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为什么,我开律所不赚钱?
这些年,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得好不好?跟历史上的自身纵相比,当然好!但是,与其他行业横向比较呢,不够好!
私有制经济为什么会有强大的活力?是产权归属!那律所呢?几个问题,都要把我们问住:
律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资产属于谁?这些资产可以继承吗?
当你的投入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你会用自己的钱加大对律所的投入吗?你会不会担心,自己的投入,会给其他没有出钱的人带来额外的收益?
如果,这个体制决定了你无法像企业那样大量的投入,那有什么理由期待他会有大的发展?
一
开律所挣钱吗?
这个是一个很讨人厌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律所主任,都会说开律所肯定不挣钱,自己也不指望律所本身挣钱。
这种逻辑,在企业界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设立一个机构不挣钱,那你设立这个机构做什么?而且,开律所不挣钱,你会加大对律所投入吗?
大部分律所主任的投入是购买房产,然后出租给律所使用,并将这种方式称之为:对律所的投入!这不过是自己资产的配置方式而已,跟律所无关。
为什么不愿意投入呢?或者,为什么不能指望律所挣钱呢?现有的体制阻止了我们对律所投入的欲望:我们的付出无法以资本的形式沉淀下来。
也就是说,我们对律所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变成一个产权不明的东西。所以,你看,律所合伙人开会谈分工,谈投入,到最后,都不了了之。核心就是如何界定这个投资带来的回报归属?这也为什么律所都不愿意在人才培养上,花大钱!
现有的体系是什么情况?产权与经营权无法分开,混在了一起!不管你是律所主任也好,律所合伙人也好,你必须不停地工作,才能保持你现有的收益:
你既不能像股东那样享受投资带来的稳定预期,也不能像经营者一样,获得经营带来的股权激励和业绩奖励——最后,你既不像股东也不像经营者,你还是一个手工业者的律师。
二
律所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什么?
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中美律所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美国律所是以机构的形式去介入产业链,成为整个产业很重要的一环,而中国律所是以律师个人介入零星的产业服务。
对中国律所而言,最大的也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律师本身。人才的争夺,对于中国律所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今天看起来的大所发展,核心就是人才的争夺战,而不是市场的抢夺战。比如,我要想抢PPP市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其他所做PPP市场厉害的律师,招募过来,这样不仅仅他带来了团队,还带来了资源。
在现有的垄断现状下,律所的数量有限,市场的需求无限,意味着:谁有更多的律师,谁就能在市场中获胜。人才是律所竞争最最最关键的要素!!!
三
垄断之殇
你想搞烂一个行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处于垄断行业。然后,富了一些人,坑了一个行业。
这些年,大所的发展,是垄断而带来的好处:大所的品牌好,人多,就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人才越多,不管这个体系如果落后,对比其他所而言,还是很有优势。
但垄断没有坏处?垄断的行业现状,赋予了律师额外的价值,大家都去抢,他自然也会飘起来,就意味着: 你很难形成一个很好的人才分工体系。
不抢夺人才,自己培养吧!但是你辛苦带出来的骨干,他的努力也无法通过资本的形式沉淀。时间一长,你说他走还是留呢?自立门户的收益,还是比跟着你继续要大。
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大所把控的律协体系,为什么会对律师的限制越来越严苛了吗?核心,就是他们希望通过改变规则的方式,再形成对新律师的控制权——但,这注定是徒劳!
也就是说,律师事务所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律所的业务团队会不断地分化,很多人不仅很难形成一个聚合效应,形成了无数的类型相似的小团队,而不是一个良好的分工体系,结果呢?会越来越无效率。
这是一个奇怪的年代:
做律师,越来越有价值,
作为律师执业的机构却越来越无收益。
为什么会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的想法?
为什么有一些人开律所很挣钱,
而有一些人,还沉陷管理的泥沼?
一个人思考,不如众人来讨论:
欢迎大家在留意区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