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月看的10部电影和11本书

冷冷 高冷冷 2022-04-24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剧照

共4313字,阅读约需9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写在前面:

经常有胖友留言,让我推荐书和电影,而且阅读量和互动数据表明,这类推荐比干货受欢迎。


我会在每个月末,把自己这个月看的书啊电影啊剧啊动漫啊,汇总起来,大致做一下介绍,大家感兴趣的话就可以去看。这个书单和影单,不系统,不固定在某个领域

 

一则,对我的读书观影记录进行总结和整理,并且呈现出来,比扯着嗓子喊“大家一定要多读书多看电影啊”,有效一百倍。Tal老师不是说嘛,别人不会按你说的做,而是按你做的做。

 

二则,对我自己是一种督促。平时事情太多了,真的很容易把读书时间挤压掉。慈祥的冷冷不是说过嘛,他律比自律更重要。


7月看了10部电影(包括2部剧)和11本书。这次写的评语和介绍依然比较长,用意在于说清楚每本书/每部电影到底是否值得看,让大家了解自己是否需要。


电影和剧

01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欧维的妻子索尼亚,真的是一个特别有人格魅力的女人。


在欧维的回忆里走一遭之后,很难不对她产生喜欢和欣赏的感情。她明朗、落落大方,勇敢、积极,总是在笑,总是在为自己争取,不计较世俗、不计较得失。和这样的人共度一生,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而欧维,是一个古板、拘谨、羞涩的人,妻子是他人生中的光。真的很能够理解,欧维为什么会在妻子去世后一心想要自杀。但邻居、猫咪和妻子的学生以及其他人,重新让他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感受到帮助、给予以及被关怀的温暖与快乐。


他因为失去爱而想自杀,他因为得到爱而继续活下去。


爱是很宝贵的东西。



02

《绿里奇迹》



男主角是像天使/耶稣一样的存在,他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把其当作自己的痛苦,为之流泪、悲伤,甚至会把这些吸收到自己身上,去治愈、去拯救。


看完大概会觉得人间太丑陋了,这么多阴暗、残酷、卑鄙、无望。


但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微博,李诞说:地狱里有传说,品行不端者,死后会去人间。莫小巧转发,说:天堂里也有传说,积德行善者,死后会去人间。人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是啊,人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03

《爱乐之城》



两个人识于微时,都是不见容于社会和大众的人,但却彼此欣赏,鼓励对方去追求梦想。在对方屈从于现实,生出妥协之意的时候,依然是其最坚定的支持者,告诉Ta你是独特的,你的梦想是可贵的,不要放弃,要去争取。真的很美好了。梦想实现的代价,是把爱情变作往事。



04

《女巫》



4名女主角一起成立了名为“女巫”的秘密侦探机构,本意是帮助女性摆脱不忠的丈夫并从中获利。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发现了更多女性的生存困境,逐步拓宽所做事情的边界,开始为女性的各种权益作斗争。

——真正的women help women.

“睡美人沉睡了一百年,等待王子的到来,王子亲吻她,让她活过来。what a stupid fucking bitch!”

“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些,这座城市以前没有人创造过的东西,我们帮女性摆脱了困境,她们靠自己永远也做不到。不论后世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清楚自己是何人。他们能毁掉我们的生意,可以放火烧了我们的店铺。但是如何定义自己,谁都休想夺走,无论今晚发生什么,我们所坚持的信念,必将亘古流传。”


05

《野良犬》



72年前的电影,导演黑泽明。男主和反派都经历了战争,以及在火车上被偷,但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去做警察,一个去做窃贼和杀人犯,前者是电影名字中的良犬,后者是电影里佐藤探长口中的疯狗。


行善与作恶,常常是一念之差。


佐藤说:“没有坏人,只有坏环境。”真的是这样吗?


06-《缺席的人》
豆瓣评分8.3,我保持一致。关键词:犯罪,黑色幽默。很有哲学意味的电影。我是因为名字有趣,所以找来看。看的时候忘记了它的年份,单凭黑白片这个元素,想着大概是几十年前的电影。看到斯嘉丽·约翰逊的脸的时候,倒回几秒去截图,讶异于竟然有两人长得如此相像。后面才知道那就是斯嘉丽本丽,这时她才16岁。题外话,你们知道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只有1米6么?unbelievable.

07-《致命女人》

豆瓣评分8.0,我的评分6.0。19年看第一季《致命女人》的时候,是真的很惊艳。这一季平庸得多,人设、剧情都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虽说是爽剧,但目前的结果是,既没能达到“爽”的标准,又没有逻辑。


08-《爆裂鼓手》

豆瓣评分8.7,我的评分6.0。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传达的价值观,仿佛要想在喜欢的领域把天赋和才华发挥到极致、做出像样的成绩,就必须把自己逼到无能为力,过上一种极端艰苦和摧残人性的生活。


我认同努力的意义,事实上我以前考研中文系,困的时候看一眼书脊上的“北京大学出版社”这几个字,就能恢复精力重新投入学习;因为从早到晚高强度看书,眼睛生疼,于是有段时间交替用左右眼看书。


但是,这是不一样的。电影中的这位老师太极端太变态了,施予学生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我认为,努力和一定程度上顺应以及关怀人性,是不冲突的。


09-《你的名字》

豆瓣评分8.4,我的评分7.0。新海诚的电影,关键词:动画、青春、治愈、爱情。完蛋了,可能是年纪大了,竟然不会被这种干净清新的爱情故事打动了。眼泪流下来,我(ye)的青春结束了。


10-《朱诺》
豆瓣评分7.9,我的评分6.0。故事主线是16岁女高中生怀孕、找养父母、找到真爱。——很有趣,事实上我在第一次组织语言的时候,用了“未婚先孕”这个短语,打完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我预设了怀孕必须结婚,hah,所以改用了“怀孕”这个中性词,不作任何价值判断和预设。我觉得一般,既无剧情,又无意义。倒是艾伦·佩吉的红外套,让我想起《水果硬糖》中的腹黑萝莉。后一部电影还是很有趣的,喜欢悬疑片的可以去看看。



01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很喜欢,具体而微地了解女性作家的写作和人生。


波伏瓦:

1、我想说的是我不嫉妒任何人,我对我的人生所呈现出的样子完全满意,我兑现了我全部的承诺,所以如果让我重活一次,我也不会选择任何不同的活法。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不生孩子的决定,因为我想做的事是写作。2、很多人不喜欢我说过的话是因为他们想要相信人生中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很美好——所有的儿童都天真,所有的新婚夫妇都幸福,所有的老年人都平静。我一辈子都在反对这样的想法。


多萝西·帕克:

《巴黎评论》:那么你觉得你的大部分作品的灵感来源是?
帕克:需要钱,亲爱的。
《巴黎评论》:你如何给笔下的人物命名?
帕克:电话簿和报纸的讣告栏。


笑死。



02

《美丽新世界》



作者说:在我的寓言《美丽新世界》里,基因改造和后天培育的双重过程确保了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


人们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标准化的社会中,过标准化的生活。这里不存在思考,不存在自由,不存在异见,有的是极端的顺从和极度的舒适。


但是。


“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穆斯塔法·蒙德说道:“事实上,你要求的是不幸福的权利。” 
“那好吧。”野人轻蔑地说道,“我正是在要求不幸福的权利。” 

“还有变老、变丑、变得性无能的权利,患上梅毒和癌症的权利,吃不饱的权利,肮脏的权利,总是生活在对明天的忧虑中的权利,患上伤寒的权利,受各种难以言状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03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不错子。如果没有接触或实践过认知疗法,这本书会是新知,能够在调节情绪、缓解焦虑、预防/一定程度上治疗抑郁(倾向)方面,带给你极大的帮助。对于已有此类知识储备以及相关经验的人来说,不推荐。


不过,书中依然有一个点给了我很棒的启发:在别人批评/攻击你的时候,不要急着辩解,更不要对抗,而是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大方向上表示认同,然后引导Ta讲更多细节,最终达成一致。作者表示,如果你认同了对方,Ta的情绪反而会被消解掉。


有趣!很对!



04

《沟通的方法》



认真推荐给即将工作或者已经工作的胖友,这本工具书很值得一看!


我觉得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它极其落地,针对职场中各种各样的沟通场景,解决的是非常具体的问题,给出的是可直接上手操作的方法:如何跟领导沟通,如何汇报工作,如何提意见,如何提离职,如何跟同事沟通,如何跟甲方沟通……


不是老生常谈,几乎每一小节的内容都有给我新的启发,真的超棒!——也可能是我几乎没在职场工作过的缘故,但我认为这一点对我的判断影响不大。



05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其实是考研时候,前辈们列的必读书目之一,作者是北大中文系出身的两位老师——孟悦和戴锦华。但我一直未曾读过。如今去读,已不是当时的目的,也非当时的心境了。

书名“浮出历史地表”的主语是女性群体,副标题“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简洁准确地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它对现代文学(五四到建国期间)的九位女性作家的作品、思想和生平进行剖析。

最喜欢这本书的绪论以及萧红章节,绪论对女性的生存处境做了全面的呈现和深刻的思考,而萧红,萧红是令人欣赏又觉沉痛的作家。

06-瑞·达利欧《原则》

豆瓣评分8.3,我的评分6.0。前半本关于生活的原则,较有启发,后半本讲(职场)工作的原则,离我太远。分享几点:1、建议你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始终愿意去理解那些看问题与你不一样的人,是怎么形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的。你将会发现这很有趣,而且益处无穷,而你获得的更丰富的视角将帮助你决定你应当怎么做。2、不要固守你对事物“应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将使你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很重要的是,不要让偏见阻碍我们保持客观。3、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合理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实现的东西,欲望则是你想要但会阻止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欲望通常是直接结果。例如,你的目标也许是体形健美,而你的欲望是吃好吃但不健康的食物。


07-毕飞宇《小说课》
豆瓣评分8.6,我保持一致。考研时读过毕飞宇老师的《玉米》《玉秀》和《玉秧》,这本书是他对经典小说做的解读,挺有趣的。对小说写作、对文学感兴趣的胖友,可以看看。尤其推荐「第2章 读蒲松龄《促织》」和「第3章 小说内部的逻辑与反逻辑」(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林冲)。

08-苏珊·福沃德博士《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豆瓣评分8.3,我的评分6.0。还行。绝大部分篇幅在描述和呈现,建设性的方法和意见比较少。如果你已经对(糟糕的)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以及自我疗愈的方式,有一定的认知,这本书可能很难带给你新鲜的东西。如果是初学者,倒是可以把它当作入门书籍。它会让你意识到问题,而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09-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豆瓣评分9.5,我保持一致。是看到朋友圈的一位新闻从业人士力荐,所以买了这本书。好吧,书是好书,是很好的书,但是新闻学的专业书籍,离我有些远,获益不多,阅读乐趣也不多。


10-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
豆瓣评分8.2,我保持一致。这不是一本从个体出发,去具象地探讨自杀原因的书,而是从社会学、统计学的角度,抽象概括地呈现群体自杀图景和探讨规律的书。书中有各种数据和图表,一本严谨的社会学著作。

11-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豆瓣评分8.2,我的评分6.0。边开摩托车边讲禅,有趣的设定,终于看了这本神奇的书。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知识储备不足,我有很多局限性,只觉得不知所云。这说明不了什么,不代表书的好坏。因为,每个人和同一本书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毕竟,大家的阅读历史、个人经历、观念和认知,都是非常个人化的,相互不重合的。



结语


好久不见,时间过得好快,7月又要过去了。

地狱里有传说,品行不端者,死后会去人间。
天堂里也有传说,积德行善者,死后会去人间。人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人生大概是一样的吧,有丰富的痛苦,也有丰富的快乐,二者无法割离,但还是很值得一过。

夏天到啦!虽然夏天很热,但还是很喜欢夏天,热烈的、喧闹的、生机勃勃的。

夏天快乐,我们下次见,潇洒地挥挥手。👋

//End

100万假币买来的冷冷AI,推荐你看近期文章:

1、一个让我受益超多的思维方式

2、从抗拒社交,到乐在其中,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3、6月看的13部电影和10本书

4、如何变得会聊天?分享4个实用的思路


喜欢冷冷,不喜欢不行(也行)。下次更新:8月16日(周一)14:00。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可以点下右下角的/在看/WOW(不点也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