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于我真如在雾中一般,我只能透过迷朦隐约望见它高耸的塔尖,却永远触不到铭刻在上面的图腾。

2017-04-15 汪天一 生活在古典音乐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8339jckw&width=500&height=375&auto=0席夫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雾中的哥德堡

——Touch J.S.Bach:Goldberg Variations 

 



题记:约翰·萨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巴洛克(Barroqo)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一生作品高产,其音乐“通过理性的隐蔽的方式接近上帝”,表达的“不是情感而是信仰”。作曲手法娴熟精练,对位工整,复调变化多端,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巧妙的接近数学与逻辑,颇为后世所惊叹。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BWV 988),是他最著名的键盘作品,将其作曲技巧“精湛的建筑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史上最恢弘、最伟大的变奏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171n9vsf&width=500&height=375&auto=0《沉默的羔羊》里的《哥德堡变奏曲》,视频会有重度不适感


我的第一次对哥德堡变奏曲产生崇敬的欣赏,竟不是通过唱片而是电影。《沉默的羔羊》续集《汉尼拔》的引首中,纷乱的电子监控器的画面,咝咝的倒带声,画面中鸽子受惊而飞声,搭配着静缓神秘飘然脱俗的钢琴独奏,营造的意象让人拍案叫绝,如同电影主人公“食人魔”汉尼拔·莱克特医生游刃于尘世、虔诚于科学而归心于艺术时嘴角微微露出的嘲讽。

我当时只以为这一段钢琴独奏是现代人专为该电影而作,并心想此作曲家定是相当不俗。后来才发现自己多么无知和不可原谅:这正是鼎鼎有名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前奏,而且我的书架上有这么一张碟!



这张席夫版的哥德堡是我当时出于信任席夫对巴赫的潜心研究而淘来的。初听,甚是优美,可过了一会儿就被反复单一的钢琴声弄得很迷惑,于是将其扔到了一边,就没再听几次。然而听过的音乐再次邂逅时竟然引不起我丝毫的回忆和共鸣,在我看来如同“a tragic accident”。

当我再次将此碟塞入机器后,顿时明白了。同样的哥德堡,在不同的演奏家手下,竟是完全不同的音乐,诠释的态度和表意跨度之大,使你甚至不能相信两张唱片中灌的是同一个曲子。



而这,恰恰是巴赫的魅力之一。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女羽管键琴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曾说:“You play Bach in your way,I play Bach in HIS way.”不可否认,兰多芙斯卡是巴赫的专家,她对巴赫的诠释被公认为是最符合于原意的一种。然而这句话,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演奏家处理巴赫作品时手法差异大、变化丰富这一事实。巴赫的原作很少有标识速度和表情的符号,给了后人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就像一块块天赐的优质玉石毛坯一样,演奏家们偶尔捡到,不禁欣喜若狂,依照着它原来的模样,尽情地刻画各人心中的偶像。

国内古典音乐的教育和宣传误区很大。人们普遍以为,古典音乐是高雅的,但也是深奥的、难懂的,难懂在不晓得作曲家究竟表达着何种“内涵”与“意象”,于是就像对待同样“高雅”而“深奥”的某些文学作品一样对其敬而远之。我们的宣传总是强调严肃音乐是“里面有东西的”,要“听出它表达的思想”云云。



大错特错矣!殊不知,很多“古典音乐”就是当年的“流行音乐”。巴赫和海顿、莫扎特为什么高产?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使他们所服务的宫廷每天都有新的东西来愉悦自己的耳朵。据传,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是为其身患失眠症的好友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可以想象,在这样的音乐中,他们怎么往里面添加名叫“内涵”的味精?又怎么会在里面表达自己崇高的“思想”?写的时候就没写进去什么东西,我们却拼命地想听出什么东西,当然会觉得玄玄乎乎、不知所云了。



没有明确的“内在思想”毫不影响严肃音乐——“古典”的“流行”音乐的价值。只有真正经典的东西才能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当年的宫廷中,像巴赫、海顿那样的乐师并不少见,可很多都被人们淡忘了。流传下来的,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迸发着天才的火花。作品中令人叹为观止的形式美和朴素的旋律天赋足以让我们怀着虔诚崇敬的心情靠近这温暖的炉火。

正是作曲家们的纯粹与虔诚,才留给了后人浩如烟海,可以自由演绎和欣赏的同样纯粹而精致的严肃音乐。

十九世纪末录音技术的出现使流动的音乐有了凝固的可能。百余年间,哥德堡变奏曲先后涌现出上百个演录。唱片版本的对比鉴赏是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情,这也是音乐——尤其是严肃音乐所特有的欣赏方式。我的手头只有三四种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却是张张经典。


谈到哥德堡的版本,内行首先想到的就是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的演奏。1955年,23岁的古尔德初出茅庐便在CBS(Columbia Broadcast System)留下了一个传奇性的历史录音。母带的咝咝声伴随着古尔德自己轻轻的哼唱声,独特的触键技法和他那惊人的洞察力让世界吃惊地发现:哥德堡居然还能这样弹!原本长度在六十分钟以上的作品,古尔德只用了三十八分钟,而且还有板有眼、合情合理、从一而终,丝毫感觉不出矫饰、炫技的痕迹,却又是赤裸裸的古尔德自己的音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29x7bx7f&width=500&height=375&auto=0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


如同乐曲从Aria开始经过三十个变奏又重回主题一样,古尔德在首录近三十年后,再次以演奏这首哥德堡而结束他的录音生涯,如同完成了一个生命的大循环。1981年古尔德在CBS的这个演录,速度慢了,少了点当年的意气风发,触键却依旧自信有力,如稳健的老水手熟练地收着船帆。主题Aria弹得尤其精彩,沉静又虔诚,从容而淡定,可以说我被哥德堡变奏曲感动,完全是从这一段出神的演奏开始的。古尔德的速度在这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异常的缓慢,可还是他那超凡的洞察力让我们觉得似乎它原本就应该那么缓慢,他把每一个音符都放在了阳光下的雾中细细地品味,让巴赫的上帝与自己心中的上帝悄悄地对话。那种自恋般的陶醉甚至让我们觉得可爱。整首曲子,轻重缓急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驾驭之娴熟、张弛之有度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席夫的演奏是我最早接触的,可是直到听了古尔德的巴赫,我才听出席夫手下哥德堡的味道。这位来自匈牙利的年轻钢琴家,皮肤白净,面若敷粉、丰满红润,俨然一位优雅的书生。他的巴赫,同样是清秀雅致。结合现代的录音技术,钢琴音色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绕梁,让人中毒一般情愿反复地玩味。如果古尔德面对哥德堡,会说 “这是我的哥德堡”,那么席夫一定会如同孩子见到神奇的魔物一样:“啊…我也不知道这是谁的哥德堡,我只知道它很美,很美……”。的确,他的演奏在文雅和虔敬之中,倒也真透露着孩子般的天真与调皮,用他独特的见解控制着节奏的变化,还带着点淡淡的幽默。


几天的苦战终于是把这篇文章给挤出来了。可我是越写越不满意。真正提笔了,方才发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为了找一个简朴而准确的词我要反复推敲,可还是掩饰不住雕琢的痕迹;很多意境和情感,心领神不会,想要说出来几乎无从下手;一些简单的东西,并不能适时地融在文章里头、点到为止,而是恨不得在尾注中再加尾注。也许本来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就是一件挺愚蠢的事情,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再这样回过头来把音乐吹得那么玄妙莫不是大逆和亵渎?

在我这台被雷击坏过的笔记本上,音乐的声音是破的、带着嚓嚓的暴音。可唯独放哥德堡时,竟恰如其分地营造出了一种老唱片的效果,让我颇感惊奇。把音量开到只有自己能听见,再加上一杯Absolute Vodka,北欧式的冷竣与凝练自然出来了,我于是称之为“雾中的哥德堡”。可事实是,哥德堡于我真如在雾中一般,我只能透过迷朦隐约望见它高耸的塔尖,却永远触不到铭刻在上面的图腾。

[①]实为“Aria”,即咏叹、独奏,是整首变奏曲的基础,在这个Aria主题的框架里,通过复杂的三十个变奏,最后又回到Aria本身。“变奏曲”即出于此意。

[②] J.S.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Andras Schiff(Piano),DECCA 417 116-2

[③]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一词是不太准确的。狭义上,“Classical”是我们所谓“古典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音乐家代表的那个古典主义时期(一般认为从1750年到1829年)。广义上,我们习惯把这种严肃的、工整的、需要用经过专门训练的器乐或声乐演绎的各种音乐类型(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等等)的总和称为古典音乐。但是这种称法容易造成一个误解,就是这些音乐都是古老的,可事实是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优秀的作曲家继承着“古典”音乐的模式进行创作,并且锐意进取,颇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见解。因此,我以为,如同正统的学术界强调“严肃科学”一样,将其称为“严肃音乐”以期和流行的“通俗音乐”相区别更为合适。为了不把民乐,尤其是与西方截然不同、自成一格的东方民乐错归其中,称其为“西方严肃音乐”,就显得准确多了。

[④] 20世纪俄国著名的大提琴家、指挥家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poovitch,1927-)在某唱片鉴赏图书的序言中说过,要想感受炉火的温度,就要先靠近炉火;要想感受上帝的力量,就要先信仰上帝;要想感动于严肃音乐的优美和深刻,就不能先拒绝它,要像靠近炉火一样靠近它,敞开胸怀接纳它。此番言论,笔者甚是认同和赞赏,也是我历次介绍谈述严肃音乐时必然搬出的经典。

[⑤] 为了不引起“专业人士”的质疑和愤慨,我这儿不得不多说几句。音乐自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以来,“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它是内心情感自然而微妙的表达,它的产生必然早于语言,而且语言的情绪表达作用是绝不足以代替音乐的。音乐的这种自然表意作用,以及人们利用音乐与数学的巧妙关联用建筑般的方式进行创作的行为,在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我们这儿只谈西方严肃音乐)达到了顶峰。任何一种艺术流派发展到了顶峰,意味着它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正是在此时引领革命潮流的人,他被认为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承前启后式的伟大人物。基本上从贝多芬开始,音乐就被赋予了“思想”,它表达的感情不再是不经意间淡淡流露的,而是强烈的、复杂的,音乐这种形式也不再是单纯的以悦纳人们为目的,而是音乐家表达自己情感、思想、信仰的有力武器。这样的音乐便不可“随意”演绎,演奏家以诠释忠实、精准为目的,以能恰如其分地融入自我的理解为最高境界。

[⑥] J.S.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Glenn Gould(Piano),1955 Recording,CBS 37779(LP),SONY SMK52594(CD)

[⑦] J.S.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Glenn Gould(Piano),1981 Recording,SONY SMK52619

往期巴赫精选:1、巴赫在神学上倾向于虔敬派,在音乐上却倾向于路德派;2、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使人幸福的纯粹,那巴赫的音乐就会使人幸福的深邃,有些超出幸福的范畴了;3、琴声像一束柔软的光,射进了我的心房,我的心里仿佛这一刻成为巴赫的舞台……4、来,干了这杯巴赫的谐谑曲的狗粮!5、古尔德丨假设莫扎特活到70岁;6、张卜天丨格伦·古尔德随想丨他在瞬间使你完全沉浸于他的世界中!7、张佳林丨浅谈巴赫的键盘音乐及其演奏;8、聆听巴赫键盘帕蒂塔(BWV825-30)丨这六首帕蒂塔几乎概略了巴赫键盘音乐的风格;9、我的肖邦与巴赫丨“巴赫的旋律,总是回环往复,虽然匆匆忙忙,却总有一种永恒的感觉。” 10、古尔德都养了哪些动物丨“在六岁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我跟动物相处,要比跟人类相处融洽多了。” 11、古尔德丨“不管在表演中还是录音中,所需的都不止是单纯的技术范围的挖掘。” 12、“我真的很怪”丨“电话狂人”古尔德眼里的“快乐时光” 13、亲爱的巴赫先生,真理是巨大的黑暗吗? 14、不可错过的演出视频丨17位伟大演奏家演绎巴赫《四键盘协奏曲》(BWV1065);15、巴赫背后的光芒丨默默支持他的第二任夫人安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16、不同的巴赫风格丨安吉拉•休伊特谈古尔德、图雷克17、安吉拉‧休伊特谈巴赫丨她演奏的“歌唱性,是学习小提琴的断句和呼吸锻炼而来” 18、古尔德昭示了“一个艺术家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力下,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面对自己和大众!” 19、巴赫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用乐器去表现不可思议的情景丨聆听恰空舞曲(BWV10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