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字实录总结:上海律界情怀女王,是如何一步步缔造埃孚欧帝国的

张颖 同人法律
2024-08-26


最近风很大的新商业女律师

会是我们未来的机会吗


带着这番思考,2020/08/06

又一个稀松平常的周四


我们来到了「女律师人物访谈」第五站

埃孚欧律所的主任办公室


看看圈内口中的这位上海女律师代表

是如何一步步缔造FO帝国的

又何以成就顶级财富律师的荣光


言归正传,接下来,

等待你的是一份万字采访实录

内容大抵能够解决你的无数个问号:


  • 如何绕过执业之初的阵痛期?

  • 女律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

  • 律师出圈合理性可行性在哪?

  • 一线大律师压力太大怎么办?


  • 如何从律所文化基因中受益?

  • 法商在财富管理中有何价值?

  • 律师创办其他公司算创业吗?

  • 转型试错成本太高如何解决?


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是她那:


  • 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

  •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 律涯的增长第二曲线


希望情怀女王谭芳律师

面对时代机遇和转型大势的覃思善断

对法律信仰的浪漫,和对人类苦难的悲悯

能够为你带来些许灵感和勇气


干货信息量太大

于情于理都值得反复玩味

那还是老规矩,先键右上角收藏





我是女律师



谭芳



不给人生设限



不断追求新知



常怀爱与悲悯















 【 小编按 】


很难想象一个温柔女律师,把自己活成了侠客。还能够恰到好处的结合军人的正义感,和媒体人的网感。


比专业,她成就了顶级财富律师的荣光 ;拼头脑,她开创了财管法商思维的概念。也难怪谭芳律师会被圈内公认为上海女律师的代表  


若论起她与这十里洋场烟花地的契合之处,恒河沙数。在风云际会的上海滩,身着紫色西服套装,万人演讲。


吴侬软语中,高效又闲逸,人文又现实,讲究又通透。任务太难了,就做七步拆解,日子太苦了,就尝两口甜点  。


在过去四年里,埃孚欧竟然默默攒足了三十万用户,二十五个校友会遍布全球。


创立两年半的律所,如今已是群英荟萃,成为国内家族财富规划的领航者。


在三十而已的年纪,她巧妙避开阵痛期,完成从法官到律师的华丽转身。


甚至能把千禧年代过出互联网时代的感觉,自建网站,写专栏,在线答题,做品牌。


这种没有太多心机,但每件事总能踩到点子上的转型先锋,真的很让人羡慕。


大家几乎是用感叹句的形态问到:“一个人的一生,究竟怎样才能活成螺旋上升的状态…”


在谭芳律师的身上,我找到了这般令人向往的正向循环。殊不知,这意味着每一步都要全力以赴,每一天都要折腾不止。


“爱折腾”是她的亲口自述,即便前方无路,射手也要开创出一条路来。


的确,当诗人是她的儿时梦想,至今仍是骨子里充满浪漫的理性法律人。她想要正本清源,不允许法律被误读,也想要天下无讼,家族传承。


她是妇女权益的守护者,是反家暴的呐喊者,是法律信仰的布道者。对于未来,她说:“我们可以,也应当更专业、更客观、更担当、更创新。”






1


27年来,您坚守诉讼一线,从法官到律师,从个人到团队,用将近20年的经验与敏锐判断,成就了顶级财富律师的荣光。


2004年组建家事律师团队,2012年转型为财富管理团队,2015年创设埃孚欧学院,2017年推出FO学院APP,2018年成立埃孚欧律所,2019年建立FO律师联盟,2020年更是提出了FO生态圈的宏愿。


盘点这些星罗密布的里程碑,有人说您“执业以来的每个转型与进阶都先人一步”,这个评价准确吗?


这背后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您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还是后天培养练就的?







不敢说自己对于法律服务市场和律师行业转型的嗅觉总能先人一步,因为并不存在可复制的成功模板,也未必能在最开始就识别出有效市场。


很多东西只能边摸索边实践,从而不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只能说现在回过头看,当初迈出的这几步都算是踩到了点上。


的确,每次转型跟我天生的个性也有不少关系。射手座是出了名的爱折腾,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比较天马行空,不愿受到太多束缚,即便生活是一潭死水,也要折腾出浪花来。


作为典型射手座,我也是这么一个不折腾不舒服斯基,每当自己的工作状态进入到一个舒适圈,就会想再折腾一个新东西出来。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这个“折腾”,绝不是脚踩西瓜皮式的折腾,恰恰相反,只有经过了慎重思考和充分论证,我才有足够的底气去做那些事。


对于个人的决定,也许没必要想太多,但作为团队领导者,每个重大决定都值得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抓好顶层设计是我们去落实任务的重要前提。


“转型”一词,听上去似乎只关乎新锐,与老派势不两立。然而,在我多番转型的过程中,过来人的一些经验让我受益良多。





事实上,2004年组建家事团队的这个想法,就萌生于美国律师的一些文章、专著。从他们的文字里,我了解到国外很多大明星、大家族的离婚案件都交由专业的离婚律师来处理,离婚律师这个业务领域已经在西方被培育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


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我们不但没有专业的离婚律师,而且被认为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当时很多律师都不屑于接手离婚诉讼的案子。


正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新世纪伊始,告别世纪末的束缚,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国人的离婚率逐年增高,中国的离婚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那一刻起,我认定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离婚夫妇是需要专业的离婚律师的,于是我们当机立断,组建了离婚律师团队,三年后改为家事律师团队。



2

 慧


一直以来,埃孚欧学院都在用“法商”定义埃孚欧的信条。


从2015年第一次在财富管理界提出法商概念至今,您对“法商”的理解在过去的5年里发生过变化吗? 在“法商”之外,埃孚欧学院还有其他的关键词吗? 


近年来,法商思维也逐渐开始为法律人所热议。

作为财富管理“法商思维”概念的开创者,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动向的呢?





2015年11月我在财富管理界首次提出“法商”理念至今,我对它的定义不曾改变,法商思维、法商智慧和法商技巧共同构筑了它的内核。


根植于内心的法商思维,这是第一个维度,它预示着个体对法律的信仰和意识程度。第二个维度是法商智慧,它表明了个体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层次。大多数人对“法商”的理解似乎也都停留于此,认为它就像是情商、智商、财商般的存在,却忘了“法商”还有第三个维度:法商技巧。对法律的评价和运用能力,是我们作为法律人有能力去规划底层架构的根基,更是每一个普通人提升法商真正的目的。 


说到埃孚欧学院,“法商”只是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FO”应该排在首位。FO,Family Office,中文谐音埃孚欧。


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刻上了家族办公室的基因和烙印。在此之前,中国也没有哪一家律师事务所或者哪个学院专注于为家庭(家族)提供法律服务。“FO”和“法商”作为埃孚欧的发展要义,是经过了我们的充分讨论和论证的,将贯穿整个埃孚欧的整个生命历程。 


早在5年前创办埃孚欧学院那会儿,我们便深知自己要做的绝不只是简单的法律教育。因为非法律人士往往陷入一种定势思维:我不打官司,所以不用学法律。对财富管理从业者而言,亦是如此。毕竟人对学习是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和抗拒的,如果不存在领证书、拿学位这种强烈的目的导向,让一个外行天天来学法律,着实难受。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说自己仅仅是做法律教育或者法律培训的话,因为没有动因大家可能会难以接受。那么,我们就需要创设一个动因,或者说找到一个市场乐于接受的说法。





在财富管理行业,有个词特别经典,叫做“财商”,受此启发,于是我们在财富管理界开创性地提出了“法商”一词。


当然这个词也不是我们发明的,百度词条显示它是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然而它对“法商”概念的理解尚不全面,仍停留于法商融合这个层次,我觉得“法商”一词应该更多地指向思维和运用层面。


其实在以往的财富管理行业里,法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之所以提出“法商”概念,是因为在缺乏法商思维的情况下,贸然对财富管理进行界定和规划,很多东西就会沦为空中楼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埃孚欧在财富管理行业是有一定建树的,将整个法律体系作为财富管理之中最底层的思维逻辑,引导从业者去培养自己的法商思维,为客户进行财富管理时恪守法律底线。


不论是保险、信托,还是投资、理财,这些财富管理工具都需要以法律作为底层逻辑。客户的任何资产来源、投资渠道亦是如此,都需要以法商作为合规性的底层架构。 


实践也证明,我们当初的思路是合乎时代潮流、顺应市场需求的,能够让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真正从底层开始重视法商。


“法商”这个词也逐渐在财富管理界流行了起来,2017年掀起的法商学习热潮至今仍未散去,这些与我们埃孚欧学院自成立以来的推广都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成就感,也让我对当初选择的这条路更加坚定,坚信这个行业的未来更有希望。 



3

 商


您曾在2019年的一篇行业人物报道里澄清,对自己的定位是专业律师,而非社会活动家。


但在今年3月上海市律协举办的“大咖云客厅”直播活动,您以一名律师的万人“演唱会”来描绘执业生涯的心动一刻,倡导大家“想象法律人的另一种可能”。


做一名勤于业务精于专业的律师,与实现法律人的更多可能性,您是如何权衡二者的呢? 


您一方面构筑FO生态圈、教育市场如何进行财富管理,另一方面操持着律所的大小事务、为律师和金融从业者开讲座办培训,会觉得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律界的“新商业女性”吗?


在法和商的左右手互搏中,您是如何突破律师偏于保守、注重风控的既有思维模式的?您在不断绘制“增长第二曲线”的过程中,会对试错成本有所顾虑吗?





其实,我始终没有将创办埃孚欧的这个举动视为一次新的创业,也不是特别认同外界为我贴上“创业者”这个标签。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不同于传统律师所做的事情,这整个过程,也只是我作为一名专业律师,在面对市场发展和行业转型时做的一些创新而已。


我们也只是在尽一己之力,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律师的社会价值,按照现在最流行的说法,这叫“出圈”。我们的第一个出圈,出到了金融圈,在财富管理领域打造一个生态圈,发掘新业态的发展空间。第二个出圈,就是在社会圈,增强律师群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不止于深耕法律行业。


至于法律人的这种惯性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中形塑出来的。对于这种保守谨慎的风格,我们不能断然作出好坏与否的结论。在帮助客户规避风险或者出具法律意见时,我们确实也应当偏向保守。但对于自己能够接受的后果,若能够做好风险控制,不妨大胆尝试。


也许从法律人的视角来看,我们是走在前沿的行业先锋。但从市场和投资的眼光来看,我们还是走得相对保守,期间错失了很多市场机会。这可能将我们法律人与天生的冒险家、勇敢的企业家区别开来的点。





也有人问我,埃孚欧为什么要涉足法律科技和数字转型、法律教育和律师营销、法律实践和异业合作,为什么敢去做这么多的事情。因为,就算这些都错了,我们也还有后路。我们所有的折腾,并不是不计后果,而是预留了足够的后路,让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大胆试错。


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一定会有试错,试错就免不了失败。所幸我们做好了前期规划和战略布局,在这盘大棋中,会有其他部门团队负责持续“造血”。我们之所以2018年才创立埃孚欧律师事务所,是因为花了3年的时间来蕴积力量,一方面是人才和市场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是资金的储备,这些为我们后期绘制“第二曲线”的大胆创新,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说实话,这几年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只不过回过头从大环境来看,有些错误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这种试错是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如果没有之前的试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一些成就。所以,对我们来说,有了事前的评估考量,便能接受所谓的试错成本。



4

 律


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业务,似乎成了这几年的行业热词,律师事务所、相关金融机构和税务筹划机构纷纷瞄准了这个市场。


实际上,在2014年初,中国家族办公室早就开始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伴随着新形势下市场的日趋成熟、财富管理定位与逻辑的转变、财富管理舞台的重构,您作为作为行业元老级人物,认为当代财富管理与传承律师需要满足哪些新要求呢?






我的第一条建议是,前期不必着急踏入财富管理领域,首先要有5年诉讼经验的积累。这里所说的诉讼经验,并不一定囿于家事诉讼,合同纠纷、公司法务的相关诉讼经验都可以。


财富管理看上去只是一件未雨绸缪、规划先行的工作,但诉讼经验在其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建立风险控制之意识,察觉未来可能的矛盾冲突和法律漏洞,更有利于站在客户的立场上统筹全局,熟练应用谈判技巧还能使我们尽快进入规划氛围。


这就说到了第二条建议,具备一定的调解能力。诉讼固然能锻炼我们的调解能力,但我觉得诉讼律师似乎更多时候给人感觉比较咄咄逼人,而财富管理律师需要有很好的亲和力和同理心。


不同于诉讼中两方对抗的格局,财富管理业务通常是不存在己方和对方的,往往只涉及客户家族这一方。未来如何赢得家族其他成员的信任,如何获得家办其他专业人士的认可,才是真正考验我们调解和谈判能力的关键点,而这也是我们要格外留心去提升的技能。


至于第三条建议,还是要回到律师的本职工作,自身专业素质要过硬。未来的家办服务会日趋精细化,市场期待的并非万精油律师,而是某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专攻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


此外,如何为客户的长远利益着想,而不仅仅是关注眼前利益来做规划,这也要求我们律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经验。


当然,无论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都是最重要的。这个圈子,说大也不大。一旦律师信誉和职业操守出现问题,被列入某家私行的黑名单,可能很快就会被排除在整个私人银行体系之外,甚至保险和信托的圈子也会颇有微词,这些会为之后再踏入这个行业带来极大阻碍。律师如何看待个人的专业性,如何恪守职业的道德底线,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5

 律


从法官到律师的转型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契机?

11年法官工作经历,使您深谙司法裁判中的法官思维及庭审之道,这一点也使您在后期的律师执业中受益匪浅。


如果没有那段经历,而是毕业后直接做了律师,您还会选择家事领域和家族财富管理吗? 


作为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您一直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普法活动;作为全国律协婚姻家庭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您为大家解读民法典如何为婚姻中的女性权益保护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作为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副会长,您促成中国律师界第一个妇联组织,并组建“反家暴法”讲师团……


参与这一系列为妇女赋权发声的活动,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司法权是一种被动的公权力,是中立的第三方,这个属性决定了法官其实是很被动的裁判者,而且时时刻刻要谨言慎行。


出身军人家庭的我,有着天性生就的正义感,对弱势群体有着天生的悲悯之心,尤其是在办案时看到女性对法律的惫懒无知,有些合法权益已经无法得到保护和救济,身为法官只能居中裁判却无能为力。


然而,当角色发生转变,律师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当事人,主动帮助那些想去帮助的人。思来想去,我觉得自己的性格还是更适合做律师。而且,也恰恰是那个时候,我想好了要去做一位家事律师,能够更好地去帮助女性,于是义无反顾加入到律师的行列。


从法官到律师,前前后后也酝酿了3年。在这段说长不长的过渡期里,我做了不少考察调研和准备工作。的确,从体制内跳出来做律师的同行不在少数,刚出来那会儿角色变化所遭遇的挫败感更是兵家常事。


值得庆幸的是,我并未经历没案源收入低的阵痛期,这得益于我很早就创办了“上海离婚律师网”,在自己的官网上提供在线咨询、线上答疑等服务,同时撰写了大量的律师手记。


按照现在的说法,我从那时起就开始做品牌了。而那一年,2004年,Windows XP发布的第3个年头,中国还在透视互联网刚刚开启e时代。







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我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女性群体,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家事案件中的女性当事人,对女性权益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因为,我始终认为,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女性的贡献和付出是更多的,我真的很希望能够帮助到她们。


在《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前,我就参与了各级妇联、人大、法学会组织的立法调研工作,并以政协委员的名义撰写相关提案。


该法颁布后,我又以巾帼律师志愿团团长的身份,组建了“反家暴法”讲师团,讲师团遍布上海的各个角落,甚至把根扎进了崇明的街道社区。


这也让上海妇联以及社会各界充分感受到,女律师在妇女维权的过程中可以有很多主动作为的可能,而不仅仅是接待法援咨询和办理法援案件这种被动的事后救济。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对于“律师在执业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能将自身专业价值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团体的工作,能在妇联这个平台之上积极作为,真正有社会的担当,为更广泛的女性群体发声。







现在的我,是徐汇区人大代表,是上海市妇联执委,也是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浮名本身并无意义,但有了这些身份加持,在女性权益受到侵害的热点事件发生时,我有了更强的动力和更大的能量去为女性维权事业发光发热。



6

 耀


作为顶级财富律师,您的头上确实顶着“业界明星”的光环,会有一种偶像包袱吗?


作为埃孚欧的灵魂人物,您在无形之中成就了克里斯玛型权威,时刻散发着女性领导者特有的魅力,挺拔又温柔,锐利又宽厚,美的不露锋芒。


有没有想过自己功成名、全身而退的那一天?或者说没了自己的埃孚欧会是什么样子? 


伴随时下中国内地New Money的日益激增,家族办公室作为舶来品快速崛起。您认为家族办公室更明亮的未来,会是怎样一番图景?







律师,首先是一名法律专业人士。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明星,这个“业界明星”也仅仅只是法律评级机构的一项荣誉而已,我并未当真。我认为我和其他律师一样,都是普通人,当然也不存在所谓的偶像包袱。


尤其是我们经常出席一些平台或机构的客户交流活动,甚至出席超高净值客户的家族论坛,如果在这种场合将自己定义为明星,出场时前呼后拥、珠光宝气,讲台上锋芒毕露、自我炫耀,个性张扬,那么就失去了作为法律服务者的专业和内敛的独有特质,遑论这个行为本身就悖离了我们的专业立场。


我们是埃孚欧律师事务所,而不是谭芳律师事务所,我希望有一天,即便没有我,埃孚欧也可以正常运转下去,而且发扬光大。


也许它在前期仍需要领导魅力的指引,但是我始终坚信,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趋于稳定时,会渐渐生长出它的独特文化和制度优势,未来发展方向和长期短目标也会日渐明晰。


我相信砥砺奋进的埃孚欧未来可期,就算自己离开了,也会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律师,在这里收获前所未有的价值和机会,带着埃孚欧的文化基因成长起来。 


埃孚欧的第一个基因是创新,是去服务家办的,而本身并不是家办,是以埃孚欧律师事务所为核心的法商教育平台和法律服务提供者,这种业态对于我们国内的律所运营模式而言几乎是崭新的。


第二个基因是担当,担当我们作为律师的职业责任,也担当我们律师在行业和社会的责任。 


埃孚欧在追求专业高度之余,还提出了更客观的自我要求。这是因为,在为某些机构为它们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中,出于长期合作的机会或利益的驱动,有少数律师甚至沦为产品营销的工具。


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站在更客观、更独立的立场提供法律服务,应当遵循专业性和中立性的基本原则,在立足专业的基础之上力求客观。 


而这些,也被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埃孚欧的价值观:更专业、更客观、更担当、更创新,为客户、员工和商业伙伴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和机会。希望埃孚欧价值取向中的这“四更”,不仅为财富管理律师,还能为中国家族办公室更明亮的未来作出注脚。



7

 梦


您将“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亮灯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行业传承为己任。在传道授业的路上,您“甘愿做一盏为人照亮的指路明灯”。


作为东方大律师和业界明星律师,您能否为我们的年轻女律师们指条明路:较之男律师,女律师可以怎样更好地利用优势资源,找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呢? 


您也曾坦言自己,“更希望年轻律师能燃亮自己的梦想之灯”。梦想,对律师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法律信仰吗?它是初心情怀吗? 






女律师通常更细腻,更有同理心,更乐意付出。尤其是做财富管理的律师,不仅设计家族信托、起草家族宪章,还需要处理与家族成员的谈判事务,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家族成员有更多的了解,对家族关系有更深的理解,而我们女律师有很强的同理心和利他心,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相对突出。 


有的客户甚至会因为男律师在场而有所保留,小心翼翼提出“谭律师,我能不能单独和你谈”,但如果我是带着女律师或女律助去谈话,好像从来不曾有人表现出这般犹豫。


社会对于男性律师的期待,可能更多的是去解决一些看得见的冲突和争议,认为他们在进行商业谈判和出具商业法律意见时更有优势,但在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上,或者家族内部矛盾的协调上,女性则有更多的优势。


然而,对于一个从事家办法律服务的律师团队而言,男女搭配也相当重要。未来是资源整合时代,是团队合作时代,家办团队也需要考量如何发挥男女律师的性别优势。








至于律师的梦想,它有两个层面上的意涵。第一层是广义上的梦想之灯,作为一个法律人,法律信仰就是一个基础,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我们都不信仰法律,便去从事这个行业,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当然,这里所说的法律信仰,只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梦想的第二层意义,则更多的指向自身,即我们为什么来做律师。当我们中途遇到困难与挫折,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理由支撑我们坚持下去,所以有必要明确自己做律师真正的发心。 


于我而言,做律师的初心是利用自己的律师专长来帮助更多的女性,让更多的女人脱离困境,因为很多人是缺乏对法律的警醒的。


但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维护女性合法权益了,还希望有更多的家庭能够因为法律人的介入而实现无讼,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把关注点从女性转向家庭,在财富管理领域开展法商教育。


在我看来,家庭当中最核心的就是女性,如果女性能够常怀警醒之心、拥有法商智慧,家庭便会看到更多的希望。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中途也不可能没有气馁过,但因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梦想之灯,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梦想是什么,就是拼了命,你都想去实现的那个东西,你一想到就会充满力量的那个东西。


每个年轻的律师都应该想想自己为什么来做律师,先去把自己的那盏心灯点亮,如果自己没有被那簇光亮点燃,一旦碰到寒冬黑夜,难免心生转行的念头。


有些年轻人欣羡律师的多金光鲜,以为做律师就可以赚很多钱,结果入了这个行当,不幸运的一旦遭遇挫折就心灰意冷转行了,幸运者赚了钱实现了财富自由,因此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踟蹰不前。


对于灯心,对于初心,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它足以让我们找到一个支点在未来一直支撑我们走下去。


当然,我们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也有可能在中途发生一些变化,但这都没关系。笃信我们所做的这件事本身是有意义和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8

 诗


2016年,作为资深微信控的您,曾在朋友圈写下这么一段话:“流火的七月,似乎每个周末都在出行。相会旧友,结识新朋,交流思想,放空心灵。喜欢这种状态,气定,神闲。去见,去识。寻找,顿悟。”


4年过去,同样是流火七月,您的心态依然这般淡定从容而富有诗意吗? 


多年来在婚姻家事诉讼及私人财富管理领域的专业深耕,以及对客户需求、市场趋势和技术应用的灵敏嗅觉,让您成了行业的引领者。


随着您律师工作的广度、高度、深度及厚度不断加大,如今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当下的这种心境和步调,是您的理想状态了吗? 







我的心态一直都挺年轻的,我是重度的甜品爱好者,不顺心时吃点甜品,分泌一点多巴胺就好了。人生太短,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过的生活是什么,并为之努力,简单而快乐。


就我个人而言,并没有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不妨把目标定得长远一些,再把它分解为多个阶段,就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若是阶段性的打怪任务完成了,便小小的庆祝或奖励一下,再进入下一阶段继续打怪继续升级。


很多人觉得气馁,正是因为目标定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如果能在树立长期目标的同时,制定短期目标,并将其拆解为若干小目标,可能就会更有成就感。 


其实,我在任何阶段对自己的状态都挺满意的。即便是刚开始做律师那会儿,我已经30多岁了,好多同学已是某个领域的大律师,自己却是万里长征刚起步,难免会有心理落差。


但我清楚这个过程是必须要去经历的,自己现在所经历的他们以前也都经历过。不必急躁,更不必气馁,在明确大方向之后,只需要捋清每个阶段的小目标。 


我每年都会做计划,也有月计划,再细致到每周计划。很多时候,它们也不能全部完成,不论是出于客观条件限制,还是由于主观方面懈怠,但正是因为没能如期完成,下一阶段便会更努力一点,想尽办法实现计划。这也就要求我们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定期进行自我反省,同时保持复盘的习惯。 


如果说,埃孚欧还有什么文化基因的话,那就是复盘。我们从创办之初就十分强调复盘,从办理案件到项目管理,从合伙人到律师,从客户到学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复盘。


哪怕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做完了,我们的习惯不是马上去庆祝,而是共同先复盘,这件事情为什么会成功,有哪些经验要萃取,哪些环节要改进,是否还能做得更好。









Q&A

家事律师在代理案件时,性别因素影响大吗?


个人觉得这里不存在女性或者男性律师适合与否的问题,我认为都适合,只要你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不存在一种风格能得到各类当事人的青睐,你的风格也许适合某一类型的客户群体,但别指望一个律师或者一个人能够被所有的市场接受。事实上,你自己的定位和风格是什么样的,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客户群体。 


在我看来,大部分女性在离婚时,更愿意找一个女律师来代理,我的大部分客户也都是女性。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更了解她的心路历程,因为很多女性在离婚时是犹豫不决的,或者说在离婚的过程中,她们会不断审视这个决定是否正确,需要律师为其赋能,并提供一些分析的视角、决断的勇气和参考的建议。


女律师具有难以想象的耐力和韧性,柔和的处事方式和工作态度反而让我们在为客户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


第二,就谈判成功的可能性而言,代理律师往往需要代表当事人与其配偶进行谈判和沟通协调,此时女性律师的优势便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对方不同意离婚的情形下,如果是男性律师代表女客户去谈判,可能会出现一种敌对状态。这种情况下的异性代理,甚至有可能招致一些没必要的猜测。


受制于这些社会因素,做家事业务的男性律师,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容易快速进入谈判环节。 


第三,从对孩子的影响角度来看,离婚案件很多时候都绕不开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对于那些当事人双方存在抚养权异议的案件,法官可能还要向八周岁以上的儿童征求意见,此时女律师可能需要提前与孩子进行沟通。


而我们的女性律师,天然会有一种母性的温柔特质,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更有亲和力,更懂得如何减轻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


这些都是女性律师在处理家事案件方面的优势。





Q&A

您对网红律师有何看法?律师的影响力如何出圈?


网红律师,它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比如说想让更广泛的社会大众认识自己,我觉得这是无可厚非的,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出圈的律师有些也确实做的很好。


我目前也在探索用短视频的方式打造个人IP,但这跟我从事的财富管理律师业务是两回事。抖音这种平台上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我对自己的定位既不是一名网红也不是一个明星,而是一位公益普法律师,我希望呈现的是一个专业律师形象。


《民法典》出台之后,作为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之一,我现在的工作重心放在民法典的宣讲上,因此短视频的内容也更多聚焦在民法典上。 


对于网红律师或者希望成为网红的律师,我想每个人首先要清晰地定位自己,想清楚自己究竟想通过平台打造一个有律师身份的网红?还是一个顶着网红光环的律师?


如果仅仅只是想成为一个网红,那么不必刻意标注自己的律师身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才艺,靠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才艺获得粉丝流量,打造个人IP,未来靠网红带货或其他方式变现。


如果希望打造成一名顶着网红光环的律师,那应该更多展示律师的专业度,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危言耸听。






微博也好,其他网络平台也罢,我的自我定位很清晰,我想要塑造的不是谭芳本人,而是谭芳律师这个社会角色,我希望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上所有的言行没有为这个律师行业抹黑,而且能够为它加分。


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些网络平台当做朋友圈,也不喜欢过多的暴露个人隐私和兴趣爱好,而是以一名律师的身份去传递法律人的专业、温暖和悲悯之心。 





关于新商业女律师,还想了解




关于女律师人物专访,还想看她




关于女性律师职业发展,还好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人法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