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往事悠悠——《岁月萦怀》一书自序

2017-07-31 龙凤桐 溪流之海洋人生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都喜欢回忆往事,因为生活本身需要时时总结检点自己。正如古人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说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检省自己。这是珍惜生命,追求生活质量的标志,是为了让自己生命的每时每刻都过的有最高价值。但系统地回忆自己的一生,将每一个段落完整地连在一起,那必须是在离开工作岗位放下责任和担子,以平静与开阔的心态安度晚年的时候,只有这时才能够从容而客观地回忆自己的往事。这好比一条大河,在它从源头出发,迂回跳跃于高山峡谷之间,奔腾咆哮于广袤平原之上,是无暇回首的。只有在它融入大海之前,在舒缓放松的时候,才能够从容回首自己的足迹。

圣人孔子也是在他70岁以后才总结出自己的人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也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而且从他的这番话里看得出,他对自己一生中成长的每一个段落都是满意的,很有成就感,并不是光看最后“从心所欲,不踰矩”的结果。

写出回忆录有两个动因,第一,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早在1961年春天,我在烟台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即“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学习时,学校开展轰轰烈烈的“两忆三查”教育运动(即忆阶级苦民族苦,查阶级查立场查斗志)。为了忆苦的需要,在政治教员江龙宝的帮助下,我曾写了一个简单的家史,讲我家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在全队军人大会上作忆苦发言。1962年8月转到北京“解放军测绘学院”以后,1963年4月,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我曾将家史延伸,写到解放后农村面貌和我家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新旧社会的对比,作为大会发言的材料。由于自己的阅历浮浅,加上学习和工作越来越紧张,这件事就到此为止。2001年2月退休以后生活闲暇,翻出了过去的稿子。忽然想到,如果能把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写出来,是否也会很有意思呢?既是总结自己的一生,又可以给自己和家人留作纪念。2003年6月28日动笔,那时没有电脑,用笔写,一气写出了约8万字。但此时思想又产生犹豫,觉得是否有意义继续写下去?于是又停了下来。

第二,几次整理个人诗稿促成了这件事。我一生爱好诗词,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写作不断。1995年我将几十年来所写的旧体诗词89首整理成册,题名《我见青山多妩媚》,由办公室同志帮助印成小册子,多送给我的同事。2005年6月,把自1960年1月以来所写的各类体裁诗词按时间顺序整理出来274首,题名《山风海韵集》,交宏伟印务中心印成书,分赠亲友、战友和同学、同事。2008年6月,又将2005年11月以后所写的诗词整理成集,题名《山水亲情集》(初稿)。诗稿是我人生长河的浪花,因此,再一次下决心将过去没有完成的这件事做完。从2009年1月起,断断续续用了6个月的时间,在电脑前打出初稿,经过修改,成约33万字,于2011年11月定名为《记忆与记录》印出。后又经过若干补充修改,时间延续写到居住北京的日子,成为现在这个约41万字的样子,并且插入189幅图片。考虑这是我缠绕于心的往事,故改名为《岁月萦怀》。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它的原则性和目的性。我认为,人的情感的本质是尊重自己,崇尚真诚,珍惜往事,懂得宽容。因此,个人回忆录一定要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的往事,包括顺逆、对错和荣辱,尽管都是一些凡人小事。这一点,我得益于自己40多年的日记和工作笔记,使回忆真实和具体。凡涉及到其他人,则是只记恩不记怨,只记好不记坏。

革命前辈和高官政要写回忆录,是在向世人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为国家的历史进程和重大事件作出佐证,是政治行为。名人墨客和各类明星写回忆录是在张扬个人不同寻常的另类经历,最大限度地炒红自己,是商业行为。而我们普通小人物与他们不同。我写回忆录仅是为了回首自己的人生历程,包括旧社会的贫苦家史;新社会几经变化的生活;从一个学生成长为海军基层部队的指挥员;由军人变为中直大型国企领导者所经历的磨练过程。也包括我亲历国家重大事件的真情感受。还包括我退休后饱尝亲情,寄趣山水的足迹和品味。这里没有长江大河的奔腾咆哮,只有山间溪水的叮咚作响,都是平凡的过程,温馨的亲情和愉悦的游历,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是流露真情。

人生就是一本流水账,我在重新翻阅中自我欣赏,是兴趣所至。因此,我无意示于他人,仅给自己和家人留作纪念,以不忘却那样一个时代是怎样的生活。这好比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自己跟往事干杯。还有,这也是为了充实自己赋闲的时间和空间,寻找寄托。我在回忆往事中寻觅轨迹,重沐风雨,饱尝亲情,拥抱知己,品味岁月,感吾真谛,从而得到快乐,得到慰藉,得到激励。

要感谢鲁迅先生,感谢他深刻研究中国人,总结和提炼出一个典型人物,这就是阿Q。阿Q先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精神胜利法”,成为人们在失败中看到胜利,从痛苦中找到快乐,平衡心态笑傲人生的圣经。很多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人,除了理想信念的支撑以外,“精神胜利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在阿Q的鼓励下,我们这些慵碌之辈才有勇气在回忆中沾沾自喜于自己平凡的人生——也许有“自吹自擂之嫌”——因为不示于他人,也就无所谓了。以此而自我满足,平静而豁达。阿Q其实也是圣人。

写完回忆录,对于悠悠往事,我有很深刻的感悟。我认为,人的一生总要有所作为,对国家,对社会,为父母,为子孙。在征途上奋斗的几十年是人生的最好时期。能够在苍荒大野上规划蓝图,在丛礁雾海里探索航道,在荆棘中开路,在悬崖上攀峰,在惊涛骇浪里扬帆,在暴风骤雨下飞行,这的确是伟大的英雄壮举,是人生最辉煌最有价值的理想目标,然而能达到这光辉顶点的毕竟只是少数的先驱、领袖和标兵人物,而多数人则是跟在他们后面浩浩大军里的向前奋斗者。他们有的可能没有辉煌的业绩,或者没有大的作为,甚至也可能掉队落伍,但只要是真诚奋斗,就应该于心无憾。

破仑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这典型的人生功利第一的价值观,虽然激励了许多人,却也只是成就了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而误导了多数人。他们不懂得客观上只需要几个人是元帅,千军万马还是士兵,只有具备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和建立了卓越丰功伟绩的顶尖人物才能成为元帅,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这与古人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英雄不论出处”并不矛盾。如果你只想当元帅而不是首先脚踏实地当一个好士兵,那就将一事无成。有的梦想一步登天,投机钻营不择手段,结果声名狼藉遭人唾弃;有的经不住艰苦磨练,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结果半途而废甩出行列;有的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结果自暴自弃。这样的人连一个好士兵的标准都达不到,何谈元帅。

至于拿破仑,作为这句名言的创造者和不可一世的人物,他的结局又怎样呢?不是也在惨败滑铁卢后一蹶不振,最后死于非命吗?我这样说并不是在为自己平庸的一生寻找理由,我认为高尚人生的价值在于尽责和奉献为先,而功利为后。前者是信仰和理想驱动的主观行为,后者是客观认可。单纯为功利奋斗是不高尚的。在我青春年少的那个年代,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就是国家的需要和党的安排,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从属于这个大前提之下的。那时非常流行的口号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当你每天撕下一张日历,你是否向祖国交了白卷?”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一脉传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本教育的最高目标。

宋人范仲淹所倡导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庙堂”和“君”理解为“领导者和政权”,“天下”就是“国家和人民”。如果人人都坚持实践这种“天下观”,就会实现四海同心,上下和谐,何必非想去当元帅不可?可以想象,当普天之下的人都将国家利益和黎民百姓放在第一位,在“忧国忧民”的共同理念下忘我奋斗,那还会有私欲膨胀,良知泯灭;离心离德,结党营私;道德沦丧,腐败犯罪吗?更不会有贪官无忌,恶吏横街;民怨日甚,信心无望。而一定会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强大,人人享受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阳光空气——真正的“和谐社会”。

当然,人民期望的是实质而不是虚名。几千年的历史证明,这种社会面貌还没有成为现实,但却是人民心中锲而不舍的“理想王国”。然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引起的。今天的人们首先把社会看成一个大舞台,都想尽情地表现自己,为个人的功利和价值奋斗。因此,拿破仑的那句名言就成了个人奋斗的旗帜。同时,也把社会看成一个大市场,大赌场,到处充斥着交换法则,都在为自己的幻想和私利进行交换和下注。包括权力地位、金钱物质、美色人情、个人价值等等都可以当作筹码,甚至贪污贿赂,卖官鬻爵。少数人会靠这些不正当手段成功于一时,官运亨通,富甲一方。而多数人则会因此对现实不满,暗流涌动,地火奔突,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引发动乱,很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拥护“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

是个注重实际的人,在学生时期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信奉书中这样一段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对此矢志不渝。我认为,人是应该有信仰,有理想,有思想,有作为,讲觉悟,讲道德,讲良知,讲奉献的,这应该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

我的成长一是靠党的培养,二是得益于家庭的影响和支持,三是凭自己的努力。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满足的感受在于问心无愧。在今天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过去的几十年虽然没有大的作为和建树,更不是轰轰烈烈,但自觉还是尽力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走好每一步,努力作好每一个岗位的事情,争取最佳值。因此,尽管并不如愿,但还是觉得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并未“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因此也无须“悔恨”和“羞愧”。我想,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回忆起来都会有这种感受。往事是什么?往事是足印,是轨迹,是过程,是财富。往事如痕。因此,即使作为我们普通人,这也是今天回忆悠悠往事的意义所在。

同时,往事中所有宠辱得失,成败恩怨,功名争斗都已风流云散。从这个意义上说,往事是光阴,是过客,是流水。往事如烟。于是,当我画上最后一个句点,顿时有一种一吐为快之感,心如止水,有如禅定大彻大悟:宽容顺气,寡欲平心,把握自我,把握今天,淡泊宁静才是真,这也应该是今天回忆悠悠往事的意义所在。

往事如痕当自惜,宠辱成烟尽为虚。

曾经沧海千帆渡,留得丹青伴东菊。

【作者简介】龙凤桐,辽宁营口人,1941年1月生,1960年7月入海军高级专科学校,1962年8月入北京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学习海道测量专业。1966年8月毕业,1967年8月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某部工作。历任技术员、干事、中队政委,政治处主任,大队副政委、政委。1984年9月转业到辽宁大连交通部一航局三公司,历任公司工会主席,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总经理。2001年2月退休。

相关阅读推荐

海测史记▏苏北海域测量会战

随笔▏曾母暗沙,一个海测兵的记忆

征文作品▏缑一兵:南四湖,一个海测兵的碎片记忆

征文作品▏金哥:海“盗”游击队

记忆▏海测兵,我们一路走来!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