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学家告诉你:为什么说在生孩子这件事上 父母也是"自私"的

2017-09-07 黄有光 小易研究局



●有些话 即便你取关我也要讲●


网易财经出品 | 专业财经智库


热点热评-深度真知

这是网易研究局的 第87篇 文章


为什么说在生孩子这件事上 父母也自私

在决定生育的决策中,人们大致没有把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将来的福祉考虑进来。                


特约作者 黄有光

国大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于八月29日在早报发表了‘资本主义与生育危机’的长篇文章,文中不乏有用的信息与令人深思的论点,但其中心议论,认为资本主义是生育危机的罪魁祸首,不但误导人们对生育危机的原因的认识,更可能导致人们对新加坡与中国等国家与社会,是否应该继续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产生怀疑,必须商榷。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虽然未必完全相同,但根据多数用法,有很大的重叠性。

生育危机指生育率太低,不考虑移民,远远不足以维持人口不大量减少。在叙述了各国的生育危机情形后,郑教授介绍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这一理论有两个前提: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是永恒状态。从这两个前提出发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经济学比例,即食物或者生产【应该是“生活”的笔误】资料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值之间的关系:人口的增值比生活资料增长要快,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则只按算术级数增长。保持两个级数平衡的唯一出路就是抑制人口增长。”(所有引文,都来自郑教授的文章。)

马尔萨斯的两个前提都没有错,但却不能推出“人口的增值比生活资料增长要快”的结论。除了忽视计划生育,这结论还有赖于维持生产力水平不增加。事实上,马尔萨斯之后,由于科技、市场经济、资本累积、有效政策等应用,包括粮食在内的生活资料的增长比人口的增长还要快,全球大致而言,并不必靠饥荒等来控制人口。郑教授没有指出马尔萨斯的显然错误,反而认为,“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被视为是科学的理论和今天的现实之间产生那么巨大的差异呢?产生这种差异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资本主义则是关键要素。”郑教授没有怪责马尔萨斯对科技进步的忽视,反而把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其根据何在呢?

第一,“资本主义创造了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很轻易地把男人和女人转化成为商品,投入到劳动力市场”,从而使妇女多在外劳动,少在家生育。“第二、资本主义导致家庭的解体。…在传统家庭体制下,男女两性都面临巨大的生育压力。一旦家庭解体,那么生育就不会面临像传统社会那样大的家庭压力。”这两个因素,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并不是资本家或资本主义的某些支持者欺骗或强迫人们这么做,而是市场经济提供这些机会,而人们偏好多赚钱,少生孩子。

“第三、资本主义导致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也使得人们不敢生育过多,或者不生育。”事实是否如此呢?根据学者的论证,“长期以来,市场把我们要消费的多数物品的价格大量减少。这使我们能够实际上用更少的时间获得这些物品,使更多人能够获得,与获得更多。…  例如,我们现在用十秒钟的劳动能够买到的光(light),是山洞人用60小时劳动才能够获得的”(Brennan &Jaworski, 2016, p.166). 这是21,600倍!当然,现在人们要求比以前多很多,但这也不能完全怪资本主义。

第四、“资本主义有效改善着男女两性的社会经济状况。… 在传统社会,女性要依靠男性而生存;今天,女性完全可以独立地生存和发展。这种独立性使得女性可以决定生育或不生育。”这作用可能重要,但应该看成是妇女解放与地位提高的好结果,不能怪资本主义。

“第五、性的市场化导致的生育问题。”妓院非法的中国城市,在这方面,并不比妓院合法的澳大利亚好。

郑教授的结论是,“只要资本主义仍然是东亚社会的组织原则和意识形态,那么东亚社会的生育危机很难得到缓解”。诚然,如果我们放弃市场经济,放弃自由社会,用强大的政府力量来强制人们生育,规定不生育者不得食,可能会使生育率提高,但从整体社会福祉的观点看,肯定得不偿失。如果不能怪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那么,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不论人们是有计划或没有,当人们把孩子生下来后,在绝大多数情形,人们会抚养、保护、甚至溺爱孩子。这包括人们天生的本能,法律与社会的制约,使人们大致不会忽视孩子的福祉。然而,在还没有怀孕与出生之前,当人们考虑是否要多生一个孩子时,人们多数不会为了出生后的孩子本身的福祉是正的,就认为值得多生。人们考虑的是自己夫妇,最多加上本家庭的有关成员,是否能够从多生孩子而获利。这里的利益,主要是非金钱上的。多生孩子,通常是需要大量花钱与花时间的。在做这种是否生育的决定时,人们可能也会受到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为了简单起见,不考虑这些非理性的因素。

一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也可能对其他人带来一些利益与成本,包括孩子的哭声的成本与孩子可爱的利益。简单起见,假定这些外部成本与利益大致相互抵消。不过,多数人认为不能够忽视人口增加会减少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从而认为须要控制人口的增加。

我多生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要社会或政府帮助我给医院与教育费(或这些费用能够由我与孩子将来的税收所大致抵消),则并不会减少他人的资产与收入。孩子小时候主要是由父母负责抚养,长大后他赚取他的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对他人没有不利。即使在有污染与拥堵等外部成本等情形,只要正确地对这些外部成本征收其危害程度的税收,人口增加,不论是由于移民还是生育,都不会使原有人们有经济上的损失。相反地,通过对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分摊,反而会使原有人们得利。尤其是新加坡的情形,由于国防的重要,人口增加,只要社会和谐没有破坏,肯定对原有人民大大有利。关于相反看法的错误,详见拙作《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此书的英文版Common Mistakes in Economics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由于反对人口增加的依据大致是错误的,加上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生育不足的问题,不是需要减少人口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不考虑人口增加的外部成本。再回来看看一对夫妇考虑是否要多生一个孩子的决定。既然没有外部成本与无理性,则为何会有个人决策与社会利益违背的结果呢?这不是违反了福祉经济学第一定理吗?

答案是,福祉经济学第一定理的证明是给定人口不变。当人口改变时,需要考虑超越福祉第一定理的因素。这有关因素主要是孩子将来的福祉。根据学者的研究,在多数情形,人们的净快乐大致是正的,快乐大于痛苦。若然,则多生孩子是有正外部利益的,即对这个孩子将来的正福祉的产生。如上所述,多数父母没有把这个正作用考虑进去。即使这个孩子全生的福祉是一百万个福祉单位,但如果父母本身的利益是负的,即使只是负一万个福祉单位,只有孩子福祉的1%,多数父母不会决定生。在决定生育的决策中,人们大致没有把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将来的福祉考虑进来。

这里产生了一个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所没有考虑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的长期观点而言,将来的人们的福祉是必须考虑的(详见笔者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1989关于Future Generations的文章),但在决定生育的决策中,人们大致没有考虑。这是造成由个人或各个家庭决定的生育率低于社会最优生育率的最大原因。但舆论与学者,以我所知,都没有讨论这个关键问题。我们要强调的,不是资本家的利润,也不是资本主义是否延续,而是社会的长期福祉,或人们的长期快乐。

其实,生育率太低的问题,必须是基于将来人们的净快乐或福祉是正的,才有意义。国家甚至人类的延续是有价值的,必须是人们将来的净快乐是正的。如果人们(以及动物)现在与将来都是在受苦的,则世界毁灭是最好的选项。

如果人们的生育选择,没有考虑孩子将来的正福祉,因而造成生育率从社会的长期观点而言太低,则多生孩子可以说有一个外部利益,这个孩子将来的正净福祉的利益。由于这个外部利益,造成生育率太低,经济学的传统对策是对这外部利益进行补贴,或由社会或政府负担部分生育的成本。这才是生育率太低的关键,与资本主义大致没有重要关系。

作者黄有光为著名经济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温思敏讲座教授

略微修改的本文首刊于《联合早报》,2017年9月6日


—END—


点击以下 关键词 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宏观经济:

人民币升值央妈 | 汇率 | 货币政策 | 加息 | 通货膨胀 | 甜辣粉 | TFL | 汇率操纵国 | 外储 | 东北经济 | 实体经济 | 缩表 | 美联储加息 | 塑料钞票 | 金融危机 | 高杠杆


民生:

手术费 | 药价 | 医改 | 雾霾 | 减税 | 富人 | 社会流动 | 阶层固化 | 春运 | 火车票 | 外卖垃圾 | 中产阶级 | 教育公平 | 女性就业 | 相亲 | 技校 | 洋垃圾 | 自主招生 | 九寨沟地震 | 共有产权住房


投资理财:

期指 业绩变脸 | 比特币 | 侨兴债 | 萝卜章 | 余额宝 | ICO


国际:

特朗普 | 奥巴马医改 | 委内瑞拉 | 蒙古债务 | 巴黎协定 | G20 | 贸易保护 | 特别301条款 | 金砖峰会


产业行业:

充电宝 | 航母 | 互联网彩票 | 人工智能 | AI | 制造业 | 核电站 | 混改 | 中企利润 | 实体零售 | 圆珠笔 | 电商 | 海外并购 | 勒索病毒 | 奶茶 | 物流 | 印度通信 | 工会 | 楼市大顶 | 油价 | 民营银行 | 联通混改


公司:

董明珠 | 格力 | 特斯拉 | 中铁总 | 万宝之争 | 华大基因 | 曹德旺 | 乐视 | 贾跃亭 | 茅台 | 香飘飘 | 顺丰菜鸟 | 三星


特朗普系列:

宏观|反制特朗普 中国有哪几张经济牌?

股市|当心!特朗普这次对华贸易调查 向A股扔了上百颗雷

气候变化|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贸易|特朗普正式发起对华贸易调查 6位经济学家谈中国如何接招

贸易|特朗普贸易大棒高悬 中国有能力对抗贸易摩擦吗?

贸易|打脸了川普 号称重视知识产权的美国其实流淌着“窃取”的基因?

财税|特朗普税改方案:美国税负重?白宫要做均衡的木桶!

财税|特朗普的减税大业会让美国政府破产?

钢铁|特朗普欲救美国钢企 拿中国“开刀”是找错了目标

能源|倒行逆施?特朗普为啥要复兴煤炭产业

造墙|美墨相爱相杀上百年 川普"造墙大业"是在"秀恩爱"?

汇率|扎心了川普 "汇率操纵国"你说了不算

医改|特朗普为啥要急着叫停奥巴马医改


大咖谈经济:

梁建章|中国为什么难出二十多岁的企业家?梁建章:统招不利于弱势家庭 应扩大自主招生

李铁|李铁谈租购同权:学区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丁一凡|印度最后还是参加了金砖国家峰会 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如何解读

邓海清|货币政策走向宽松?邓海清:大概率将仍然维持“稳健中性”

邓海清|特事特办仅是特例?邓海清:未来国企混改或沿用联通模式

丁剑平|经济危机或卷土重来?丁剑平:全球危机只是时间推后 中国必须未雨绸缪

谭雅玲|升值停不下来?谭雅玲:人民币依然会有一轮贬值 做空人民币并未消停

曾刚|央妈祭出"大招" 大型支付机构的日子不好过了?

郎永淳|郎永淳:特朗普欲救美国钢企 拿中国“开刀”是找错了目标

贺力平|赚钱停不下来 民营银行的春天来了?贺力平:三大问题仍需警惕

鲁政委|鲁政委: 国企资产负债率超60% 高杠杆使货币政策松紧两难

李虹含|李虹含:银行能在九寨沟地震中做些什么?



转载有以下要求:

1. 请全文转载 全文不可有任何修改

2. 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网易研究局(微信公众号ID:hccyjj163)


网易研究局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