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为|民 · 知|识|报|国
直播回看 | 王绍光: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一直很务实
↑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编者按】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轰轰烈烈的改革之路已经跨越了四十个年头。然而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人群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有些人片面地将两个时期割裂开来,认为光靠改革开放就能产生伟大的成果,而不明白“欲筑其室者先治其基”的道理。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路。日前,观察者网「观天下讲坛」第20期特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绍光教授主讲“奠基:共和国的前3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为大家梳理共和国前三十年留下的宝贵的物质和制度遗产。以下为现场实录(节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回看现场直播全程视频。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是必然性多于偶然性
还是偶然性多于必然性
各自比例占多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42erep0b&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是必然的,
因为我们一直很务实
中国的改革开放跟苏联有一点不一样,就是它基本上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改革。昨天正好我们跟俄罗斯人开会,最近在《参考消息》上有一篇俄罗斯人写的文章叫《俄罗斯的百年孤独》,会上大家都在讨论这篇文章。
“百年孤独”是什么意思?俄罗斯人老感觉自己是欧洲人,一直想融入欧洲,一直到前几年还在做这个梦,就是,我是欧洲的一部分,我求求你“认”了我吧。
俄罗斯的改革也是这样的,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叶利钦改革」,潜意识里都有个东西,就是我要融入欧洲。中国人黄皮肤,没那个奢想,我融不进我也不想融,因而更可能会脚踏实地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
苏联的改革对我触动是蛮大的。
80年代末的时候,当时苏联的水平比我们高得多,即使到今天他们的总体生活水平还是比我们高,这个毫无疑问。但是,苏联的急剧变化引起我的注意,1992年年初,叶利钦宣布一夜之间放开物价。
那时候我正好在俄罗斯(当时苏联刚刚改名为俄罗斯),我看到了在中国从来没见过的情形。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一个在当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场里,我看到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售货员,但无货可售。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中国即使在60年代,也没有到那种地步。所以对我触动非常大。
俄罗斯后面的改革,我还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关心,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读他们的文献,就是在1989、1990、1991年读他们的文献。我当时已经在美国任教,参与设计俄罗斯的未来。经济学家们搞了一个叫「五百天计划」,就是用500天把俄罗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改成市场经济。在今天看来,这匪夷所思,但当时我们那么认真的在那个地方琢磨,这500天到底怎么安排。
1992年1月份去俄罗斯,教俄罗斯人怎么搞民主,我们对口单位在俄罗斯叫科学院,后来叫管理学院。结果我们去跟人家讲民主的时候,俄罗斯人没兴趣,因为他们物价突然一夜之间涨得很高。我什么都买不起了,我跟你讲明主干嘛。连民主派当时都不讲民主,说我们需要一个强的政府。
当时的俄罗斯在叶律钦那个时候,GDP的水平一直降到将近1990年的50%左右。今天俄罗斯在普京治下有一个复兴,尤其是1999年到2008年期间,年增长率在7%-8%,也挺高的,最近下来了。到现在为止,俄罗斯的GDP水平,仅仅比1990年的水平高10%左右。
完全按照欧洲的方式改革的思路,在潜意识里,我要融入欧洲,我要变成欧洲的一部分,这种潜意识真是害惨了俄罗斯。
据说他们现在开始出来了。俄罗斯最近提了一个叫「大欧亚」的想法,我也不是欧洲人,我也不是亚洲人,我是欧亚人。
昨天会上还在劝中方,你们也变成「大欧亚」一部分行不行。因为我们叫一带一路,他总觉得我们的一带一路要跟他的大欧亚对接。我们中方的参会人员就说,我们是我们自己,我们就不叫「大欧亚」了,我觉得这个表态也蛮好的。
就是,比较务实的看到你自己的发展道路,你自己的问题,进行改革。这条道路是中国人的意识里边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也是必然的,打基础也是必然的,我们这个想法基本上也是必然的。
///
中国模式在世界上能行多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44n64z9u&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势必在我,力需慎用
中国体制被人批评的很多,但中国体制的优势也是蛮好的。那我们这个体制能不能输出呢,我怀疑也输出不了。
我从来也不用中国模式这个说法,我还是说中国道路。我们走的这条路适合我们,但未必适合越南,未必适合朝鲜,未必适合世界上其他国家。你们愿意学,你们根据自己的国情,学到哪算哪,我也不要求你跟我一样。
所以,现在在推行或者推广中国的做法、模式方面,我觉得不要那么的高调。
我去年年底说过一句话叫“势必在我,力需慎用”。
我们好好干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的这个势头还会继续好起来。我们按汇率变成全球第一,慢慢的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势必在我,这个我觉得应该有信心。
但是到全世界去,不管是“软力”还是“硬力”的应用,我觉得一定要谨慎。我们不是帝国主义国家,我们即使有那个底气,有那个份量以后,我们也不应该那么做,何况我们还没有。
所以我觉得力一定要慎用,“势”慢慢地让他形成起来,这是我的看法。
------------------------------
更多精彩观点 | 观看直播回放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回看在线直播全程视频
文字整理 | 阮萍晶
视频 | 观察者网
配图 | 网络
品读大师学术思想精髓 增进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王亚华教授主讲第35期明德·公管校友读书会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召开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