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问新知 | 进食障碍: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我怎么了?

TCCI追问 nextquestion 2022-05-05

追问按


进食障碍是一种被有意无意忽略的精神类疾病,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失控的饮食行为以及每次的后悔情绪都是受疾病的控制。这类疾病很难自愈,需要专业人士和机构提供帮助和支持才有可能缓解症状甚至治愈。本期“追问新知”旨在引起大众对进食障碍的关注,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类存在于身边却又隐形的疾病。我们会持续跟进与进食障碍相关的话题,邀请专业人士分享最新进展、解答读者的提问。我们还将举办特别活动,在“华山医院全科医学论坛:进食与代谢问题诊治进展和健康管理”专题论坛上,针对进食障碍话题,采访并追问与会专家(可至文末了解会议详情),敬请关注。



从“反手摸肚脐”到“A4腰”再到“锁骨养鱼”的社交媒体狂欢,以及各大网红博主极力推销的“瘦身药”“减肥茶”“代餐”,折射出当下人们对“瘦”的极端追求,似乎只有“够瘦”才会自信美丽。对于这种极端追逐“瘦”的游戏,不参与者置身事外,认为这只是对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已,不必大惊小怪,更无需干涉。但请小心!这里有个误区,对“瘦”的过度追求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个人选择,而是个体对体型和体重的体验被扭曲了,换言之,个体对自我体重或体型的认知出现了紊乱。他(她)很有可能换上了一种称为进食障碍的精神类疾病,影响了自我认知和评价。


何为进食障碍?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分类,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属于喂食及进食障碍,以进食或进食相关行为的持续性紊乱为特征,导致食物的消耗或吸收发生改变,并显著损害躯体健康或心理社交功能。典型的进食障碍分为三种,包括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及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过度关注体重、体型和食物,对自己体重或体型存在体验障碍,或自我评价受到身体体型和体重的严重影响。


图片来源:freepik


具体而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会持续地节食;极度害怕体重增加或变胖;即使体重严重偏低依然担心体重会增加;频繁地称重,着迷于测量身体的某些部位,总觉得自己的腹部、臀部和大腿等太胖。并且,神经性厌食症是所有精神类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


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反复且频繁地吃异常多的食物;无法控制进食;暴饮暴食之后会出现一些代偿暴饮暴食的行为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禁食、过度运动等。患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人可能体重轻微不足、体重正常或超重。


这三种疾病中,暴食障碍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类似也会出现反复暴食的情况,但没有禁食、过度运动等代偿行为,且患者一般体重超重或肥胖。



进食障碍的形成与危害


研究发现,进食障碍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生物、行为、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遗传与生物:进食障碍存在家族遗传或遗传易感性,比如神经性厌食的个体的亲属发生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风险更高。大脑结构异常或化学物质的异常可能促使了进食障碍的产生。


环境与社会: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形成通常与压力性生活事件有关。同时,神经性厌食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密切影响,主流价值观对消瘦体型的推崇可能会增加该障碍的发生风险。而儿童期受到虐待或身体受到虐待的个体发生神经性贪食的风险更高。


心理与行为:有抑郁症状、低自尊、过度追求完美或儿童期有焦虑障碍的人更容易患进食障碍。


图片来源:freepik


任何年龄段、体重和性别的人都有可能出现进食障碍。但进食障碍经常出现在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也可能出现在童年时期或成年以后。这些疾病对两性都有影响,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中神经性厌食症女性1.4%,男性0.2%;神经性贪食症女性1.9%,男性0.6%,暴食障碍女性2.8%,男性1.0%。


进食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容易出现轻度贫血,女性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低下,骨矿物质密度低、骨折风险显著升高,以及女性闭经等生理功能失调的情况。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体检异常,但由于经常引吐,所以可能出现牙釉质丢失、龋齿发病率增加的现象。暴食障碍患者没有明显区别于普通肥胖个体的症状,但多数同时存在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


进食障碍的治疗方法


进食障碍作为一种精神类疾病,遵循精神疾病的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患有进食障碍人的自杀倾向和出现其他并发症的风险非常高,进食障碍的人通常会有其他精神障碍(抑郁症或焦虑症),但经过治疗,极有可能完全恢复。


目前,对进食障碍的治疗因人而异,一般是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医院治疗、营养疗法、药物治疗等。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但对于非重症患者而言,进行心理治疗则是更好的选择。


图片来源:freepik


心理治疗包括个人疗法、群体疗法、家庭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进食障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自身体型和体重的体验出现扭曲,所以认知行为疗法是所有进食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行为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可以结合不同的治疗手段,比如儿童和青少年自控力较差,因此该年龄段的患者更适宜采用家庭心理治疗。


药物疗法也是进食障碍治疗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方法。但与心理疗法相比,药物治疗进展较少目前有几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小型试验(如奥氮平治疗神经性厌食症),但结果好坏参半。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各有一种获得FDA批准的治疗药物。


关于现在


目前的筛查标准更多地以女性作为参考,缺乏专门针对男性人群的实证研究。研究人员对此筛查标准提出质疑,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对理想体型和体重的评价上存在差异(比如,男性既想拥有肌肉又想身材苗条),因此之前进食障碍的筛查标准可能并不适用于一些男性,男性患者的数量或严重程度可能被低估。


作者:夏天

编辑:Jiahui, EY, Aaron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ay P. Current approach to eating disorders: a clinical update. Intern Med J. 2020; 50(1): 24-9.


Galmiche M, Déchelotte P, Lambert G, Tavolacci MP. Prevalence of eating disorders over the 2000-2018 perio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m J Clin Nutr 2019; 109: 1402-13.


Gorrell, S., and Murray, S. B. (2019). Eating disorders in males.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 28, 641-51. 


Murray SB, Griffiths S, Nagata JM. Community-based eating disorder research in males: a call to action. J Adolesc Health 2018; 62(6): 649-50.


Hilbert A, Hoek HW, Schmidt R.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eating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urr Opin Psychiatry 2017; 30: 423-37.


Murray SB, Nagata JM, Griffiths S, et al. The enigma of male eating disorders: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Clin Psychol Rev 2017; 57: 1-1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n) (DSM-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Pope HG, Phillips KA, Olivardia R. The Adonis complex: the secret crisis of male body obse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000.




问题征集

2021年11月16日 13:00-17:30,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园大厅将举行“进食障碍和肥胖问题最新诊治和健康管理进展”的学术讨论,届时各专科和全科医学专家会从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角度对相关健康问题进行诠释和解读。


在此次活动期间,追问编辑部将继续发扬“追问”精神。如果您有与本次主题相关的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提问,或添加小助手微信questionlab进讨论群提问,亦或发送邮件至questionlab@outloook.com分享给我们。我们将整理反馈给与会专家,邀请他们在报告或问答环节回答您的问题。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活动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