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用“新”唱响主旋律,让主题报道更走心
主旋律报道如何让人“耳目一新”,在观众群体中流行起来,传播出去?作为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红墙意识》用创新思维和不忘初心的态度,在主旋律题材上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12月7日,在总局例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新闻节目中心时政采访部副主任樊新征、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要闻部记者田莹向全国广电同行分享了广播电视做好主旋律题材宣传报道的相关经验。
系列报道《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创作心得:不忘新闻人的初心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和嘉兴,追寻党的根脉、寻找党的初心。在这场特殊的旅程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一本看似普通的馆藏《共产党宣言》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据讲解员介绍,这本1920年出版的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十分珍贵,是由共产党人张人亚冒着生命危险藏匿在家乡,由父亲对外谎称儿子死亡,将书籍藏在衣冠冢中才得以保存下来。总书记听罢,问到:“很珍贵。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后来怎么样了?”
这样的疑问牵引出一段红色回忆,也开启了中国之声系列报道《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的探寻之旅。
张人亚同志,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人,是早期中共党员之一,我党首部党章的守护人。他有着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出生于1898年的张人亚,于1932年在中央苏区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革命事迹一直不为人知。
借由中国之声系列报道《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节目团队让一段不为人知的革命事迹走向公众面前。节目在中国之声播出后,得到了一致好评,并受到中央领导关注,这组报道的后续影响至今还在继续。
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这样一组主旋律报道能得到这么高的关注和评价,离不开节目主创团队的努力。这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四力”要求的一次实践,也是新闻人不忘初心的体现。
增强议题设置,传播主流价值
早在2005年,宁波当地媒体就报道过张人亚守护首部党章等珍贵文献史料的事迹。但由于这些报道仅限于零碎敲打的常态性报道,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宣传阵势,使得大众对张人亚其人其事还缺乏深入了解。
深入研究张人亚的事迹,不难发现,张人亚正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诠释。作为国家主流媒体,有责任进一步挖掘好、宣传好、弘扬好张人亚的事迹和精神,以启示后人、成风化人。
宁波镇海档案馆藏张人亚资料
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人人都是麦克风。主流媒体的职责是引领导向、解疑释惑、凝聚人心。而要把用户和受众的眼睛、耳朵吸引过来,需要不断增强议题设置的能力。这也是“四力”里所说的要有眼力,要有一双“慧眼”,找准既符合主流价值导向又能吸引受众的“选题”。
新闻报道离不开时代的背景。在张人亚被总书记问及之前,党的十九大刚刚召开,十九大报告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2018年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2018年又恰逢《共产党宣言》诞生170周年……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令“张人亚”这个题材变得不可多得。
总书记之问,让张人亚具有了新闻性;而他的父亲将党的珍贵文件保管在假造的衣冠冢里,让新闻报道更有了故事性;再向深处延伸,张人亚的事迹,紧紧契合了“不忘初心”的主题,这正是团队策划这组报道的意义所在。对央广新闻团队而言,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进一步挖掘、宣传好张人亚的事迹,让张人亚的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初心,照亮今天、启迪后人。
张人亚在商务印书馆
系列报道《不忘初心-张人亚》选题的确定过程,实际上是主流媒体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意识的体现,是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眼力、脑力”的一个实践。
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在系列报道里,节目主创穿插了一个记者寻访的形式:一位来自张人亚家乡的女记者,因为总书记之问,开始了一段寻访之旅。她带着种种疑问,一路寻找、一路发现、一路思考,也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一个人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团队的共同协作。团队搜集了很多有关张人亚的史料,前期采访了很多位专家以及张人亚的家人,然后派出了五路记者,分别到浙江宁波、上海、安徽芜湖、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随访,前后用时长达5个月。
记者在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查阅资料
这一过程中,为何要采用寻访这种耗时耗力的方式,而不是直接从史料中搜集信息,进行编排?
因为团队始终相信,好的新闻必定是“跑”出来的——记者到达现场,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最后感悟到的东西,倾注了心血和感情,最终呈现出的报道就会大不一样。
寻访过程中,由于有关张人亚的史料少之又少,记者经常遇到四处碰壁的状况。在福建长汀,当地党史馆几乎都没有相关记载资料,记者向专家打听,专家也不知道这段历史详情,都劝其放弃。彼时,南方正下着冬雨,特别潮湿阴冷。但正是这种经历,让最终呈现出的报道饱含真情实感。
央广记者采访张人亚侄子张时华
真情实感,是听众对《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的一致感受。
怀着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心,团队开启了寻访张人亚之旅。在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张人亚的衣冠冢前,团队既为衣冠冢珍藏珍贵文物感到惊奇,也为文物以这种方式得以保存深感庆幸;回忆1927年白色恐怖时期,张人亚和其父亲冒着生命危险转移、珍藏文物的事迹令人揪心;当讲述张人亚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最后投身革命时,团队为他的勇敢、坚决而折服;在芜湖,他在隐蔽战线工作,惊心动魄,团队为之牵挂;在瑞金,他有力反腐,为我党出版事业沤心沥血,团队为他对事业的忠诚而感动;在长汀,冬日阴冷的夜晚,张人亚带病工作不幸病逝,团队也随之深感痛心……
真正的宣传,能够直抵人心、触摸柔软。很多听众表示:“听广播都听哭了”。这就是主创团队想要的结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探寻张人亚故居
创新表达方式
今年4月8日到4月13日,《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在中国之声播出后,很多听众感觉“耳目一新”。有听众反馈:“有一次正在听节目,车子马上要进入地下车库了,因为生怕节目中断,就把车停在地下室门口,直到听完。”还有的听众还特地上网、上蜻蜓等移动端去重温这组报道。
事实上,现阶段不乏一些弘扬主旋律的典型人物报道,想要做得入脑入心,必须要有创新。
央广新闻团队把《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定义为“系列报道”,但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首先,它的表现形式上是新闻+广播剧;其次,整组报道采用的是记者一路寻找的行进式记录手法,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的结果。
确定要做“张人亚”这个主题后,主创团队最初希望做成单纯的广播剧,把张人亚的事迹变成剧本,由专业的配音演员来演绎。但经过再三权衡,还是认为张人亚的事迹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应该做成新闻报道,而不是文艺作品。于是,最终呈现给受众的《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把新闻和广播剧进行结合,新闻为主、广播剧为辅,让人“耳目一新”的报道。
演员张译给新闻广播剧张人亚一角配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工作者提出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创新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的报道,是创作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对创作团队而言,《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从筹划到落地收获了诸多启示:要做好新时代的新宣传,就必须有几把“刷子”。那就是按照“四力”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能力。
以《不忘初心-寻找张人亚》系列报道为起点,未来,团队还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指示,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用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努力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添砖加瓦。
《红墙意识》系列报道:用“新”唱响主旋律
今年,一期仅仅5分钟时长的主旋律报道的视频,在网络上超过440万的点击;一位普通的“红墙大妈”看过节目后情真意切地给北京电视台写来表扬信;一个串联起群众生活琐碎小事的新闻报道,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4月19日至21日,《红墙意识》系列报道在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播出,并于次日在《北京您早》《特别关注》等栏目重播。
短短三天时间,联动新媒体推送,总共15分钟时长的节目,却在北京地区掀起了一股“红色浪潮”。一档主旋律新闻报道节目能收获如潮好评,离不开报道团队对“新”的追求。
今年3月初,中宣部部署组织了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红墙意识”为主题的大型采访活动中,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作为北京主要报道媒体,对“红墙意识”进行了持续、全面、深入、鲜活的跟踪和报道。
系列报道以《西城大妈-四代社区情》《红墙边的街巷长-王俊礼》《红墙下的幸福时光》三个不同主题切入。
“红墙意识”从一开始就来自基层,正是因为如此,《红墙意识》系列报道也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肯定。真实、好看、感动,成为观众对于这次“红墙”报道的集中赞誉。有许多普通社区居民纷纷留言。如一位年逾70的西城老奶奶,在观看完报道后,甚至向北京电视台写了感谢信:“我住在胡同里一辈子了,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要谢谢国家,谢谢政府。”
为了完成“红墙意识”这一重大宣传题材的报道工作,同时在众多媒体报道中凸显“北京味道”,并从不同角度揭示“红墙意识”的深刻内涵,北京电视台制定了“早动手、准备足、小切口、多角度,要创新”的宣传报道战略。事实证明“红墙意识”报道,“红”得颇有根据。
快动——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中宣部部署组织了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红墙意识”为主题的大型采访活动后,北京电视台第一时间组建专项报道小组。2018年3月初,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艾冬云、新闻中心张庆主任、副主任徐京玲、副主任张晓鲁立即安排部署工作,组建了由制片人朱晓梅牵头的报道团队,并立即联合西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迅速组成了北京电视台专项采访组。随后,紧锣密鼓的策划、探讨、落实、对接工作开始。在统一组织的集体采访前21天,要闻部记者田莹已然穿梭于白塔寺宫门口一带的胡同里。
北京的春天稍纵即逝,一场大风,绚丽的春花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红墙边的白玉兰,是北京的标志符号。可是,短暂的花期和核心区严密的安保管控,都对贴近拍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正是这21天,让《红墙意识》系列报道呈现出了“最美的红墙”,而这些经典镜头也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包括央视、新华社等频繁使用的高品质素材,为宣传北京、打造具有“红墙意识”的首都人民新形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深耕——深耕一寸土,多打万担粮
北京本地的选题,如何找出不一样的角度?重大政治题材,如何做到“深入浅出”?数量众多的先进典型,怎么挑出最鲜活最有特色的那一个?策划之初,报道团队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为此,报道团队先后进行数次前采,并把得到的选题分为四类:最受媒体关注的、曝光率最少的、最打动记者自己的、独家掌握或是最新鲜的。由此,报道团队设定了呈现出三集,第一集和第二集是典型人物,第三集是群像。除此之外,报道团队还结合前采实际情况,对报道形态和思路进行了创新:
1、电视微记录与新闻特写报道结合:即通过小体量、大视角——微言大义的迷你型纪录片,用镜头语言传递“红墙意识”的深意;
2、主题人物与群组群像结合:三集系列报道的内容,前两集以“红墙大妈”和“街巷长”人物为主线,第三集以百姓平凡生活入手进行群组群像展示;
3、“接地气”与“高大上”相结合:让主旋律报道,从百姓视角切入,做到“真”字当头、“情”字为先。
走心——你心即是我心
在《红墙意识》系列报道节目播出后,报道团队也陆续收到了很多评论。“想看的都看到,想听的都听到,甚至比新闻联播看着鲜活”“为王俊礼不屈不饶的钉子精神点赞,为王俊礼的优秀军人风彩点赞”……
为了让主旋律报道入情入景更入心,报道团队也在采访过程中做足了功课:
1、以同理心换位,聊天聊出来真心话: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感受老城区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通过隐形的无线麦,以聊天的方式,倾听群众的心声,记录群众的心里话,展示最真切的情感;
2、以同期声为主,用镜头去触摸生活:通过大量的同期声增加现场感,减少配音量,不做主观性强的文字引导,只做基础性描述,把事件真实展示给观众,把对事件的判断留给观众;
3、以跟拍真实记录,用事实打动人心:以第二集为例,为了不影响王俊礼的日常工作,同时保证拍摄任务顺利完成,记者和摄像开始了连续两天的“追踪”,1150米长的西河沿,走了10多个来回。4万步没走出一条街的“追踪”,也追到了红墙守护者用脚步书写的“忠诚”;
4、兼顾“柴米油盐”与“诗和远方”:打破了重大政治题材报道的套路模式,从时尚气息浓郁的24小时书店到国际交流活动,捕捉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小味道、小时尚、小幸福、小感悟,让整个系列报道更为丰满。
联动——新媒体产品亮点频现
在传播平台多元化、传播对象分众化的时代,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要达到最大化,还需要整合形式多样的媒介形态,变传统的各媒体平台单兵作战为传统媒体加新媒体的联合作战,实现多媒体平台相结合的融媒体报道方式,成为了此次《红墙意识》系列报道的亮点。
在电视播放的同时,报道团队联动各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形成“一次采集、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同频共振,宣传效果极佳。第一天《西城大妈-四代社区情》播出后一小时,该报道在微信视频机构榜单中排名第七;第二天《红墙边的街巷长-王俊礼》播出当晚,微博点击率更是高达160万,打破北京电视台新媒体推送记录。
同时,在新媒体端,报道团队还与时俱进地采取了“电视报道+手绘动画短视频+可视化互动H5”的报道形式。尤其是手绘动画短视频,更成为了观众们喜闻乐见的“爆款”,在播放时,观众通过弹幕互动也让节目收获了更好的宣传效果。
用心深挖,走心报道。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的记者团队,接地气儿、有心气儿。他们了解北京,深爱北京。他们用对北京的感情,传递着当下北京人的心声,诠释着新气象下“红墙意识”的新内涵;他们用突破和创新,表达了向红墙守护者的致敬之意,也展现了主流媒体新时代的担当。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紧贴民生,讲好故事,广播电视人助力脱贫攻坚战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小成本、大情怀,《可爱的中国》里的英雄是这样炼成的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情感节目如何春风化雨?《谢谢你来了》有好故事和好声音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着眼立意与模式创新,民生节目如何“向前一步”?
作者:樊新征、曹美丽;田莹
编辑:佘博睿 叶晨玮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