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透析▏对海上维权,有了那些新动态
5月3日至4日,武警部队新型力量建设研究部署会在天津召开。会议深入贯彻总书记强军思想,着眼新体制新编成新使命,以新型力量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提升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质量水平,确保忠实履行“两个维护”使命任务。
报道称,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在会上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清醒把握制约新型力量建设的突出矛盾。他强调随着武警部队使命任务不断延伸拓展,力量体系“陆上强、海空弱,境内强、境外弱,传统力量弱、信息支撑弱”的矛盾问题凸显,表现出建设理念与地位作用不相适应、制胜能力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人才队伍与专业属性不相适应、武器装备与能力生成不相适应、信息支撑与高效行动不相适应等五个方面问题。必须尽快转变思维理念,紧盯短板精准发力,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新型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武警力量体系“陆上强、海空弱,境内强、境外弱”的问题凸显,就是王宁讲话所指的当前武警部队建设的症结之所在,而“新型”是这次会议的关键词。而以上五个不适应就是现有力量存在的五大方面问题。会上王宁表示,要着力打造以特战力量为反恐尖刀,以空中力量为高效支援,以海上力量为维权主力,以工兵(交通)防化力量为救援主体,以综合集成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新型力量体系。
在今年1月的武警部队授旗仪式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武警部队答记者问时介绍,军旗的下半部镶嵌三个深橄榄绿条,代表武警部队担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海上维权执法、防卫作战三类主要任务及力量构成。对比以往,这里“海上维权执法”是首次提出。
在不久后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以往公安边防部队、警卫部队、消防部队等目前均退出现役不再由武警部队管理,而此前由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管理的海警队伍转隶武警部队。可以说海警队伍划归武警部队,被解读为武警“海上维权执法”任务的落地之举。
相比美国海岸警卫队、日本的海上保安厅,我国的海警力量建设确实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我国在海警船建造、装备方面已经有大幅进步。援引日本官方数据称,2012年9月,中国拥有1000吨以上的大型巡视船40艘;到了2014年12月,增加到82艘;2015年12月,这一数字升至120艘;日方估计,到2019年,中国大型巡视船的数量将高达135艘。如果说海军军舰是在以“下饺子”的速度下水,那只能用“煮汤圆”的速度来形容海警船的建造了。有专家曾透露,中国海警在几年的时间里新增加了100多艘船只,目前拥有200多艘各式船只。另外,中国目前拥有两艘排水量超过1万吨的海警船,为世界之最。
2017年,编号为3901的万吨海警船完成南海首次巡航。资料显示,3901船是2901船的姊妹船,这两艘被外媒称为“怪兽”的大家伙,排水量甚至超过了排水量9700吨的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更是远远超过了日本6500吨排水量的“敷岛”级巡逻船。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拥有两艘世界最大的海警船,据军事专家分析,船的吨位大,意味其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更高的航速和抗风浪能力等优势。上述海警船无论在吨位、火力、适航性等方面都对周边国家海上执法船具备较大优势。在武器装备上,这两艘船上均配备有76毫米口径速射舰炮,两门副炮以及两挺高射机枪。另外,它还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机库。
过去,我国海警力量过去一直都存在技术上、制度上的一些短板,比如海上力量“九龙治水”的问题,海监由国家海洋局管理,渔政由农业部渔政局管理,海巡由交通部海事局管理,边防海警由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海上缉私警察由海关总署缉私局管理。多头管理的体系,对于海上纠纷这种情况多变、形势复杂的事件,维权力量细分且分散,明显不利于应对新时代、新形势海上任务处置的需要。
为此,2013年7月22日,“中国海警局”正式在国家海洋局挂牌,将国家海洋局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新成立的中国海警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但此次改革涉及的矛盾较多,军与警、警与民、民与军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进行了大部制改革,由中国武警从海洋局接管了这支海上执法力量,海警转隶武警,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实现转隶后,在装备、人员、训练等方面会得到长足提升。在制度层面,也会出台一些新政策,突破以往的执法瓶颈。效果上看,会更有利于维护我们的主权、管辖权等重要海洋权益,从而维护中国海上安全秩序。
从王宁在本次会议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未来,中国海上维权执法力量将更加强大,就是要着力打造一支精锐多能的特战力量、一支高效多能的工兵(交通)防化力量、一支全域多能的空中力量、一个综合集成的网络信息系统。
■本文依据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参考消息、政知见、南方周末等综合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