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东坡犹在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林语堂是语言大师、国学大师、文学大师,他曾四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苏轼是个经典人物,是很多艺术领域的一代宗师。大师写宗师,自然成就经典。
《苏东坡传》一共四卷,分别从童年与青年,壮年,老年和流放岁月,为我们勾画了苏轼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诗人,画家,百姓之友的故事。他笔下的苏东坡可亲,可敬,可爱。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一是逆境与心境,二是艺术与生活,三是格调与风骨。
元丰二年,苏东坡在湖州任职。此前他曾公开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写了很多的诗文。而他的政敌就从他的诗文当中找出了他所谓谋反的证据,把他关进监牢,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
这个时期,苏东坡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他在东坡筑水坝,造鱼塘,种了很多的树苗、蔬菜和小麦,抛开政治过上农民的生活,还给自己取号东坡。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让他觉得无比的愉快和欢乐。他的政敌和仇人,看到他过得这么舒心,又把他流放到岭南,去了惠州。
惠州当时来说属于南蛮之地,生活条件其实很差。但是,苏东坡很快又找到了乐子,除了和朋友游山玩水,到罗浮山下摘荔枝。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千古名句:日淡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会酿酒,酿造了一种叫桂酒的,非常好喝,经常邀请朋友来小聚,喝得酩酊大醉。他的故事很快传到了京城,那些政敌又要把他流放到天涯海角——海南。他的政敌这回真的是把他往死里整。海南这个地方,卫生条件极差,经常有瘴气,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临时搭个茅棚,没有医生,也没有药品。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说:我想到京城每年有多少人死在大夫的手中,觉得自己真幸运。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已经60多岁了,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是深入骨髓的,到那时还是没有一点点的改变。这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我之所以如此喜欢苏东坡,也许就因为他经历了种种人生苦难而保持乐观豁达的气质。
苏东坡在诗词,散文,绘画和书法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冠绝古今。尽管唐诗已经写到山穷水尽,但苏轼的诗写山水风景、生活哲理却是另辟蹊径。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杭州西湖的名片,让杭州从此成了人间天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多少人生奥秘。他开拓了宋词广阔领域,开创了豪放词派。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让婉约派无地自容。至于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至于书法,他是宋朝公认的四大书法家之一。至于绘画,他善于画竹,开拓了一个新的画派“文人画”。他不仅仅是五绝英才,还有更绝的——他是一个好厨师,能做一手好菜,发明了东坡肉。他是位良医,能够自己给自己看病。他是个建筑师,亲自设计和建筑了黄楼和雪堂。他会酿酒,还会制墨。他还是个水利专家。他为杭州和广州建立了良好的供水系统。我想,只要他有足够的耐性,他可以成为每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许正因为他性格的多样性,让他的朋友遍布天南海北。无论到哪一个地方,他总能第一时间吸引那里的人,跟他交上朋友,因为他从不嫉妒更不怨恨任何人。他的朋友有皇帝,有诗人,大臣,有隐士,有农妇,还有比他更穷的许许多多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写了一首诗,说自己前生是陶渊明。他们都有着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风骨,都向往自然,讨厌政治。尽管当时的官场非常的污浊,他却是官场中的一股清流。他的浩然之气,甚至让他可以对抗神鬼。他有着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他建立了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第1个孤儿院和公立医院。还设置狱医,对抗杀婴的恶劣风俗。在社会改革的余波中,他不顾官僚制度的巨大阻力,一个人热心赈灾,当时好像只有他关心广泛的饥荒和流浪的灾民,他始终替人民对抗朝廷,为穷人争取债务免还的仁德政策,最后终于成功。作者说,他真是一个富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在世人看来,他的一生相当坎坷不幸。他的后半生从没在一个地方呆超过三年,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途中,但他从不向世俗低头。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从不抱怨,反而活得更精彩。强大的人不追求公平!他用他的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了诗和远方。只可惜,他也是个凡人。他的浩然正气,在他后半生的颠沛流离中,消耗殆尽。公元1101年7月28日这位千年难遇的伟大天才与世长辞。他临死前只给世人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反映了他一生的哲学思想。究竟是怎样的五个字呢?大家可以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苏轼已去世9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化成天上的星辰,或地面的河川,照耀、滋润、供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命。
作者简介:
陈广林,男,广州市增城区荔城教学指导中心语文老师。
审校:闫德明
美编:国典教育
- END -
热文推荐版权说明:
图片来自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遵守《著作权法》,严禁复制粘贴用作它途。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左下角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