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回顾▏历时53年,测绘部队完成海洋国土基本测量
海洋国土,又称国家领海。国家领海,指沿海国主权管辖的、陆地领土及其内水(或群岛国群岛水域)以外相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领海是沿海国发展经济、开发海上资源、行使国家主权和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区域。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了关于领海的声明。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线为止”。1992年2月25日,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邻区法》规定:中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海床和底土。中国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1996年5月15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公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岛屿海岸线长1.4万千米。
海洋国土测绘,与陆地国土测绘具有同样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政府行使领土主权的一种体现,是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是海战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但是,旧中国的海洋国土测绘十分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中国海洋国国土基本测量的全面开展,并最终得以完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的。通过历代海军测绘官兵的艰苦努力,至2002年历时53年完成了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基本测量。为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特做此篇记述新中国海洋国土基本测量走过的历程。
全面开展海洋基本测量工作,首先需要成立海洋测绘领导机构,组建海洋测绘专业队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华东军区海军接管了驻上海的国民党海军海道测量局,于6月组建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道测量局(1951年2月该局改隶中央军委海军司令部,1953年7月扩编为海道测量部,1959年11月改称航海保证部)。7月,组建了海道测量队和印图工厂。从此,中国海军有了自己的海洋测绘力量。此后,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这支队伍不断健全并发展壮大。
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成立时驻上海办公楼旧址
新中国成立后,海军测绘部队自1950年起由近及远,逐步展开海洋国土的基本测量。下图为1956年2月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队在海南岛执行大地测量任务时,大地测量分队人员在海口秀英码头合影。
1956年2月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队在海南岛执行大地测量任务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答应给中国开展沿岸海区测量提供技术援助,海军也计划用5~8年时间完成中国沿岸海区的基本测量,但因中苏关系恶化末能落实。直到1958年,中国沿岸海区的基本测量才得以逐步展开,到1977年全部完成。近20年间,共测制各种比例尺水深图近600幅,测深总里程达65余万千米,还实测了中国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的沿岸地形图和除国民党海军占领外的所有近岸岛屿,填补了这一海区海测资料的空白。下图为1959年6月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大队在旅顺口进行海岸测绘时,技术人员进行平板仪测图。
1959年6月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大队在旅顺口进行海岸测绘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国领海的声明后,25日周恩来总理命令海军进行领海基线测量。海军测绘部队在海军和总参的领导下,制定了详细的测量计划。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海军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869人,组成36个测量组、65个水位观测组,在全国沿海分8个区段同时展开作业。参测人员克服困难,团结奋战,至当年12月16日结束野外测绘工作,完成了从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除台澎金马和南海诸岛待补测外)的领海基点测量任务,共测定基点、方位点、控制点等316点,测绘地形和水深图64幅(下图为设在大莫顶礁石上的中国领海基线点)。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通过后,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1985年海军测绘部队对中国领海基线进行了复测。
在大莫顶礁石上设立的中国领海基线点
随着1958年苏联CT—1型无线电定位仪的引进和1966年国产航测—1型无线电定位仪的研制成功,为开展中国近海基本测量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近海海区基本测量,是1959年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大队从渤海海域先期展开的。1961年后,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海测大队陆续展开近海海区基本测量工作。至1975年,中国大陆近海海区(除台湾海峡及其附近外)基本测量全部完成,共测制各种比例尺水深图117幅,测深总里程达58.5余万千米。1984年,又完成台湾海峡中线以西海域的基本测量。至此,中国完成了除台湾岛周围以外的全部近海水域的基本测量。下图为1974年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大队技术人员进行水深测量。
1974年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大队技术人员进行水深测量
西沙群岛自古是中国领土。1974年1月,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刚结束,总参谋部指示海军司令部、广州军区司令部组织所属测绘部队,协同进行了西沙紧急战备测图,至3月底完成了永乐群岛独立坐标系建立,27个岛礁的1:2万地形图测绘,及6幅水深图测制等任务。下图为广州军区第14测绘大队作业人员在琛航岛进行平板仪测图。
广州军区第14测绘大队作业人员在琛航岛进行平板仪测图
1976年,为加强西沙群岛及其海域的测绘建设,总参谋部指示由海军牵头,总参直属测绘部队、兰州和广州军区等测绘部队参加,采取雷达测量、天文测量和人卫联测三种手段对西沙群岛与大陆之间进行了坐标联测,使其坐标统一到1954年北京坐标系,为进一步开展西沙群岛及其海域测量提供统一的控制基础。下图为1975年11月参加联测的部分测绘人员开赴西沙前在湛江机场合影。
1975年11月参加西沙联测的部分测绘人员在湛江机场合影
南沙群岛自古是中国领土。1988年3月14日,南沙群岛自卫还击作战后,为加强西沙群岛及其海域的测绘建设,总参谋部组织海军、广州军区、第二炮兵测绘部队及直属测绘部队,于1988年9~11月运用卫星多普勒定位和GPS定位技术对南沙群岛与大陆、西沙群岛和海南岛进行了坐标联测。下图为1988年9月11日,总参测绘局在西安召开南沙测量出测欢送会。
总参测绘局在西安召开南沙测量出测欢送会
为进一步提高南海岛礁坐标的精度,总参测绘局于1992年4~6月组织海军测绘部队和直属测绘部队,在中国位于南海的永兴岛等岛礁上布测全国GPS一、二级网点12个。下图为1992年3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技术人员在南沙群岛半月礁进行GPS观测。
1992年3月总参某测绘大队技术人员在南沙群岛半月礁进行GPS观测
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公布实施。威严的法律背后,浸透着海测官兵奋战东海大陆架测量的艰辛。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延伸的浅海部分,是开纹海洋资源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海洋军事工程、部署海上防御体系的重要地域,对巩固国防、防止外敌从海上入侵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对大陆架行使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自1988年6月起,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海军组织北海、东海、南海舰队所属测绘部队,全面展开中国大陆架测量,参测官兵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历时5年完成了黄海、东海大陆架和南海陆架的测量。下图为海军东海舰队某测船大队执行东海大陆架测量任务的东标263测量船。
执行东海大陆架测量任务的东标263测量船
1992年,海军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作业人员进行沿岸水深定位测量。
1992年某海测船大队作业人员进行沿岸水深定位测量
2001~2002年,海军组织海测部队进行了南沙测量会战,消灭了海洋国土基本测量空白区,共测制各种比例尺水深图130余幅,测深总里程60余万千米。至此,海军测绘官兵奋战53年完成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基本测量。下图为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李四光号测量船向海洋测区开进(来自网络)。
李四光号测量船向海洋测区开进
据不完全统计,海测官兵53年间共布测各等级控制点5万余点,测制各种比例尺水深图6000余幅,测深总里程达500余万千米,编制各种海图8000余幅,为中国海上交通运输、海洋开发、渔业生产、海洋划界,特别是为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丰富多样、准确可靠的海洋测量成果成图。
在征战300万平方千米蓝色国土的53年中,中国海测兵向祖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先后有15个集体、36人次荣立一、二等功或被授予荣誉称号,在海疆树起了一座无字的丰碑。1993年9月4日,因完成东海大陆架测量任务功绩突出,被中央军委记集体一等功的东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就是参测部队中的典型代表。下图为1993年9月17日,海军在宁波为该大队召开庆功大会。
——2019年4月26日完成于浙江宁波
【备注】本篇参考引用了《中国测绘史》第3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环境》(2014)和中新网《中国海测兵奋战53年完成海洋国土调查测量》(2002年12月10日)等文献相关内容,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丛书相关图片,海测专家许家琨同志提供了部分照片并审阅了全文。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文版权归作者老村长所有。
【作者简介】老村长(笔名),是一名在军事测绘战线工作了40年的老战士,主要从事军事测绘历史和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研究。先后有10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著作17部,发表论文70余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表彰为“为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六十名先进个人”。曾被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及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本文编发得到了作者的授权,在此,向他表达我们的敬意与感谢!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