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例会案例 | 一封封“跨越时空的回信”,在历史与现实中真情对话
以战争年代的书信与和平年代的回信作为节目核心要素,《跨越时空的回信》邀请烈士后人或相关人士讲述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让观众了解到英雄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在6月14日的总局例会上,《跨越时空的回信》总导演赵京京从节目立意、模式和传播等维度出发,阐述了红色题材如何覆盖更多受众圈层的方法论。随后,《广电时评》(ID:GDSP360)记者对赵京京进行了采访。
访谈对象:《跨越时空的回信》总导演 赵京京
《跨越时空的回信》总导演
赵京京
广电时评:与其他的读信节目相比,《跨越时空的回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赵京京:《跨越时空的回信》最大的亮点在于“回信”。这样设定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挖掘这些信件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些革命烈士的书信中是有很多期盼的,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区别于其他的读信节目,呈现出双向的情感交流。
广电时评:故事讲述人愿意来到现场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赵京京:首先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以这样一种方式去与自己的先辈交流,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其次是当他们看过节目之后,会感受到我们确实是很诚恳地来做一档这样的节目,他们希望通过节目,把先辈的真实故事不打折扣地还原出来。
比如在第二期节目中,李白的回信者苏奶奶说,“我参加你们的节目最正确的一点是,我能够跟全国人民说,李白当时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是发往西柏坡,而不是之前大家误认为的延安。”
广电时评:在《跨越时空的回信》中,英雄们的英雄事迹和情感故事的比例是怎样的,怎样平衡?
赵京京:我认为一个故事如果不具有情感的话,观众很难听得进去。我们的节目故事内容主要是两部分,第一部分具有揭秘性和传奇性的故事,还有一部分类就是情感性的故事。前者告诉观众先烈们在战火硝烟中真实地经历了什么,后者则告诉大家一些先烈们不为人知的身后事。这两者在节目中没有谁高谁低,而是根据每个选题的不同,来做一些取舍。
广电时评:您在分享中提及节目组会对回信的内容进行调整,这种调整遵循怎样的标准?
赵京京:大概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前采之后确定一些情感的故事细节,然后根据挖掘到的故事为嘉宾确定一个大概的回信方向。同时,我们充分尊重所有回信人的真实意愿,如果他们没有融入真实的意愿而是为了完成节目本身的录制任务,这样写出来的回信也是没有情感性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先邀请他们根据我们大概的回信方向写一版,然后根据他们写出来的内容进行再沟通、再调整。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嘉宾自己进行二次调整,我们会根据与嘉宾的沟通帮助他们再做语言的润色和情感的丰富。
努力做到红色题材内容的可感、可知和可传播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江西卫视于5月1日起推出原创红色人文季播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
如何摆脱说教的刻板印象,让红色题材具有可看性?从2018年10月开始策划,节目组带着对革命先烈们的敬畏之心,经过不断地研发和探索,努力实现红色题材内容的可感、可知和可传播。
以回信的方式切入红色历史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于都,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并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上,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达25.3万多人,占全国烈士总数的1/6。可以说,挖掘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是江西电视人的重要使命责任。
在做红色题材节目时,江西卫视具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如何把节目做得好看、不说教,团队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
2018年,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向每一位党员干部发出了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这些先烈书信,饱含着他们对未来中国的期盼、对亲人的不舍,绝大多数期待回信的信件却无奈成为绝笔。硝烟弥漫时的坚韧和字里行间的衷肠形成强烈对比,先烈们的形象一下就跳脱出书本和雕像之外,变得真实鲜活了起来。
最终,《跨越时空的回信》决定将革命先烈的书信作为切入点。尽管书信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它承担着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意义却从未衰减。于是,在已有先烈书信基础上,节目提出了“回信”的创新表达手段来实现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空维度情感和故事的链接。通过跨时空对话这一颇具仪式感的形式重温信仰的力量。
创意完成后得到了频道人员和台编委会的充分肯定,但这一刻,团队成员心中仍有忐忑。直到这一创意入选总局“广播电视节目重点创意选题”,才促使《跨越时空的回信》真正从创意走到了执行播出。
“海选般”挖掘最极致选题
每期节目两封书信,整季节目共24封书信,如何寻找到这24个最极致的选题和最适合的回信人,成为了编导组面临的首要任务。
创作伊始,编导团队感到有些无从下手:仅有的7名编导,以90后居多,对革命先烈的认识,大多仅限于“听过名字”和课本知识。编导的这种感受,也恰恰反映出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自2018年10月起,编导们从“零基础”开始,查阅了《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重读抗战家书》等大量书籍,并同时前往全国各地,实地走访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等全国大型烈士纪念馆、陵园搜集革命先烈书信和事迹,累计给全国市、区、县为先烈单独建立的近120个纪念馆打电话或是前往当地进行资料搜集。整季节目算下来,每位编导都要对接3—4个省,每个省近15个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截至2019年2月初,编导团队从全国搜集到1000多封的烈士书信,并且拿到了其中70%相关人士的联系方式。从2019年2月到4月5日第一次录制,2个月的时间内,编导团队又从这1000多封的书信素材中,重点采访了200多位烈士后人和相关人士,从中圈定了100封书信作为录制备选。即使这样,这些已经经过三轮筛选的100封书信也未必都能成为这一季的1/24。每一次开选题讨论会,因为烈士后人身体状况、回信人是否最合适、回信方向等问题,被否定或还需再完善的选题占到了3/5,新的书信选题也源源不断地被补充进来。
团队经常打趣说,“在这个节目组里没有白熬的夜”,这些日夜,整个编导团队对烈士书信从“一知半解”到 “如数家珍”。在挖掘到情感化的故事时,不少编导在开选题会、写台本时,自己会先红了眼眶,他们始终相信,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打动观众。
比如,以往大家对江竹筠(江姐)的了解更多的是一位非常坚毅的共产党员形象。但实际上,江姐不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牺牲之前,江姐曾留下一封托孤信,信中写道,“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在写下托孤信的一年之前,江姐哭着问自己的闺蜜战友何理立,“两岁的孩子,长大后还能记住父母的长相吗?”就像普通的母亲一样,这句话流露出了她与年幼孩子分离的锥心之痛。
这个故事是编导几经辗转,采访到仍健在的90多岁的何理立得知的讯息。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情感化的小故事,才更显出江姐舍家为国的悲壮感。
书信背后的故事是入选的要素之一,而找到一位好的情感表达者,即和先烈有强关联性的回信人则是节目是否成立的另一关键要素。
首期嘉宾赵一曼的孙女陈红,邀请她参加节目的过程颇费周折。她是一位刚刚抗癌成功的病人,之前她以这个理由拒绝了很多家媒体的请求。为了邀请她,团队不仅三次前往成都登门拜访,还派出了一位从小就在哈尔滨一曼街上长大的编导负责这个选题,希望能和陈红有更多情感的交流,让她感受到节目组的诚意。
通过一次又一次诚恳沟通,陈红对节目组有了百分之百的信任,来到现场参加节目。虽然因为身体无法承受高空压力,从成都到南昌只能坐火车往返,再加上延误,在路上的时长接近60个小时,但她毫无怨言。
跨越时空的回信,实现信仰传承的创新性表达
一封回信,关联过去,烈士们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慷慨就义;立足当下,鲜活生命的离去,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爱国信仰;展望未来,这些动人的事迹和不屈的精神将成为当下人奋斗的不竭力量源泉。
>>>不满足于“能找到的人”,要找“难找到的人”
现场对回信人的访谈是对信件内容的延伸,对过往岁月的揭密,也能为观众诉说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团队不满足于能最容易找到的回信人,更希望能找到更多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历史亲历者。
在第二期“黎明之前”中,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原型李白烈士回信的不是李白的后代亲人,而是当时接收电报的16岁的小战士、如今已经87岁的苏采青,当年正是她接收到了李白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
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搜集,编导在北京邮电大学的一篇不到300字且没有配图的校园报道中发现了“李白战友—苏采青”这个名字。这是除烈士直系亲属之外,团队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位仍然健在的历史亲历者,也是一位原本没在寻找范围内的讲述者。她的年纪、她对历史场景的还原描述和对先烈的感情之深,远比文字和资料更具真实的力量。
截至目前,节目组采访到的嘉宾,年纪最大的已经有102岁。在联系这些80、90岁的老人时,编导团队特别害怕他们的家属说这样的话,“他现在在ICU”“现在她已经没法再说话了”“他,已经不在了”……这些话让团队很难过,不是因为他们来不了我们的节目,而是再也无法通过他们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不应该忘记的历史。
对这些历史亲历者进行“抢救式发掘”,让先烈的故事历久弥新,是《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的意义所在。
>>>不要“套路式讲述”,力求真实的情感流露
在即将播出的第八期节目中,“为新四军铸魂”的袁国平烈士的儿子袁振威教授作为回信人出现在节目中。袁振威已经80岁,他一生从事海军作战指挥学教学工作。编导两次前往袁振威在南京的家中,反复阐述节目创意,直到和袁振威成为了忘年交,没有了被采访的拘束感,他在同意参与录制。
在聊天中,编导捕捉到一个细节,袁国平烈士牺牲时,袁振威才8个月大,失去父亲的80年来,虽然在心中喊过无数次父亲,但他从未真正喊出口叫一声“爸爸”。也恰恰是这个细节,最终成为节目情感的爆发点。现场,袁教授说道:“80年来,我无数次在梦中向父亲飞奔而去,却怎么也扑不到他的怀里。”在回信中,大声喊出了人生中第一句“爸爸”,让他埋藏在心底80年的思念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拒绝“喊口号”,回归信件本身的私人情感功能
《跨越时空的回信》用私人化、通俗化、亲切化的日常生活叙事手法,以及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叩开观众的心扉,触动观众的心弦,使得家国情怀在血脉中持续传承,引起价值观的共鸣。
江姐的孙子彭壮壮是微软大中华区的首席战略官,参加《跨越时空的回信》是他首次在电视媒体上讲述奶奶的故事。在节目录制前,因为他工作繁忙,编导没机会面对面对他进行采访,断断续续地用微信和电话采访了1个月,始终没法获得太多信息和故事。就在编导感觉到有些绝望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张他晒出的儿子照片,便产生了“彭壮壮的儿子是否知道太奶奶是谁?”的疑问。这个问题触发了彭壮壮接受采访的欲望,并让他挤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面对面接受采访,让编导理顺了访谈的架构和回信的脉络,这个选题终于“起死回生”。
在彭壮壮的回信中,他就像真的和奶奶说悄悄话一样,讲起自己的儿子在学校做过一次演讲“我的太奶奶——改变世界的人”。同时,彭壮壮还讲起因为奶奶带给自己的一段奇妙缘份:2000年的夏天因为看望奶奶闺蜜战友何理立而结识了她的孙女,并相爱成家,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一个世纪的缘分,跨越四代人,化作了两个孩子身上共同的血脉。通过这样一封私人化的回信,营造了后人与先烈现场对话的视听效果,实现了生者和逝者情感的双向表达。
努力实现融媒体多维度传播
自播出以来,《跨越时空的回信》的创意和努力收获了不少点赞,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成为了节目的义务宣传员,在多个场合为节目播出作预告。
此外,烈士后人的认可更让编导团队有了成就感。第一期节目播出后,陈红就告诉编导,播出时她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就像过年一样,不断有亲朋好友打电话来,说重新认识了赵一曼烈士,访谈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回信,令人感动,泪流不止。她对编导说,“这一趟远行,非常值得。”
除了在电视端,《跨越时空的回信》还在全平台上展开了多维度的传播。首期节目中,陈毅安烈士的孙子陈正烈少将来到现场,在爷爷精神力量的指引下,他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他的回信中,用传承自先辈的豪情表达出“请您放心,我们一切都好,祖国一切都好。”这封回信获得了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肯定,中国网、央广军事、中国火箭军等一百多家微博大号发声力挺。
“火箭军老兵告慰爷爷”“54封家书见证爱情”等节目内容还在微博上传播,单条播放量接近1000万。不少网友评论留言表示,“那一刻心灵被震撼,真想回信告诉英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节目还在B站上线,获得不少90后,00后的力挺:“先烈们真的很不容易,信仰无价,致敬!”
6月5日播出的节目中,一位1930年离家的江西老红军刘中新,失去音讯,至今一去未归。编导组联动今日头条,连续一周在网络上持发布“寻找刘中新”的寻人信息,这不仅是完成先辈回到亲人身边的心愿,也是依托于节目内容而进行的一次融媒体宣传。
节目不仅在“学习强国”app上获得首页推荐,也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推广。接下来,团队也会总结经验,在情感的宣泄、回信的视觉化呈现等方面进行改善,继续做好后续的节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借用写在回信中的一句话,“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会继续收集先烈们的资料,传播先烈的事迹,让这些记忆保留久一些,更久一些”。《跨越时空的回信》希望能与全国观众一起感受先辈的光荣与梦想,鼓励当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前行。
☞总局例会案例 | 这两期媒体人践行“四力”的节目,让人含泪看(听)完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如何让主旋律闪亮动人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做好书籍的立体化呈现,引导大众读“一本好书”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平凡亦英雄,《巡逻现场实录2018》以真实记录助力平安建设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新物种”《幻乐之城》这样由“繁”至“精”
作者:赵京京
编辑:佘博睿 徐蕾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