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野》创作纪实 | 湖南篇:入心化行、出新出彩,讲好新时代扶贫故事
编者按:8月5日起,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北京、上海东方、浙江、江苏、湖南五家卫视共同制作的大型电视理论节目《思想的田野》(第一季)陆续播出。节目在理论宣传、呈现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均有着创新突破。同时,围绕地域特色展开,五个篇章也各有亮点。近期,《广电时评》正陆续刊发五家卫视各自篇章幕后创作相关文章,从筹划、执行、传播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经验分享,以供广电同行交流、借鉴。
此文为第五篇,湖南卫视分享湖南篇如何以“精准扶贫、改变中国”为主题,在策划创意时入心化行,在节目形式上创新探索,让观众“看得热闹”又“看出门道”。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正是在这里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六年来,全国各地践行“精准扶贫”,千千万万个贫困乡村由此决定性地摆脱了贫穷的面貌。
“精准扶贫”又是怎样在全国各地落实落地,开花结果的?《思想的田野》湖南篇以“精准扶贫、改变中国”为主题,将“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设为主会场,通过实地走访、专家解析、故事讲述、群众互动、文艺表演等形式,理论性与通俗化相结合,向广大电视观众深入浅出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硕成果。
电视理论节目要做到“叫好又叫座”,实现有效传播,首先取决于观众能不能“看得热闹”又“看出门道”。在准确、严谨的创作原则之外,更要求节目团队在策划创意时入心化行,在节目形式上出新出彩,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努力讲好新时代扶贫故事,让思想解读可信、可感、可学习;让节目好看、好玩、好走心。
“1+4”田野调查,让“思想”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体系,“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亦是如此。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究竟应该如何破题?
中国的贫困地区众多,贫困成因错综复杂,不尽相同;各地践行“精准扶贫”的举措和模式更是因地制宜,各显其能。显然,没有某一种“万金油”模式可以简单套用。同样,要通过电视化的手段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也不能局限在一地一事的个例展示。
《思想的田野》湖南篇主创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推敲,确定了以“1+4”田野调查破题,以“思想号”大篷车为线索,放眼全国,通过多个典型案例的梳理分析,展现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和实践成果。
“1+4”中的“1”是指一个主会场,即十八洞村。“4”则是四个田野调查点,分别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典型样板——宁夏闽宁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贵州花茂村;找准“贫根”、靶向治疗的典型案例——湖南插柳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沙洲村。而将这一个主会场和四个田野调查点有机串联的方式,就是节目的重要视觉标识——“思想号”大篷车。
四位湖南卫视主持人作为“田野调查员”,乘坐“思想号”大篷车,分赴四地采风。然后汇聚到十八洞村,与两位主会场主持人一起寻访十八洞村的脱贫历程。
在十八洞村的寻访中,刚一进寨门,田野调查员们就发现了问题,“我们十八洞村的地都特别小,它能种什么啊?”十八洞村山高路远,土地贫瘠,过去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600多元,别说脱贫了,就算是要吃饱肚子,有时候都是一个大难题。而如今,十八洞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增加到1万元以上,全村脱贫。
“精准扶贫”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主持人们继续寻访,实地体验了当地的主题邮局、苗家秋千、农家乐等,直观地感受到村民们在脱贫后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与当地群众的交流中,调查团了解到十八洞村践行“精准扶贫”,积极探索“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模式。
在节目中,每一位田野调查员不仅深入当地调查采访,还带回了感悟和思考,与理论专家现场交流。从宁夏闽宁镇,田野调查员带回了当地葡萄酿成的美酒。理论专家品酒作答,讲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义。在湖南插柳村,田野调查员敏锐地发现了当地从种油菜花到改种荷花,变“无心栽花”为“有心插柳”的故事。专家有感而发,进一步解读,“精准扶贫”就是要从“精准”二字下文章,只有找准“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才能长效脱贫。
采民风,听民声,传民情
“精准扶贫”的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才是阅卷人。扶贫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好事,要讲好新时代的扶贫故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镜头和话筒对准基层群众,真正做到采民风、听民声、传民情,让节目的表现形式更富亲和力、感召力。
首先,节目营造了好看好玩的互动现场。《思想的田野》湖南篇是一场摆在田间地头的主题晚会。节目录制的主会场,就设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考察过的“巧媳妇”农家乐的院坝里。节目录制期间,正值五一黄金周,节目现场不设围栏,不搞清场,来自十八洞村的父老乡亲和全国各地游客,都成为了这台田野上的晚会的观众。
在节目录制中,观众与台上频频互动,现场气氛热烈。特邀嘉宾“声入人心”男团还在现场与来自湖南插柳村的孩子们同台献唱。节目组还邀请了来自云南独龙江乡的群众来到现场,和大家分享独龙族整族脱贫的喜悦。
其次,节目还重在讲述生动走心的扶贫故事。节目现场讲述了湖南新化县扶贫干部因公殉职的故事,催人泪下。在“声入人心”男团带来的一曲《奉献》中,MV呈现了一幅幅扶贫干部走村串户与贫困群众携手奋斗的画面,从扶贫干部个例升华到对基层扶贫干部群体的致敬,感人至深。
最后,节目重点展现了淳朴炙热的百姓心声。“思想号”大篷车和“心愿亭”环节是《思想的田野》节目的两大重要元素。湖南篇团队将大篷车与心愿亭合二为一,大篷车成了流动的心愿亭,在田间地头寻访百姓心声。
在各采风地点,大篷车停靠在当地广场、祠堂、村部等村民集中议事的户外开放空间,成为贯穿全片的视觉背景。广场上放置立麦,开放式的采访空间,围观群众的加油鼓励,让受访群众感到亲切放松,也让他们的发声更加淳朴炙热。节目还在田野间进行了一场《在希望的田野上》接力合唱快闪,各族群众用歌声赞美家乡、祝福祖国。
脚下踩泥土,眼中有故事
《思想的田野》湖南篇的创作过程,对于摄制团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练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的案头工作和策划探讨,都只有真正落实到“脚踩泥土”的实践中,才能更深入地体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从宁夏到贵州,从武陵山到罗霄山,摄制组乘坐着“思想号”大篷车,前往祖国的天南地北,行走在湖南各地的田间地头。为了更好地捕捉到“思想号”大篷车在田野中驰骋的航拍镜头,节目团队专门成立了航拍组,多位摄像师跟随车队在崇山峻岭、峡谷深涧中艰苦拍摄。
在宁夏闽宁镇,摄制组深入戈壁滩取景。在湖南插柳村,主持人和编导下地干活,与老乡在田埂边攀谈,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出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当地村民李三翠在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奋斗中,精神面貌为之一变,她的微信签名也从之前的“子规夜半犹啼血”改为了“不信东风唤不回”。节目主会场十八洞村地处偏僻,近百人的录制团队每天需要从县城往返奔波,部分编导干脆搬到老乡家里住,只为能够与老乡们多见面,多聊天,多掌握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思想的田野》湖南篇主创团队来自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今年以来,这支新闻团队已先后推出《新春走基层•直播皇都侗寨》、《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我的非洲朋友》等新闻作品,完成了《长江之恋》湖南篇、《连线红土地》等大体量、大协同的新闻大直播。通过参与《思想的田野》的联合创作,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团队在与同行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加强了理论节目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一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也让团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重任。作为新时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为人民传情,为时代放歌,努力做到“脚下踩泥土,眼中有故事,心中存大局,笔下有担当”。
·End·
编辑 | 叶晨玮 曾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