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齿编辑部元旦快电

黑齿编辑部 黑齿杂志 2022-05-23



编辑部快电



“编辑部快电”发送来自《黑齿》杂志编辑的月度推荐,阅读、观看和聆听来自艺术文化世界的多元内容。



上海-陈玺安

 

《箭厂空间五年书》



用什么来结束2020年?我想说,我参与编辑的《箭厂空间五年书》付梓了。作为北京最老资格的独立空间,箭厂在去年底无预警关闭。不过,这本书的编辑过程并不沮丧。一些新的知识在产生,箭厂的艺术家们,大家不约而同都谈到:结束之后还有事情在发生。这见解完全是幽灵学式的,告诉我们,事情的强度在表面上结束后都还能被挖掘。    


2008年,在热潮中一向维持庙堂尺度的艺术作品一下急冻起来。箭厂空间率先回应大型动物的灭绝——哺乳类出场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被箭厂的共同创办人姚嘉善形容为“旧商品被清空,新商品即将到来的时刻” ,她为此在2010年办了一连三天的清仓论坛,聚集多个艺术小组对此进行座谈。2021年,清仓时刻又将到来。我们拿什么来思考?    


对于一些60年代生的艺术家而言,仅有15平米展厅的箭厂空间出现在2008年,意味着让他们从当年大型装置的生产热潮中解放了出来,时空仿佛倒退穿越回90年代公寓艺术时期的北京,突然又能够做一些回应街道和生活的作品了。箭厂这样的积极案例告诉我们:现在冷冷清清的场景可能只是暂时回到80年代的胡同街道。艺术空间即使被活埋,也会化作春泥,到了时机成熟时还会卷土重来。



北京-富源


《大江大河》第一季

2018年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是几个策展人朋友在吃饭的时候推荐的,为我提供很多,去接近父母一代人的心智、勇敢和浪漫。全剧的时代背景始于1977年恢复高考,通过工人、农民、小市民、个体户、企业主、政府官员、知识分子、海归等时代先行者的沉浮起落和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铺开了一个以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变迁的四十年不可复制的辉煌历史。  

然而,正是在国营化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建设等等跌宕剧情中,一种勇敢且不惜代价的时代精神也预示了今天一个更为确切的现实:环境污染。就在不久前,一个新政策颁布: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从2020年到2060年这40年间,中国的碳排放要从每年的160亿吨降低到几乎不排放。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想,环境问题将会是未来的宏大叙事么?

纽约-顾虔凡
 
《伊凡·瑞娜:作品1961-73年》  Primary Information出版,2020年  &  
小珂×子涵《舞蹈共和》


这本再版书(原书出版于1974年)像一颗时间胶囊。黑白照片、编舞示意、脚本、书信和其他文字,都让我们得以重新体验那些转瞬即逝的舞蹈表演。也许,阅读档案资料正是体验舞蹈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如Rainer所说,“一个既定动作在发生的瞬间就消失了,它只存在于记忆之中。”  Rainer的早期表演曾被批评为好像她在街上走着。不过,这种将日常的姿态与动作挪用至舞蹈以及她对“非舞者身体”的擅用,正是艺术家的追求所在:“对技艺精湛说不”、“对使用花招诱惑观众说不”(出自她1965年的《“不”宣言》)。  另外,翻读Rainer这本书的时候,我恰巧看了一条视频关于舞者小珂的短片,非常喜欢她和广场舞大妈们的合作。
 

东京-傅麦
 
《大师和玛格丽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Mikhail Bulgakov)著
译者:迈克尔·格伦尼(Michael Glenny)Harper and Row出版,纽约


我记得读大学时就有朋友对这本小说赞不绝口,然而我却对此一头雾水。在今年夏天,当我被卡在纽约和东京之间徘徊无措的时候,在一家二手书店偶遇了这本书的平装本。我想,鉴于日本之旅意味着漫长的飞行和长达两周的落地隔离,也许这本书会是一个完美的伙伴。我对书中的内容毫无准备:苏联文人的虚荣心和变幻莫测,1930年代莫斯科的个体幻觉和群体狂乱,一只会说话的猫和他的一群地狱般的同伴所播撒的混乱......但说真的,你读之前知道得越少越好。虽然这个冲动、诡异但令人神往的故事已经被屡屡改编,我还是忍不住觉得动画会是最完美的媒介。也许会有那天吧。

 
北京-陈於建
 
《落日间 Sunset》  
播客节目 


这个播客会聊一些“游戏”的相关话题。在《游戏能否改变世界:现实主义游戏与一次社会实验》这期节目中,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从一次关注治沙和游戏创作的纪录片拍摄出发,借用“现实主义”的概念呼吁游戏设计和创作也应该植根现实土壤,关注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落日间”从游戏作为社会文化、信息工业产品、艺术形式和亚文化类型等多个层面回应了我最近对游戏诸多迟来的兴趣。又或者,它只是我为疫情期间飙升的游戏时间找到的最新借口。


北京-陈百超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 John Malkovich
1999年电影   


在一个破旧大厦的7楼和8楼中间,有一个逼仄的7层半夹层,在这里工作的人们,大多都得弯着腰、曲着身子行走。就这个压抑窒息的夹层里,则隐藏着可以成为影星约翰·马尔科维奇的秘密通道。这部于千禧年前发布的电影有着令人警醒的寓言感,虚妄离奇的故事里处处可见生活的隐喻。而只要通过通道就能成为著名影星15分钟的设定不不禁让人想到上个世纪安迪·沃霍尔著名的预言:“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如果给你这个选项:你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体验一刻钟他人的人生,你会做什么选择呢?如果用这部电影里的台词来回答的话,就是“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