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8)

点击关注 👉 伊人频道 2021-10-25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6)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5)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4)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3)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





链接第10课《老王》

考点训练: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独腿人生 (罗伟章)


阅读字数:约1 54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7分  考查题型:第3题

阅读关键词:普通人 坚强不屈 与命运抗争

阅读提示:本文写了“我”搭三轮车到朋友家议事的生活片段,这本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一件事,折射出的却是车夫独特的人格魅力。诚信、倔强、自尊、善良的品性,成了这个普通人身上最耀眼的闪光点,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与感动。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想坐,可四周就只有这一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2倍呢。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个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以上的年纪。

④车行了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得奇怪,突然发现蹬车人只有一条腿!

⑤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⑥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和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⑦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的筋一根根绷起,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⑧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

⑨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⑩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⑪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

⑫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⑬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也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⑭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⑮我下了车,给他5元。

⑯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⑰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⑱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到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⑲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⑳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了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选文有删改)

1.第⑧段中,看到车夫艰难地爬上了坡后,“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事完,朋友留我吃饭”,“我”为什么“坚决拒绝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答题技法详见P85考点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夫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秀品质的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车夫的形象。(写出三个方面且语言通顺即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

阅读字数:约1 310字   建议用时:20分钟   分值:22分  考查题型:第1题

阅读提示: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是操劳的象征,更是温暖的记忆。作者回忆了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说明他们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既温馨,又饱蘸情感,读之令人动情。

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得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

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致是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掐到一朵野花,也要拿给她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就是我的乐园,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总想用最高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母亲的筐子已满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关键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上。

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象。

⑤后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

⑥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身来,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拙笨得很,十个指头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的枝子。但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⑦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志到附近乡村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动。一位老大娘走上前来,热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怎样下刀砍。在这时候,我注意到,她也长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素昧平生,但是她这一双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她的历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现在在公社所担负的职务。我一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和母亲、王妈的同样的手,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再说什么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

⑧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

(节选自季羡林《朗润集》,有改动)

 

 

1.本文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展开情节,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6分)[答题技法详见P85考点解读]

事件

内心感受

母亲: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妈: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教我们砍玉米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画线句子写道:“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⑧段“它在我眼前不停地晃动”中的“它”指代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写“我”在公交车上见到一位老妇人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品质】 你的身边是否也有“长满老茧的手”?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双“长满老茧的手”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字典:【蓦地】 出乎意料地;突然。

【探询】 探问,即试探着询问(消息、情况、意图等)。

【奥妙】 (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素昧平生】 一向不相识。

【油然而生】 很自然地产生。

积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美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独腿人生

1.[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细读文本可知,“我”看到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佩服代替了同情。

[答案] 开始“我”同情他、可怜他,觉得他谋生很不容易;后来看到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佩服代替了同情。

2.朋友对人力车夫的鄙视引起了“我”对朋友的强烈不满,“我”和朋友之间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因此“我”坚决拒绝同朋友一起吃饭。

3.(1)[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其中“蹬着”“倾斜”等词描写了车夫蹬车的动作,表现了其蹬车的艰难以及抗争命运的不屈品质。

[答案] 运用了动作描写,“蹬着”“倾斜”等词描写了车夫蹬车的动作,表现了其蹬车的艰难以及抗争命运的不屈品质。

考点解读

考点——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考点解读】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动作,就势必能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

【技巧点拨】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有: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显示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等;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时,先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指出是动作描写,再分析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车身的摇晃和抖动,也从侧面表现出车夫蹬车的艰难和其坚强的性格。

4.车夫为人诚恳、善良;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乐观自信,自尊自爱;等等。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1.[解析] 整体感知选文,第③④段写的是母亲,抓住“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一句,结合表格内的提示,不难概括出第①空的答案。然后依据这种方法,第⑥段能够找到“最令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这使我感到十分有趣”,第⑦段写老大娘,能够找到“我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据此回答第②③空即可。

[答案] ①用长满老茧的手迅速(灵巧)地摘豆荚 ②吃惊、有趣 ③肃然起敬

考点解读

考点——梳理文章的情节

【考点解读】

文章的情节指的是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过程。梳理文章的情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该考点在现代文阅读中越来越重要。

【技巧点拨】

梳理文章的情节,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先确定梳理的区域,然后依据要求梳理概括。具体可以依照以下几步进行:①整体感知,梳理概括;②把握线索,梳理概括;③借助要素,梳理概括;④抓住场面,梳理概括;⑤分析结构,梳理概括。

答题模式:确定梳理的线索+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解析] 先进行判断,然后说明原因。分析原因时,要先分别解释“甜蜜而痛苦”与“错乱而清晰”的原因。

[答案] 不矛盾。“甜蜜”是因为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的手带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痛苦”是因为这些都成了过去;“错乱”是指“我”的回忆跨越了几十年,且包含了对母亲、王妈和人民公社老大娘等多个人物的手的回忆;“清晰”是指“我”的回忆一直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并且“我”对每双手的记忆都是非常深刻的。

3.[解析] 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要到代词的前面去寻找。本题抓住“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不难确定指代内容。

[答案] 它指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重叠化成的一双手。

4.[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在内容上,正是老妇人长满老茧的手,触发了“我”的回忆。在结构上,为下文写母亲、王妈和老大娘的手作铺垫。

[答案] 内容上,交代“我”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妇人长满老茧的手,触发了“我”的回忆;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回忆过去生活中遇到的“长满老茧的手”作铺垫。

5.[解析] 本题为开放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拓展文本的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示例:我的身边,也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它温暖而质朴,从小到大呵护着我,那就是奶奶的那双手。这双手如文中所说的一样,长满老茧,但异常灵巧,它对于我来说,就是童年记忆中的温暖。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部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4.3.整理)

初中名著知识汇总(4.3.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汇总(4.3.整理)

古典诗词古典文学(4.4.整理)

传统文化知识汇总(4.4.整理)

初中作文指导 (4.4.整理)

学生习作(11.5.整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目录(7-9年级完整版)

寒假预习 | 部编版七下、八下、九下电子课本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寒假读起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更多学习资料,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