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淤疏浚为名盗采河砂超过14万吨!湖南怀化市沅水河道 | 生态环保督察通报
2024年3月,省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湖南省怀化市开展督察期间,发现怀化市沅水流域多地以河道清淤疏浚名义违规开采河砂,砂石码头管理混乱,各种水生态环境问题多发频发。
督察发现,部分企业在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竣工后,仍打着“清淤疏浚”名义盗采河砂。督察组于2024年初暗访发现:有河段出现以“清淤疏浚”名义大规模盗采河砂的情况,现场淤泥散乱,河床破坏严重,而据了解,该区位于山洪地质灾害修溪片区流域应急治理项目区域范围,项目于2022年7月启动,至同年年底结束。这些在项目工期结束之后盗采的河砂,都出售给了制砂企业(仅2023年4月以来出售给当地一家建材公司的砂石就多达14.446万吨),由此可见盗采砂石的数额和规模之大,严重违反了《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2023-202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条例,应当依法取缔并限期整改,并辅以其他有效措施。
此次督察通报的几起案例中,沅水干流中方县铜鼎镇重要河段治理工程中标方未经水利部门批准,擅自违规采砂、洗砂、筛分,废水直排沅水流域;沅陵县张家滩乡蓝溪河流域河砂盗采现象普遍,无任何审批手续,洗砂废水直排蓝溪河,且在河道内盗采卵石并加工售卖;溆浦县某砂石公司在采砂许可证过期的情况下,于禁采期在禁采区和保留区内违规开采河砂。
沅江(沅水)是流经中国贵州省、湖南省的河流,属于洞庭湖水系。沅水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千米),流域面积89163平方千米,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沅水及其支流水生态资源丰富,水域有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74种,底栖动物42种,鱼类140种,分布有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有长身鳜、鯮、胭脂鱼等,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非法采砂活动会改变河床地形地貌,威胁河道下游桥梁、岸堤和水下构筑物安全;扰乱水生物的栖息繁殖,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失衡;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分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影响行洪安全。非法采砂活动还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和隐患。尽管我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条例法规严厉整治非法盗采河砂乱象,但由于采砂活动能带来十分丰厚可观的利润,由此导致非法采砂活动屡禁不止,不断有人顶风作案。
此次督察通报案例中,发生多起未经事先报批或在采砂许可证过期的情况下,擅自违规大规模盗采河砂及盗采卵石售卖,并明目张胆直排污水,必定会对当地各河道的生态带来较大程度的扰动及破坏,影响河道安全,河道生态功能失调直接威胁河流水生生物及底栖生物的存续,乃至当地周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从长远看,竭泽而渔,是牟取一朝暴利而不顾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在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竣工后,仍打着“清淤疏浚”名义盗采河砂。针对河道开展清淤疏浚工程,笔者对此颇有异议。且不谈其他,因清淤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栖息地破坏”问题,尤其值得注意;事实一再证明,以疏浚工程为名的“生态修复”最后都无一例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便是典型的负面案例。疏浚工程总量达125.43万立方米,疏浚土为湿地表层淤泥。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1. 该项目跨越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2、清淤施工难免会惊扰鸟类,游船也会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3、该项目对深圳湾洄游鱼类影响较大,途经幼鱼虾类保护区;4. 疏浚工程清除了海底表面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对底栖动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底栖动物种群的崩溃将通过食物链影响当地的鸟类和其他动物;5、项目对滨海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不能通过生态补偿来弥补。当时伪造的环评报告并没有提到该项目实际上将破坏鸟类潮间带栖息地,损害红树林生态系统。所幸的是,该项目因环评造假引起公愤及时叫停。
要知道,以工业文明思想指导的清淤疏浚工程中,被挖走的底泥,恰恰是是水体中丰富的有机物、微生物和底栖动物的栖息生境。如果将底泥过度清除或挖走,这些底栖生物将失去栖息地,可能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或灭绝。这将对水生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再者,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是一种天然的养分来源,对水生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水生植物在水体中不仅提供氧气,还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遮蔽和食物。如果底泥被挖走,将导致水体中的养分贫乏,抑制水生植物的生长,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另外,粗暴的、不适当的清淤和底泥挖掘,可能破坏水生植物的根系,导致水体岸边和底部的侵蚀。这可能导致水体变得不稳定,增加了泥沙和污染物的输送,进一步恶化水质。
因此,笔者建议:为了有效避免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不良影响,需要采用更加综合和生态友好的方法。包括采用适当的水生植物修复,以促进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沉淀,提供鱼类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此外,应该定期监测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以确保治理措施的长期有效性(当然这里针对的是治理性的“清淤疏浚”工程项目而言)。
大张旗鼓地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本身便是对河道生态的扰动和破坏,更不用说在所谓的“清淤疏浚”工程竣工后,依然盘踞在此,盗采河砂,装模作样,美其名曰:清淤疏浚。这实在是雪上加霜。河道在前期清淤疏浚后生态已然遭到破坏,紧接着又来一轮新的破坏(采砂破坏性可能更甚),就仿佛在刚创下的伤口上再继续往里剐,河道丝毫没有休养生息和恢复的机会,试想一下赖以为生的底栖生物及水生生物,又该何以为继。
另外,此次督察通报提到,有企业在河道内盗采卵石并加工售卖,卵石本属于河道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河道生态的一部分,大量盗采必然会对其生态带来不利影响。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近期的一条微博热搜:#韩国人迷上宠物石#,不止韩国,中国的很多年轻人也对养宠物石乐此不疲,可能很快世界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也会加入这一阵列,而宠物石通常光滑圆润,很多便是鹅卵石;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宠物石从哪儿来的呢?有需求就有市场,一旦需求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量,那么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商家及其背后的供应商等便会想办法达成与之匹配的供应量,不断从自然中攫取、开采石头资源。而石头作为自然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大规模乃至无限度的开采取用,是否会对原本的生态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相关报道并未提及这一点。
在河道内盗采卵石并加工售卖,其最终的去向很可能便是年轻人的新宠——宠物石。很多人在听闻年轻人养宠物石会感觉十分新奇、稀奇,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这好看治愈、省心好养的石头背后可能产生的生态足迹、生态代价。在你对着宠物石赏心悦目把玩之时,众多的企业可能正瞄准一条又一条河道顶风作案、牟取暴利,众多的河道可能正因不断地开采和攫取而千疮百孔、不复当年。
鉴于(非法)河道采砂对于河道生态的巨大扰动和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及其对于当地生产生活和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笔者强烈建议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治理,杀一儆百,严厉打击和惩治非法盗采河砂等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并且,无论是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项目还是河道采砂、采石,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完工后都必须进行整体、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确保环评的官方权威性、真实可靠性,不得造假,以确保河道尽可能避免遭到不必要的、颠覆性的扰动与破坏。
(声明:本文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 田文杰
审 | 绿茵
编辑 | Samantha
【拓展阅读】
1. 痛心!甘肃白银违规采矿侵占明长城遗址700余亩!何以历时8年未完成整改?
3. 论争:福建泉州违规采矿,突击植树种草闹哪般?矿山修复应科学推进
4. 争鸣 | 生态修复形式主义的典型:河南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挖湖造景
5. 海南:五个红树林保护区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通报,缘何?
6. 5岛灭失!无居民海岛竟成开发香饽饽?福建平潭海岛生态破坏被中央环保督查通报批评
7. 争鸣:干旱缺水地区是否该打造水景观?| 议甘肃张掖建造6000余亩人工湖
8. 争鸣 | 生态系统“恢复”还是“修复”?联合国环境署、粮农组织新文件restoration中文译法纠正讨论
9. 历经3天2夜,#广东佛山平洲 抽干河水打捞价值1200万翡翠?实则借机清淤?
长按关注
联系小编:
010-88431370, 18910282583
投稿信箱,欢迎来稿:
v25@CBCGDF.org; v66@CBCGDF.org
专门报道海洋与湿地等前沿动态, 为学术研讨活动提供公益支持,服务我国广大海洋与湿地科技工作者和环境保护人士。
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 | 支持绿会生态保护公益项目,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