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赫背后的光芒丨默默支持他的第二任夫人安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2017-03-07 看伟大作曲家如何 生活在古典音乐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94rkyiwj&width=500&height=375&auto=0Anna Magdalena Bach Notebook complete



巴赫背后的光芒:Anna Magdalena Bach


巴赫,这位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集德、意、法传统音乐精华,曲尽其妙。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695pwmqc&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


简介:影片拍摄于1967年,是至今为止关于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最优秀的影片,片名来源于英国作家同名小说,片中引用的对话、信件都取自巴赫生前的真实文件档案。影片几乎汇集了当时音乐演奏界的精英,如哈侬考特、奥古斯特·温钦格等,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与我们平日看到肖像画上胖而结实的巴赫完全不同,由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指挥家古斯塔夫·莱昂哈扮演的巴赫显得瘦小文弱。影片问世后得到了当时影评界的激赏。公众号后台回复:安娜,可获取这部电影的在线资源。



当我们沉浸在巴赫轻快的小步舞曲,极具表现力的受难曲中时,往往忽略了在他背后,一直默默誊写、支持、给予灵感的第二任妻子Anna Magdalena(安娜·玛格德莱娜)。

巴赫曾为安娜创作两套名为《安娜·玛格德莱娜·巴赫的笔记本》(Notenbüchlein für Anna Magdalena Bach)的音乐手稿。其内容包括巴赫、巴赫的家人以及当时其他一些音乐家所作的大量小步舞曲、序曲、进行曲、咏叹调等,流传至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157x5c61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米沙·麦斯基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安娜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区蔡茨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名小号演奏家,外祖父则是风琴演奏家。我们无从得知她在幼时所接受的音乐指导,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家族氛围给予了她良好的熏陶。

安娜与巴赫相遇于克滕,也很有可能就在克滕,年轻的巴赫第一次聆听当时作为一个职业歌手的安娜动听的嗓音。


尽管因为丈夫的关系,安娜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但婚后的安娜没有忘记坚持追求,她心甘情愿为巴赫服务,料理家事,并做他的抄写员,誊写曲谱(在一些手稿中,巴赫和安娜的笔迹交错出现),有机会便去克滕参与演出。她在巴赫的后期创作生涯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巴赫逝世之后,安娜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儿子们争吵之后分家,独留她与三个女儿相依为命,仅仅依靠社会慈善团体和市议厅救助勉强维持生计,离世后仅葬于圣约翰教堂的无名流浪者墓地之中。


2006年,一位任教于澳大利亚查理斯·达尔文大学的威尔士音乐家公开发表一项令人震惊的观点:巴赫,这位无可争议的西方古典音乐之父,所创的《六组大提琴独奏曲》实际出自安娜之手。与此同时,他提供了安娜抄写的组曲手稿副本,在扉页的右下角留了一句话:Ecrite par Madame Bachen, Son Epouse。译成中文即:巴赫夫人作曲。尽管曲集的封面页也已注明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由巴赫作曲,这一小细节也足以令西方古典乐界咋舌。

关于巴赫创作方面的争辩仍旧悬而未决。实况如何,我们无从知晓,只能在遗留的笔记中寻得零碎片段。然而,我们并不能否认安娜为巴赫谱曲的可能,毕竟精通音乐的她懂得如何弹奏羽管键琴,而在那时,表演、即兴创作与谱曲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

丹尼奥勒·惠勒特曾于1968年导演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Chronicle of Anna Magdalena Bach(安娜·玛格德莱娜·巴赫编年史)。片中的对话、信件均取自于巴赫生前的真实文件档案。或许,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寻得安娜人生其它的蛛丝马迹......

巴赫的光芒太过炫目,他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目光所及,安娜的璀璨同样无法忽视。猜想也好,证据也罢,都无法磨灭安娜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歌唱家的事实。



恰逢妇女节到来,仅借此纪念安娜·玛格德莱娜。


*本期内容基于云衣间公众号的制作;往期精选:1、有的人为了出生而死去丨古尔德在自己的葬礼上“出生”!2、“我并不需要他们的灵魂”丨鲁宾斯坦和古尔德论音乐会;3、格伦·古尔德丨这么弹“可以让音色更精致,让声音中钢琴的成分最小化”;4、“天才”一词在古尔德家是被禁止的丨拒绝古尔德成为莫扎特!5、重温“古尔德神话”丨他了解这是个八卦世界;他从不听从金钱召唤,总感到另一种使命的存在;6、因为不懂才上了古尔德的当吗?7、影响古尔德巴赫诠释的重要人物丨图雷克《哥德堡变奏曲》视频;8、布伦德尔的巴赫,充满了我们尘世的光荣与梦想!9、有个弹巴赫的疯子曾预言音乐会2065年后不复存在!10、古尔德采访古尔德丨“我在头脑里无数次地熟习这些曲子,在旅途中、在公寓里,我在任何场合都在‘工作’”;11、席夫与古尔德对巴赫《法国组曲》(BWV812)的不同理解;12、马慧元丨冬夜听古尔德,他是一个热爱严寒的人;13、艺术的目的?“老司机”古尔德这样回答;14、古尔德眼里的“钢琴是一件对位乐器,只有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处理好,才会变得有意思。” 15、古尔德弹奏巴赫,最大的特点是线条如刀凿斧刻般的明晰!16、古尔德的绝世孤独丨他说“寒冷将每个人都变成了哲学家。” 17、在古尔德的钢琴中睡去是一件幸福的事,它让你忘记复杂,很安宁地睡……18、诗人张枣论古尔德丨美的心灵到处都有见证人!19、古尔德惟一看中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20、古尔德访谈丨“你为何将这首肖邦奏鸣曲献给我们?” 21、古尔德谈话录丨“格里格是我曾祖父的表兄弟。” 22、古尔德谈话录丨我只崇拜过一个钢琴家,他的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伴随了我的成长;23、古尔德谈话录丨“巡回演出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事,紧张的日程安排总给我很大压力。” 24、当心古尔德的圈套丨谈钢琴作品中的装饰音处理;25、亲爱的巴赫,“您的音乐就是表现了如同呼吸一般不断发生的自然事情。” 26、巴赫到底有多么可怕?27、学习钢琴,巴赫的曲子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28、巴赫的《小步舞曲》还能这么玩?!29、节日听巴赫丨手风琴大师盖利安诺的巴赫音乐会;30、节日听巴赫丨王笑晗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31、安德拉什·席夫丨巴赫《法国组曲》BWV812-817;32、巴赫与舒伯特的《圣母颂》,哪个才是“圣母颂”头牌?33、节日听巴赫丨马友友演奏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34、节日听巴赫丨Andrea Bacchetti演奏《哥德堡变奏曲》;35、节日听巴赫丨吉东·克雷默演奏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