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打疫苗?我的一点常识判断
怀侠肝义胆气魄,写痛快淋漓文章
老魏出品,篇篇原创,欢迎关注
最近总被人问到“打不打疫苗”,我的反应是:打,当然要打啊!
问的人有些吃惊:这事上你老魏倒不“独立思考”了?不给你发鸡蛋或者别的什么,你也主动去打?
“要不要打疫苗”这个问题,换一年前恐怕很少有人反对,一是灾难带来的紧迫感,让人对于“副作用”的承受力大大增强;二是共克时艰的社会氛围,激发了“国民一体”的心理认同。
时隔这么久,国内的疫情并没有再次大爆发,“好了伤疤忘了痛”,警惕性和危机感得以放松,也是人之常情。“既然没有到我身边,我为什么要打疫苗?”这恐怕是相当一部分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但,这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关键还是基层权力机关习惯性的“任务驱动型”做法引发的心理反弹和利益对峙。
一些地方将打疫苗与公民个人享受国民基本权利联系起来,甚至“对今后子女上学、工作、参军、住房报建等都会受到影响”。要挟的意味极为明显和强烈。
还有的地方采用的是“利益诱导”方式,比如送鸡蛋。
上述两种方式无疑都会引发公众猜想,并且根据各自的既往经验迅速做出判断:此事可疑!
疑点一是“副作用强不强”,二是“效果怎么样”。
老魏之所以做出“应该打”的判断,并非因为自己有流行病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是基于最起码的社会常识。
尽管鲁迅先生“向来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但我们必须看到,疫苗“兹事体大”,可以说是全局性的顶级事件,不仅关乎国家声誉,更关乎政局的稳定,如果不是具有相当把握,当局也不可能贸然启动。
要知道,接种对象如果仅仅只是普罗大众,还有可能适用于“韭菜论”。但这是涉及全体国民的,尤其是同样涵括特殊群体,比如医疗卫生人员、党政机关人员、军队和警察,他们是重点对象和先行人员,绝对容许不得大的纰漏。
肯定有人要问:他们打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疫苗吗?
这才是疑惑和阻力真正的关节点。
所以,如果真如宣传标语所说“2021年头等大事,接种新冠疫苗”。那么就应该将疫苗的生产、配送和接种的流程公开化,尤其是各级党政负责人率先垂范,公开透明,让更多的人消除疑惑。这比什么奖赏和要挟都要管用得多。
譬如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就在宣传动员大会上直接接种,接种疫苗由现场群众随机选取。这样一来,谁还怀疑此中有什么猫腻和图谋?
在关乎全局的事情上,任何一个环节不够公开透明,或者宣传措词用语不当,都可能引发广泛的猜疑。所以越加要公开透明,越加要从善如流,越加要不断完善。
如果只晓得“一味蛮”,一味将“子女上学、工作、参军、住房报建等”当作屡试不爽的要挟点,只会引发更大也更广泛的反感和阻碍。
最后,老魏来说一说对于“副作用”和“有效期”的理解:
“副作用”是任何一种药物都具有的,这次明确警示“半年内不怀孕”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坦然的自信姿态。经验告诉我们,越是“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包治百病”的宣传越需要警惕。
公开副作用相关情况是一种进步。
“有效期半年”,值不值挨这么两针?其他的病不一定值得,但于流行病来说,当然值得,而且非常必要。新冠病毒的存活期是14天,当人类大面积具有半年的抗体,当然就是最有效的隔离。
目前网上有各种各样版本的说法,譬如“蛋痛”“月经不调”等,真真假假都有,但那也是基于重大话题所引发的“聚焦效应”,并不需要过多焦虑。对此,官方千万要保持权力克制,如果动不动以“造谣”甚至“寻衅滋事”抓人,只会引发更大的争议和猜疑。
在抗疫这件事上,中国取得的实效是非常明确的,所以越加要包容开放,越加要坦诚坦荡!
非常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