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梁小玲 |腊八记事
腊八记事
梁小玲
“腊八腊腊年上,灶火爷生打糖瓜,娃娃来了都爬哈……” 腊八节在儿时的心里,似乎是极隆重的节日。大抵是因那一碗热腾腾、黏糊糊的腊八面,抑或它身后愈来愈浓、有白馍吃的年味儿?如今,腊八节总是在恍惚中悄然而至,心中不免忐忑而茫然。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悠久的历史,古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据说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而在我们陕西,讲究的是吃腊八面。我的老家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段子: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所以,老家的老辈人把腊八节的“腊八面”看的很重要,也有许多习俗:“腊八腊八气死阿家”,刚过门的新媳妇,腊八节绝对不能回娘家;有出远门的,炒好的臊子一定得留到他们回来。
“谁家腊八面吃的早,谁家的麦子就收成好”。所以,过腊八的前一天晚,家里的主妇们,就开始准备腊八面的臊子。那时的生活贫穷,臊子里不可能像今天有木耳、黄花菜、香菇干、肉丁、这么丰富,主妇们常常在刀功及色香味上讲究完美:白萝卜、红萝卜切成大小一样的萝卜丁,豆腐丁要比萝卜丁小点,干芫荽、葱、蒜苗也切成大小一样,泡好的粉条切成两截,所有的噪子料分放在一个搪瓷盆里,主妇们看着搪瓷盆里红,黄,白 、绿一小堆一小堆的佐料,眉毛里都是笑。这时主妇们往往会凑近瓷盆,仔细地审视,从最上面拿出切大了的萝卜丁,豆腐丁,葱蒜丁,小心翼翼地切去大的部分,重新放回盆里,然后再抓一大把黄豆泡好,收拾停当,这才心满意足上了炕。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家人们还在梦乡,勤劳的主妇们就起来了。厨房窗户透出的煤油灯朦胧的光,在寂静寒冷的北方农村,显得格外温暖、有味。主妇们洗净双手,麻利地挽起袖子,舀些白面在大瓷盆里,然后用温水调和成雪花状,揉成团,用一条干净的湿抹布盖上饧面。约莫一小时后,再把饧好的面团反复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准备擀。
擀面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我的母亲是村里的擀面高手。她先把揉得光滑的面团用双手一摁,摁成中间高周围偏低样,用擀杖擀几下,然后再把擀开的面团卷进擀杖里,如此反复,就成了极为标准,均称的圆形。接着母亲撒上玉米面,把面折叠成四层,擀杖放在折叠好的面上,左手轻轻摁住,然后用刀切成像韭菜叶宽窄的面条,母亲提起一边轻轻一抖,面条便自然散开。接下来烧一锅水,把泡好的黄豆放锅里煮得差不多熟,再放淘好的小米煮会,接着下面条,最后把炒好的臊子倒进锅里,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成了。
在那个红薯吃得人胃都发酸的年月里,能吃上这样的面,是极奢侈的。然而拮据的生活并没有让母亲有丝毫的怨言,母亲用仅有的东西把日子过得精致、温馨、有劲儿:圆而小巧的麸子馍、两面金黄的玉米塔塔、薄厚匀称的红薯凉皮、红薯面饺子……让我的童年富足,愉悦。
02
这时,主妇们左手拿起勺子,右手拿筷子,迅捷地把腊八面盛在早已洗干净摆放在案板上的碗里。此时,家人并不急着吃。我们当地有一种习俗,叫做“米面全村散”:端来木盘,把盛好的腊八面一一摆放在木盘中,然后一家一家的送。有时,刚好遇上人家的腊八面也正出锅,主人家便把端来的面倒在自家碗里,再盛上自己家的腊八面放回木盘。村邻们笑着打招呼,孩子们跟在大人身后,蹦蹦跳跳穿梭在巷子中,蹲在门口端着老碗的大老爷们,高高挑起一筷子长长的面条,很大声呼哧呼哧的吃着,似乎在炫耀自家女人的能干……巷子里溢满的面香味,在欢声笑语中飘进了每户人家。一年的辛苦、邻里间小小的磕碰,都在这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面里悄然逝去。
关于用木盘端腊八面送村人的情景,我一点印象都没有。能记起的,只是我一碗碗的端于自家人及左右邻舍。之所以自告奋勇承担端送的这个活计,我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不喜欢吃有米的腊八面,也不吃臊子里有干芫荽的腊八面,更我不喜欢切得宽还不均称的腊八面。我会在端送过程中,瞅准符合我口味的腊八面的人家,等到他们回送时,便不漏声色接过放在锅台最里面,以示这碗面我已占好。等端送任务完成后,我就美滋滋地吃起来。成家后,也曾用心做过腊八面,却始终再吃不出儿时那种欢畅和香味……
要端送的人家里,秋珠婶家是必须的,她和母亲的关系最好。秋珠婶家算是村里吃公家饭的人。秋珠婶的公公在一个学校做饭,后来时间长了转了正。秋珠婶个儿不高,有点胖,人极憨善,却不善女工。母亲的女工是村子里最好的,尤其织得一手好布,母亲给村子里几乎每家都织过布。特别挑剔的秋婶,一家人一年四季的穿戴都要母亲打理,秋珠婶也常送些公公带回的“汤汤水水”,母亲却总是婉拒或是实在推托不掉留下一点,等秋珠婶走后,母亲把口水在嘴里打过几个转的我搂在怀里说:娃呀,指邻邻靠亲亲,不如自己活勤勤。我娃好好念书,以后啥都会有的。
母亲整日里忙碌,没有出过远门,那时的我最远也只到过兴镇,然而母亲的话却让小小的我,看到了一个辽远、富有、美丽的世界;母亲说这话时坚定的眼神,给了我这一生中不可替代的坚和温暖。如今,我的日子满足而愉悦,常常也会接了母亲来住。有一年先生的同学来家,打趣问妈妈,留了多少金元宝给你女儿。母亲说,穷日子,哪有什么金元宝!我供她念成书,就是给了她一辈子的金元宝。
03
早上八九点,腊八面已经吃过了。主妇们把剩下的腊八面—碗碗盛好,就结伴上腊八会购置年货了。那时,腊八会设在兴镇,据老人们讲,兴镇,原名“旗仕坊”,因在清乾隆年间,就以盛产优质白纸而称为“精纸坊”,后因生意兴隆,而取名“兴市镇”。那时的兴镇名气可大啦,堪称全国四大镇。在镇的方圆分布着数不清的造纸和烟花爆竹作坊,这一类产品远销到整个大西北直至海外。那时腊八会是极盛大,其时间之长(一直持续到年三十),规模之大(兴镇周边的客栈住满了人),母亲至今提起还赞叹不绝。母亲说,由于人多,所以北山上的人带着半山区的柿子、柿饼、山杏、核桃、怪枣、软枣,驾着骡马,就住在了我们村。从西安来的大戏,从早唱到晚。
我的舅舅,是个笼匠,手艺极高。每逢腊八会,舅舅总会拿上家具去摆摊,摆摊回来每次都要带东西给我们。有年,母亲上腊八会,丢了三十元钱。那时三十元,算是一个天文数,它是一大家人的过年钱,母亲自然是伤心不已。舅舅知道了,那晚没有回家,而是带我去看戏。看戏前,舅舅带我去了商店,给我扯了花布,还给母亲扯了条裤子布,给我买了糖葫芦吃,又给了我三元钱。看得旁边的小孩直流口水,一旁的大人也夸说这孩子真有福气。舅舅其实并不是亲的,是我当保长的亲舅舅被人暗害后,贤惠的妗子不忍弃外公外婆于不顾,招上门的。母亲常说,你舅舅真是亲。每每舅舅到我村修笼,就不收一分钱,为的是村里人关照母亲和我们兄妹……
如今,腊八节已成为形式,然而,儿时记忆里的腊八节,端着碗走邻串舍时,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质朴、亲切和欢乐,却是今天腊八节中所没有的。
又是一年腊八节,我和母亲围坐在火炉旁。我轻轻抚摸着母亲枯瘦如柴的双手,不觉潸然泪下。朦胧中可见的,依旧是母亲和蔼坚强的眼神、舅舅温暖的笑容,父亲端着碗蹲在门口石墩上的身影,耳边萦绕的依然是一大家人及村邻们的欢声笑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梁小玲,中文系毕业,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协会员。工作之余,喜随心随性书写生活,文字舒畅、细腻,温婉、耐看。凡人小事,经她点染便如香茗漫盏,暗香沁鼻。有文散见于网络平台、《陕西老年报》《东方散文》《西南作家》《大东方》《燕京诗刊》《渭南日报》《蒲城文学》。《老纺车》获微型文艺“中华杯美文大赛”一等奖。《有空就多叫声娘》获“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大奖赛”优秀奖。《父母的心》获“海河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二等奖,《追随三叔,仰望楼观》获首届“曲江楼观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禹艳芬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