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庸斋先生《扬州慢•依白石韵酬希颖》词浅评

2017-09-25 梁新昌 休休文库




朱庸斋先生《扬州慢•依白石韵酬希颖》词浅评



在历经一个风云变幻,战祸纷扰的乱世,致使庸斋先生的词作在某一时期大多显露出一种沉郁厚重的时代感。


如此首《扬州慢•依白石韵酬希颖》:


哀草埋云,乱山明野,故园归路无程。

阅沧波倦眼,问更向谁青。

恁漂泊、年芳易晚,天涯犹有,未老戎兵。

甚奈寒乌鹊,黄昏尚绕严城。

旧期胜赏,料今宵、魂梦应惊。剩看剑停杯,行歌去国,如许心情。

多少鱼龙吟啸,西风里、都作潮声。

算青衫无恙,年年空自尘生。


记得南宋词人姜白石曾作《扬州慢》一首自度曲,极力铺写了繁华故地扬州在经历了南宋的战乱后凄清荒凉的各种景象。而庸斋先生的这首词为与友人的酬答之作,用《扬州慢》这个曲调,并依白石原作之韵而作,无疑体现了其借此来抒发自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感慨。


首句,“哀草”“乱山”等意象,极力描绘出一种凄清苍凉的景象。“故园归路无程”,则写自己的漂泊经历。“沧波倦眼”句,化用了阮籍以青白眼示人的典故,表明自己在经历离乱之后,可以遇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友人,也算是一种安慰。“未老戎兵”,又联系到当时的时事。“乌鹊”“严城”所营造出来的气氛也类似于白石原作“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那种意境。下阕笔意转对旧日时光的回忆。但一个“惊”字,又把这种美好的回忆都打破了,仿佛把人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看剑停杯”,化用了杜甫“看剑引杯长”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意境,显得深沉悲壮,而不仅仅是哀怨的唱叹。“青衫无恙”“空自尘生”,感慨自己的身世,纵使青衫无恙,也会因为这世事的沧桑变换而憔悴。此词是庸斋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写就的作品,可谓深深蕴借着他本人的家国身世之感。


此外,笔者窃认为庸斋先生在他本人性情和词学宗尚方面。作为生活在民国时期的词人,他一直秉承了清代常州词派的论词主张,如在其《分春馆词话》中,就曾反复讨论常州词派所讲究“比兴寄托”“意内言外”“沉郁”等词学要旨。同时,他亦接受了后期晚清王、朱、郑、况四大词人所提倡词以“重、拙、大”为要的理论,这些词学观点也成为了他本人对作词、评词的一个很重要的准则。




《傅诗朱词精华录》诗词评赏 征稿中(刊布后获赠书)


书评征稿,转发增书 |《傅诗朱词精华录》


扩展阅读


岭南诗词人都敬仰的一部诗词集 |《傅诗朱词精华录》


分春馆词话选 | 朱庸斋


徐晋如:词人朱庸斋与《分春馆词话》


……





作者投稿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文整理 / 休休堂编辑部












· 阅读需要分享  学术在于传播·





· 休休堂是传播金石学、整理古美术文献的研究、出版机构

· 藏品著录、研究出版、投稿宣传、装帧设计、新书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