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全唐诗》中吕洞宾的长生窍门,兼评部分诗词
供稿:佛不是道
小时候知道吕洞宾,是看了一个关于八仙的香港片。本来整体拍的不错,但是导演无端安插进印度佛教的所谓观音,让八仙在观音面前下跪,此情节如同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导致我极度厌恶这部电视剧。后来呢,就知道了一句俗语: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在学校的时候也常常用这句话讲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这之后,直到遇到几位师兄,才又对吕洞宾这位神仙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也不直呼其名了,称他为吕祖。
吕洞宾,是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八仙”之一,在现代一般人的印象中好象是传说中的人物,虚无缥缈;而熟悉道家文化的人会知道,吕洞宾在历史上应该确有其人,据说是唐朝著名的得道仙人;现代有学者研究其诗句后认为:吕洞宾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真正修成并达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仙”境界的神级人物!曾留下著作若干,收录于《道藏》等典籍。
其实,吕洞宾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广为人知,在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还收录有他的诗篇四卷,计二百多首。
《全唐诗》中所收录诗篇的作者,上到帝王,下至隐士,不分官阶,无论朝野,不问出身,只看艺境,这体现出大唐文化的博大包容;而且,名山探幽、慕仙寻道一直是唐诗的主题内容之一,并因其意境非凡而备受推崇,更反映出修炼文化一直是古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象吕洞宾的诸多诗篇在《全唐诗》中出现,毫不奇怪。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文、武、道、艺、术,包括诗词及其所达到的境界,与修炼文化都是相通的。查一下历史就知道,李白、王维……唐代的不少著名诗人都是修行之人,其实历史上很多修行人写过无数清新隽永的诗篇,也有不少我们今天所推崇的诗人、名医在历史上也都是修行之人,但是这些人和吕洞宾的境界比起来,都是霄壤之别。
吕洞宾,根据各种野史或古籍记载,原名吕喦(或作“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朝人。相传他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曾中过进士。其成仙经历,按约定成俗的说法:一次在游长安酒肆时,遇见正阳真人钟离权,经过十次心性考验,钟离权授之以道法,最后终于修炼成仙。当然这种说法无法考证了。但是在长安酒肆所谓的“黄粱一梦”,完全是模仿唐朝沈既济《枕中记》里记载的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的故事,因此这种说法几乎没有可信度。清朝初年编修的《全唐诗》中对他是这样记载的:“吕岩,字洞宾,一名岩客。礼部侍郎渭之孙,河中府永乐(一云蒲坂)县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游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道,不知所往。诗四卷。”在《宋史》中也记载着吕洞宾“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
托名吕洞宾的诗篇,以写修炼的内容居多。精妙玄奥,独具风采;同时他也写过许多劝人修心性的“白话诗”,因通俗易懂,一直被后人所传诵。以下诗篇无法分辨真伪: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
有人跳出墙儿外,便是长生不老方。
不负春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如鼎沸,如沉沦,失道迷真业所根。
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
贪贵贪荣逐利名,追游醉后恋欢情。
年不永,代君惊,一报身终那里生。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
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
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
三清路上少行人,畜类门前争入去。
举世人士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绝嗜欲,戒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
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
道骨仙风
《绝句》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这首诗名气极大,无半点烟尘气,非仙家不能为也。“青蛇”喻宝剑。
《题永康酒楼》
鲸吸鳌吞数百杯,玉山谁起复谁颓。
醒时两袂天风冷,一朵红云海上来。
永康一位叫倪庚的人新开一家酒楼,开张的当天就有一道人前来饮酒,这位道人从早到晚不停地喝,差不多要把酒楼里边的酒都喝光了。众人觉得很奇怪就开始围观。主人倪庚也担心道人不付酒钱,就开始向道人要酒钱。道人只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然后颓然醉倒在地。倪庚于是坐守他的旁边。第二天天快亮的时候,道人忽起身,提起毛笔在酒店的墙上写下了这首诗。在诗的后边题:“三山道士阳纯作。”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泥土扔给倪庚,走出门外,东北一朵红云飞来,道士拍手大笑,转眼就不见了。倪庚仔细一看泥块,原来是上等的金子。从此以后,酒楼生意好的不得了。后来倪庚才明白“阳纯”就是“纯阳”吕洞宾啊。
劝世京式
《警世》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这是一首警世之诗,奉劝世间男子不可贪恋色欲。如果过分纵情色欲最终会损伤身体,乃至于折损寿命。
《劝世》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这是一首劝人向善的诗歌。诗中谆谆教诲人们要多行善,不要作恶,要随缘,不要苛求,不要算命问卦,要宽宏大度,这样才能真正地平安快乐。
修炼黄庭经
《宿州天庆观诗》
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鹤观古坛松影里,悄无人迹户长扁。
这首诗是吕洞宾在宿州符离县天庆观的门扉上题写的。“丹篆”就是丹书。就是道教所谓的“真书灵文”,即“神授天书”。《黄庭经》是道教早期修炼经典,以七言歌诀形式来谈论养生修道之法,为历来修道者所推崇。该诗的背景是:宿州有一位宁玮道士喜欢谈老庄。一天吕洞宾变成一位卖药的道士来向宁玮传授老庄的要旨,他们在一起呆了好几个月,临别的时候吕洞宾在天庆观的门扉上题下这首诗。诗歌的意境宁静,大约是勉励宁玮静心修道。老百姓争相把这些字刮下来治病,据说医好了许多人的病。这首诗很可能是吕洞宾的真迹,不同于一般传说的吕洞宾修炼灵宝毕法成仙的,而是修炼黄庭经成仙。
《全唐诗》中收录了托名他名下的许多诗作,其中下面这些诗词有潇洒飘逸的风范。
以下延伸阅读为太乙小编——小飞整理:
附1:
附2:
附3:
附4:
附5:
附6:
附7:
吕洞宾论脊柱: 凭君子后午前看,一脉天津在脊端(人老先从脊椎老)
附8:
附9:
附10:
附11:
太乙玄门
公众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