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鉴定 | 吴士保:读陈鸣远作品之心得

2017-04-30 吴士保 联拍在线

↗ 点击关注“联拍在线”

中国艺术品全产业链在线交易平台


吴士保

联拍在线鉴定专家

鉴定范围:紫砂


人物名片  

吴士保,上海市收藏协会副秘书长,2002年創建了上海紫砂器私人收藏馆一“壶之宝馆”。上海市紫砂器私人收藏家,鉴定师。中华古玩网顾问,鉴定师。清华雅集艺术沙龙顾问,鉴定师。2004年被中央二台艺术品投资栏目重点报道第一位紫砂器收藏人的故事。2005年被山东卫視邀请为嘉宾,谈紫砂壶鉴定的要诀。2004年主编出版了“鉴定要诀和馆藏精品”一书(被上海档案馆永久收藏)。2009年主编出版了“紫砂器一投资,收藏手册”。(被评为科技成果二等奖)。吴老师于80年代初开始从事紫砂器收藏,已30余年,精于紫砂器鉴定和研究,迄今其个人藏馆已典藏紫砂器1500余件,主要藏品从明万历至现代约750件,历代大师,名人及近代工艺师作品均有收藏。




近几年各著名拍卖公司拍出十几把康熙陈鸣远的作品,优劣参差不齐(本人不一一评判)。我想讲一下对陈鸣远作品认识的心得,供藏家参考。


陈鸣远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石霞山人、壶隐,康熙至雍正年间人。一代巨匠,作品初期继承了明代工艺,但他创新了仿象生器和自然器作品,书法有晋唐风格,在印款上首创了刻款(楷书),篆书印章款和诗词并用的落款方式。关键是他早,中,晚三时期用落款均不同。同代徐喈凤言:“陈远工制壶、杯、瓶、盒,手法在徐沈之间,而所制款识书法,雅健胜于徐沈。故其年虽未老而特为表之。”吴骞言“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故其名尤噪。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常至海盐馆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柯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手作,而以杨中允晚研交尤厚。”


所制落款均为好友名号,斋号,室名,如汪家拥玉楼,汪文柏制,桐山房,端木先生制等。当时为陈鸣远作品题记书法款字的人有汪柯亭,杨寉木,曹廉让等。曹有一把天鸡壶,上锓庾子山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來”“庾子山句廉让书”。但刻铭由陈鸣远自己刻。陈鸣远作品,主线以仿象生器与自然器为主,如莲蓬,天鸡,南瓜,蚕桑,马上封侯,松树葡萄,束柴三友,树段,瓜果小摆件等。当然还有四方,仿古,清园,弯楞形(壶身二片弯楞、紫褐色,底款“鸡远行书刻款,陈鸣远篆书阳文方印”)等。




陈鸣远早期作品,继明代落款,铁刀刻楷书,如下“瑞兽香薰壶”、“仿古壶”和“岁寒三友图”。




瑞兽香薰壶 清康熙

 

瑞兽独角,两耳下垂,面带笑容,张嘴伸舌,憨厚可爱,生动,灵气。头身分离,颈刻圈纹,全身肌肉清晰有力度,前胸贴龙纹和道教纹饰。短尾如扇。本器材质为明未,清初砖红泥矿,全手工掐作,身和体内带石灰相粘,肚底刻铭“鸣远”楷书二字。

 

仿古壶 清康熙

 

陈鸣远早期作品,继明未刻楷书款,无篆体印章。身刻“为X君子XX学X仙狂”鸣远二字揩书。有人称陈鸣远作品盖上落款即是真品,实是胡说对古壶一点认识也没有。古壶落款:底部,壶身,舌沿。盖上绝对没款,把下也极少有款。盖内,把下有款在清嘉庆,道光才开始,这是从落款上鉴定古壶年代的方式。有所谓专实讲邵大享是仿古第一人。本人拿出此仿古壶就是要告诉大家,陈鸣远是仿古第一人,陈为鼓腹,一弯流,鼓盖。晚清是腹略偏,二弯流,现代为偏腹,偏盖,三弯流。以后就如此,包括顾景舟大师。

 

岁寒三友壶 清康熙年

 

陈鸣远早期作品,此壶以松、竹、梅为题,称岁寒三友,以松树根为主题做成壶流,把,壶身将松,竹,梅用树藤捆绑在一起雕刻出松针,梅花,竹节。工艺复杂,制作精良,配合相得益彰,实为一绝,材料为白泥,稀有,底刻款鸣远。

 

 

中期款为:楷书刻,篆书方印(陈鸣远三字方印),并刻诗词内容与壶型有关,如下“老树段笔筒壶”、“秋莲蓬壶”、和“泥绘贴塑楞壶”。


老树段笔筒 清康熙

 

作品为仿生器,整器生动、自然、真实,把老树的瘤,开裂,断枝,老树皮等表现得惟妙惟肖,书法飘逸,刻工一流。底部铭刻就是陈鸣远中期风格, 刻庾子山《正旦蒙赵王赉酒》诗句:“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楷书刻鸣远款,篆书陈呜远文印。


莲蓬壶 清康熙

 

造型为秋天的莲蓬,颜色调配之绝令人叹为观止,全手工掐之筋纹清晰,叶子卷为流,颈杆为把。壶底为为莲蓬面,内嵌入十三粒已干扁的莲子,截盖为莲蓬底,身铭刻诗句“蓬來仙客享莲蓬,雅士沙人作以样”,刻鸣远款,陈鸣远方印。壶下半部罩一层土沁。此壶诗,型,色三绝令世人惊叹不已。


泥绘贴塑瓜楞壶 清康熙

 

陈鸣远为好友汪文柏定制之物。汪文柏,淅江桐乡人(1660一1730),字季青、柯亭。学识渊博,工诗善画,雅秀绝俗。筑有拥王楼、摛藻堂、屐砚斋等。陈鸣远常为制砂壶,应于汪氏,汪氏有《陶器行赠陈鸣遠》诗。留世名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九土。古來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此壶材质深紫(黯肝色清雍正后已绝),壶形为瓜,一面泥绘山水,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另面铭词“田家屋上山室依样”柯亭。流、把贴塑蝴蝶。最绝为三只蝙蝠为足,生动逼真,活泼可爱还在微笑。底刻“拥玉楼”堂名款。整器小中见大,典雅,大气。工艺,书,画极精,为紫砂壶中难得孤品。

 

马上封侯壶 清康熙年

 

此壶造型奇特,藕塘边树根为壶身,粗枝为流与把,莲蓬串绕树枝,边有贴塑果、叶,把上藕颈杆绕把,树枝叶贴塑壶身,一猴挂枝仰天看马,一马卧于壶盖,造型生动有趣,构思奇妙,形成一幅马上封猴图,真是妙哉。底部,刻鸣远二字,另加盖陈鸣远方印一枚。



松鼠葡萄壶 清康熙


陈鸣远为汪文柏定制之器。陈鸣远用世上的动物和植物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此类作品,松鼠葡萄就是先趋者。五只小松鼠真实,活泼,可爱,巧灵,小身体拖的蓬松的大尾巴;葡萄颜色为紫色,一粒葡萄为壶身,一串串葡萄雕刻出去的小筋的洞空和皮上的新鲜霜和纹理;松枝干为流、钮、把,上面塑刻有瘤疤,枝节,裂纹,在枝干上长的叶子有全面的,卷叶的,有小叶苞,大叶苞和叶颈,立体感极强,犹如真的一样。



晚期,刻款与篆书印章款,如下“金蟾壶”。


金蟾壶 清康熙

 

材质拼砂,用印刻款和印章并用,少诗词铭刻。此件全手工掐作和雕刻并用。金蟾生动,真实,灵气十足,动感极强,看似卧立塘边要跳下水去。陈鸣远是仿生器,在紫砂界第一高手,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给予它们生命,是活件,还是摆式,其他高手就欠缺些,从近几年各大顶级拍卖公司拍出的仿生器,大家一对比就知了。

 

陈鸣远作品材质与明代材质类同,但目数较细,一般在40—50目,主要是练泥用石磨为之。表面大多无光泽度,色泽深沉,以深古色,黯肝色,冻梨色,葵黃色(拼砂),豆碧色,轻赭色(砖红)、棕红色,极少见普紫,更无金黃团,此色为民国泥料。


几百年老壶均有历史遗留痕迹,盖口与唇口磨损较大,有的还有裂损。但整壶包浆较重,过渡自然,凝重,滋润。陈鸣远用料、配色、工艺精湛,故作品生动,灵气,非常人能为之。轻轻抚模壶面会留下手汗印,虽作品目数不高,但手感细腻,舒服,行家在摸时能感觉有波浪纹。老壶内有股茶叶香,使用越久香味越浓,壶外无味。这是我几十年的心得,供参考,请指教。


陈鸣远壶有关存世的数量:1998年7月,由上海博物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紫泥清韵”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该展览从海内外收藏品中,选出200余把陈鸣远紫砂壶作品。另外,民间也有不少收藏。


——上海“壶之宝馆”馆主吴士保书




送鉴热线:400-608-1178

联拍在线官网:www.51bidlive.com


猜你喜欢

● 【联拍专访】骨董时光刘越:收藏是一段奇妙的灵魂旅程

● 朱克城:去伪存真,既是能力证明,也是道德标准

 范海洋:好东西会说话,但你得听得懂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刘创新与紫砂壶的不解之缘

● 周维新:传神写照,只为深邃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

● 胡智勇:从传统、骨董与文物谈当前文化市场

● 王连勤:收藏,就要“藏”出文化!

● 名家访谈 | 杨宝杰:文物鉴定中的望闻问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