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楼跃中:生生不息的中国海军
散文▏生生不息的中国海军
文/楼跃中
我父亲称呼殷晓冬的爸爸不是他通常的叫法“老殷”,而是叫殷老师的,殷老师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教授。1985年,我和晓冬走出大连海校,来到了东海舰队某海测大队。这是晓冬第一次离家那么远,而且回家乡工作的时日似乎根本无法确定,不像我们海校四年毕业可以回到离家乡更近的地方--浙江宁波。
我非常懂得晓冬远离家乡的感觉。就在那年,他的父亲利用出差的机会来到了我的家乡杭州。与我父亲在家里吃了一顿饭,俩长辈一见如故,交流非常顺畅,本来我特别担心我父亲的普通话,怕他们交流会比较有阻碍,没想到根本没有问题。晓冬的爸爸也是南方人,是湖北人士。在聊天过程中知道,殷老师是钢材防腐专业的,他那次出差就是为企业解决钢材防腐问题的。
我问了殷老师钢材防腐的原理,他说“阳极牺牲法”,我豁然开朗起来,知道了这个知识,所谓“阳极牺牲法”就是蓄电池的原理。当时我对建筑中的钢结构是非常感兴趣的,钢结构建筑就有个防腐问题。为此,我打电话给过殷老师,他告诉我,阳极牺牲法在电解液里才有好的效果,比如海水中效果就非常好,在空气中是无效的。
我和晓冬都喜欢踢足球,曾经都是足球队的,因此,操场是我俩喜欢的地方,海测大队的操场是我俩经常去的地方,夏天,有时候踢完球,冲个澡又会回到操场去坐一会,当然,啤酒也少不了的。这个操场是我们上几届的海校老哥从废墟中整理出来的,学哥们用辛勤的劳动给了我们运动的空间,非常感谢他们。
晓冬为了回到大连,决心考研究生回母校,除了运动外他努力复习时刻准备着应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考回母校并一直在母校任教,现在是大连舰院博士生导师,他的博士学位是大连理工大学获得。
就在今年上半年,晓冬的父亲殷老师因病去世了,我的父亲也在早几年离开了我,一个好的师长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人。所谓“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非常正确。早已是为人父的我们,也更加能够体会我们父辈的感受与付出。人生就是如此循环往复,新陈代谢,就像接力一样生生不息。父亲,是努力的人们,孩子的第一任开示者!对父亲的怀念,及做一名合格父亲的责任都是必须思考的人生,也时刻在激励着我们。
生生不息通常会想到祖辈,父辈和自己的后代,也会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过磨难的人生才会是有价值的精神遗产。关于海军,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日海军,终生海军”。意思是说,只要你有一天参加海军的经历,这辈子就永远会挂念着海军了。对于这样的论述,似乎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也确实如此。
尽管我们离开中国海军已经几十年了,但是中国海军的进步发展无不让我们牵挂并时刻关注,我询问过陆军、空军的弟兄们,他们几乎都表示,怀念部队是一定的,但是并不会想得太多,关注得太深。这一定是军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海军有着牢固深刻的军种文化,一直把大家牵在一起,使得我们可以回忆起来就像是在昨天。回转一看就会发出“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感慨!
艰苦的岁月我们并不觉得艰苦,现在的海军让我们雀跃不已,我们为之骄傲,我们的前辈在看到所处的当下,他们同样在为我们当时的海军雀跃而骄傲,同样不会为他们的艰苦岁月而感到艰苦。这就是我们海军的追赶文化,意志力的操守。
海军最为稀缺军种,我们周围就会有一大批关心我们的人们,父亲作为男人是首当其冲的关怀者,他们带动了一大批关怀我们的人。海军的故事都是动人浪漫的,她会牵动无数的年轻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苦难中国,有海无防,深深地烙在整个民族的脊梁上,这种苦难经历有谁能够忘却?!这种耻辱有谁可以释怀?!这种无奈又有谁敢去抹去?
知耻而后勇,造就了中国海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海军军种文化之中。晓冬的父亲走了,我的父亲走了,他们都关心着海军的发展,而晓冬不负众望,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诲着我们的后代我们海军的后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揭示着“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因此,中国海军必然强大!
【作者简介】楼跃中,1985年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洋测绘系,1993年转业地方,选择自主创业,现在经营浙江城建监理公司和杭州纯粹空间服饰公司。
相关阅读推荐
征文作品 50 30583 50 15290 0 0 3276 0 0:00:09 0:00:04 0:00:05 3276黄滨:岁月不羁忆大连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