兴趣,你收手吧。
 
弟弟说,可是,女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对你感兴趣啊,男生不就是应该积极主动吗?
 
过了半个月,我把这段聊天记录转发给弟弟,问,所以后面谁是对的?
 
弟弟说,这个案例中,我对了。但其实对不对的,没有意义。因为,无论对方是否对我感兴趣,我都是这么做的。我只管这样做,直到我放弃。
 
弟弟这段话让我有听到真理的感觉,并且拿去指导另一个喜欢某个姑娘的朋友。
 
这个朋友几乎每天都来问我:
 

她说要我的地址给我回礼,是不是要凉了?

她从来不主动找我聊天,是不是对我不感兴趣?

她有在跟我表达情绪、分享生活,是不是对我有点在意?

她说周末要加班所以没法约饭,然后给我发截图证明,是不是有戏?

 
有趣。人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患得患失,对对方极为细微的言行,做种种解读,试图有确定的预测。
 
但是弟弟不同,弟弟在追女生的时候,坚决贯彻“不预测,只应对”。我把弟弟的策略分享给朋友,告诉他:
 

其实你无法准确揣测她是怎么想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同样是不主动找你聊天,可能是因为对你不感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性格被动;同样是给你回礼,有可能是注重礼数,也有可能是客气疏离。

 

每一处言语和行为上的细节,代表的意义,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你无法从中推理出对方完整的逻辑或者心理。

 
希望做出有确定性的预测,是人的本能,但本能并不代表是正确的应对方式。重要的,是对行为做出应对。
 
 
02
 
这两天朋友跟我说:我把学的东西都忘光啦,我要做一个傻子,勇敢的傻子。
 
我表示赞同:嗯,你只管这样做。不预设,不期待。
 
还有,当你揣测对方的言语和行为背后的深层用意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以己度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去理解对方。但是,对方和你是相同的人吗?不是的。
 
同样的,试图根据别人的星座、性格、过往经历等等,去做出预测,也是高估了自己对他人的判断能力,低估了具体的个人的复杂性。
 
所以,不要过分依赖于预测。当然,稍微预测一下还是需要的。毕竟,有些言语传达的信息,是明确的,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那么,这样就能成功了吗?
 
倒也不是,但这样的确提高了成功的概率。

一则,那些好的可能性,你都可以抓住机会,坏的可能性,也可以迅速知晓确定的结果;二则,关系是会变化的,对方对你的态度也是会变化的;三则,因为不再做无谓的预测,你的心理斗争变少了,自己也更舒服更自然了,松弛反而更容易有好的结果。
 

03
 
再讲这个策略在做事方面的应用。
 
其实,我们所担心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并不会发生。而且,即使发生了,我们也有应对的能力。
 
如果你一直在预测,你的处境就很有趣了。那意味着,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心中在担忧那件事;而做下一件事的时候,又开始担忧另一件事。
 
你的绝大多数时间和心思,都没有百分百交予眼下的事情。那么,眼下的问题,又如何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呢?你又如何真正积攒解决下一件事的能力呢?
 
实际上,每一件事情,你在全心投入于它的时间里,去解决就可以了。漫无边际的担忧和想象,毫无益处。
 
好的方法就是先让行动发生,然后根据反馈,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04
 
在对一件长远的事情进行规划的时候,我们也喜欢预测。比如:
 

-下定决心以后做一个勤奋努力的人,每天几点起床,每天起来后第一件事做什么,每天学习多少小时。

 

-想通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是追求个人价值,所以决意不在恋爱和婚姻上投入太多时间,尽量不让自己陷入不可控的状态之中。

 
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和自己的预设有种种偏差,然后就觉得沮丧。
 
其实,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表现,不是靠事先的预设就能决定的。你的规划、你的价值观、你理性的思考,并不能决定你在每一个具体时刻的表现。
 
你同划定的路线所产生的偏离,才是你真正在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的人生。你所认为自己会秉持的准则,你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都可能被打破。你是由你所做的事情定义的,那才是真实的你。

想太多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办,如果面临那种抉择我要怎么选,大多是无用的。

稍微想一下,就可以了。「过度分析」本身就是问题,它会严重地消耗你,而且根本没有确定的答案。

事情的发生,无论大事小事,常常是临门一脚,临场发挥。所以我越来越懒得做详细的计划了,我告诉自己:随心所欲,即兴发挥,只要专注,就可以了。

你真正的样子,是你能做到什么样子,而不是你预先想好是什么样子。

不预测,只应对。

//End

100万假币买来的冷冷AI,推荐你看近期文章:

1、从抗拒社交,到乐在其中,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2、6月看的13部电影和10本书

3、来!按这些方法练习,获得超强的学习能力

4、苦恼于自己的内向和敏感?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喜欢冷冷,不喜欢不行(也行)。下次更新:2021年7月12日(周一)14:00。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可以点下右下角的/在看/WOW(不点也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