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鞍钢:“数字化阅读”时代的阅读

2017-10-12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原文转载自《秘书工作》2017年09期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重要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所关注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记录,不仅可以大大解放大脑、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通过阅读、记录和整理,建立十分准确的个人“信息库”“知识库”。无论是读书还是“读屏”,我们既不要成为书的奴隶,也不要成为“屏”的奴隶,而要做它们的主人,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



我的读书习惯养成于青少年时期,读经典、精读书令我终身受益。


“图书阅读时代”与“数字化阅读”时代



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了精神与文化极大丰富的时代:一是每年新出版的图书高达40 多万种, 专业书、好书、经典书也是“数不胜数”“读不胜读”。这是“图书阅读时代”。二是进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大的事件和新闻迅速传播、共同分享,这为传播信息、分享知识带来空前的机会,也对人们的读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是“数字化阅读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数字化技术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由“读纸质书时代”转向“读数字屏时代”,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进步,又是问题。无论是“ 读书”还是“读屏”,都有一个选择问题,即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在我看来,“读屏”越来越普及,获得的信息与知识越来越碎片化,看起来人们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实际上却大大地影响了人们通过系统化阅读对专业化知识的获取。阅读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获得专业化知识、系统化知识的基本手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阅读浅则学习浅,阅读深则学习深。


“数字化阅读”时代如何阅读



我们需要面对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如何阅读的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条件便捷高效地获得信息和知识?如何挖掘“读屏”的巨大潜力?又如何保持传统书籍时代的阅读习惯,能够深读书、精读书、细读书?我们能不能将这两种不同的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阅读的目的和类型。不同的阅读目的就有不同的阅读类型,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类型,而阅读的类型又服务于阅读的目的。通常,我们阅读有两种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得信息、知识,我称之为“ 知识银行” 的储蓄;二是为了创造新信息、新知识, 我称之为“ 知识银行”的产出。

其次,阅读本身需要动笔(也包括用电脑)作文字记录,而不仅仅是大脑的记忆,因为后者总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而前者才是真正的“白纸黑字”,即使一时遗忘也不要紧,还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来查找再现,不仅准确,又加强了记忆(二次或多次记忆)。

在我看来,没有文字记录, 就很难有准确的记忆,毕竟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会越来越难以保持原有的记忆。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不断地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复习”。 “数字化阅读”时代提供给了我们在阅读中克服遗忘障碍的最好手段,它不是记忆,而是记录。凡是我们能够阅读的信息都可以高效率地记录下来,从而大大地增加了“ 知识银行”的信息储量、知识储量。

“数字化阅读”时代的阅读,本质上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银行”,为获取、记录、储备所需知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的做法


我的做法就是每天编撰《胡鞍钢记录》。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一是阅读纸质报刊或图书;二是以重点关注的信息为关键词,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三是将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复制粘贴到《胡鞍钢记录》中;四是编辑并用黑体字标示关键点;五是作必要的评论和分析,将阅读有关信息时的思考和感受记录在案,抓住思想的火花,随时为研究和写作作好素材储备和观点储备。这是一个从“阅读”到“寻找”,不断“记录”进而“分析”的过程。

今天,《胡鞍钢记录》已成为我进行国情研究和日常写作极其重要的来源。该书由我自录、自编、自印,每月一本。以《胡鞍钢记录·2014年7 月》为例,共计383 页,40.08 万字。这就是我在2014年7 月的31 天中向我的“知识银行”进行的“储蓄”,可以随时查询、随时提取,从而将“数字化阅读”时代的效率和效益发挥到极致。

但是,《胡鞍钢记录》并不能代替对纸质图书的“深读”“精读”和“细读”,因为目前还很难从互联网上下载经典的图书。这就需要找好书、买好书、读好书,尽可能地“深读”“精读”和“细读”。当然,我也会将所阅读图书的信息记录在《胡鞍钢记录》之中。


做“数字化阅读时代”的主人


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重要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所关注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记录,不仅可以大大解放大脑、减轻记忆的负担,还可以通过阅读、记录和整理,建立十分准确的个人“信息库”“知识库”。无论是读书还是“读屏”,我们既不要成为书的奴隶,也不要成为“屏”的奴隶,而要做它们的主人,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

总之, 在“ 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够高效率地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创造更多更有意义的知识。我们需要学会三种阅读方式,一是快速阅读,在海量信息中淘取出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二是保持传统阅读时代的“精读”“细读”,提升知识系统性和深度;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信息的挖掘和加工。只有将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不断向自己的知识银行进行“储蓄”,并且生产和提取经过加工之后的新知识,从而做到“善假于物”,更好地探索真知。


更多阅读

10月12日活动|“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新发展”专题研讨会 暨《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新书交流会

关注|诺奖得主Thaler的研究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影响

“好书同盟”第十七期书单:《2050中国》入选

胡鞍钢 张新:中国迈向“强起来”新时代

我走上国情研究道路的引路者——忆马宾先生

胡鞍钢:为什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研究|中国地区HDI 指数差异持续下降及影响因素(1982-2015)

研究|世界经济贸易投资科技能源五大格局变化(1990—2030)

聚焦|国情研究院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研究|胡鞍钢: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2014)

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增长效应研究

周绍杰:新发展理念助力经济良性发展

新书|胡鞍钢 鄢一龙 唐啸 刘生龙:《2050中国》

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增长效应研究

聚焦|胡鞍钢:习近平计划 中国方案与世界影响

鄢一龙: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聚焦|《中国道路辩证法》新书交流:六对辩证关系创新阐释中国道路

鄢一龙|“通三统”:中国道路的六组辩证关系

新书|王亚华教授水权英文专著出版

研究|加大行政奖惩力度是中国环境绩效改善的主要原因吗?

胡鞍钢接受光明日报专访:健康对中国极具现实和长远意义

胡鞍钢做客思危大讲堂:中国进入强国时代

书荐 | 胡鞍钢 杨竺松:《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胡鞍钢、杨竺松: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

研究|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内涵与发展思路

研究|中国开创“新经济”——从缩小“数字鸿沟”到收获“数字红利”

“好书同盟”第十六期书单:《中国道路辩证法》入选

胡鞍钢:人才是怎样成长的

崔之元:路德·次贷·金砖

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