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林还湿,边退边种?聚焦洞庭湖湿地生态破坏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沈一杭 海洋与湿地
2024-08-22

本文共计2150字,阅读约4分钟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通江湖泊,湿地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湖区周边分布着25个自然保护区、22个湿地公园、18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生态不仅是湖区的重要资源,更是周边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图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4年春季,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湖南省进行督察,发现益阳、常德、岳阳等地的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生态破坏问题尤为突出。这一情况被作为2024年5月中旬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公开通报的第一批7个典型案例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图源: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公开通报

在此次督查中,暴露出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违规种植。

督察发现,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已经完成欧美黑杨清退的区域,违反《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复种了大量林木。当地政府在组织
清退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的同时,益阳沅江市水利部门却于2017年10月~2022年1月,擅自签订25份租赁合同,将本应实施生态修复的2.1万亩欧美黑杨清退区域出租给了个人,违规用于枫杨、旱柳等林木种植。督察组在暗查中发现,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正在挖坑种树,清理整顿工作不彻底,违规种植死灰复燃。


图源: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公开通报


督查组指出,益阳、常德、岳阳等地对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整改工作不严不实,违规种植、违法采砂屡禁不止,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此次事件,也说明当地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未能有效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整改要求。而且非法种植行为屡禁不止,黑杨清退区域被再次违规种植林木。



 植树也有错?从“湿地杀手”欧洲黑杨开始说起

那么,为什么此前要求“清退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

这就要往前追溯了。

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源自欧美的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作为一种造纸经济林,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然而,大规模栽种欧美黑杨却对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柔软的湿地日益陆地化。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首席科学家万方浩研究员在2018年的一篇访谈中曾经指出,欧美黑杨是外来物种,是通过行政命令引进洞庭湖流域的,疯狂种树半个世纪之久。

欧美黑杨喜水、喜光,根系非常发达,就像“湿地抽水机一样,耗水量相当的大。据研究,每亩欧美黑杨每年可消耗水量约1000立方米。大面积单一种植欧美黑杨,使湿地单一化森林化,导致了洞庭湖水位下降,湖区萎缩、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衰减。这种树木作为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威胁,欧美黑杨的快速生长和繁殖会挤压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此前新华网的一篇报道中曾报道:“在洞庭湖洲滩湿地栽植杨树,成林后将造成湿地植被群落衰退乃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使得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所以,为了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察反馈意见中指出,欧美黑杨大面积种植(面积达39.01万亩),严重损害洞庭湖的自然生态,要求湖南省于2020年底前全面清退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


也就是说,
“植树”要因地制宜,不能直接就把“植树=环保。不当的植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是副作用。

图源:网络


违规种植问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1万亩欧美黑杨清退区域,本来是应实施生态修复的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一文报道,督察人员告诉记者,在湿地保护区里大量种树需要大面积挖沟抬垄,严重改变湿地形态,导致湿地浅水、滩涂面积减少,不利于湿地保护动物的生存繁衍。

尽管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多次强调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但地方政府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因利益驱动而忽视这一点。地方政府通过签订租赁合同,将清退的欧美黑杨区域出租给个人,从中获取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生态损害。

砍了黑杨、却种新树,换汤不换药,湿地破坏依然严重!

此次违规种植问题的死灰复燃,反映了地方政府在生态保护上的认识不足和执行力欠缺。

洞庭湖湿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其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环境质量,更关系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而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生态保护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此次被通报的
洞庭湖湿地的违规种植现象,暴露了在制度落实和监管上的诸多不足。为防止违规种植问题的再次发生,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保障透明、公众监督,确保湿地生态的长期保护。

不过,潜伏在这后面更重要的一个亟需变革的观念是:要破除以往的“植树=环保”的刻板印象,真正去理解“山水林天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精髓。


摄影:©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信息源 | 中央环保督察
文 | 沈一杭(评论员)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THE END

湿



【参考资料】

https://www.mee.gov.cn/ywgz/zysthjbhdc/dcjl/202405/t20240517_1073505.shtml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40521/58a1c9a27d6043cb87e09617eb2b7647/c.html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405/t20240520_349016.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5606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00951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湿地保护与恢复:植物材料的供应难题食腐动物竟然有助于湿地的健康发展?5岛灭失!无居民海岛竟成开发香饽饽?福建平潭海岛生态破坏被中央环保督查通报批评荒谬的“指豚为鱼”事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江西省鄱阳湖暗访,敲响生态保护警钟“挖湖造景”屡禁不止?河西走廊水资源挥霍,得不偿失!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甘肃反馈情况海南:五个红树林保护区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通报,缘何?
以清淤疏浚为名盗采河砂超过14万吨!湖南怀化市沅水河道 | 生态环保督察通报


海洋与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
微信号:OceanWetlands

联系小编/投稿/授权:

010-88431370  17319454776  

欢迎投稿、转发。联系后台长期授权:  1891028258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洋与湿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