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珩:美术馆空间的后续生命,关键在于馆长

ARTDBL 打边炉ARTDBL
2024-09-07
刘珩,建筑师, 出生于广州,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 Architecture & Urbanism)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博士,中国建筑学会会员,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RIBA)。



演讲:刘珩

编辑:陈颖、黄紫枫



坪山美术馆四季学术沙龙第五期——2021夏季专场“美术馆的空间变法”,从空间问题出发,围绕“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建筑的流行与弊病”“流量时代美术馆空间运营的需求和挑战”“美术馆的空间创新与能量激发”三大主题,回顾、梳理并反思在使用和运营美术馆空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启发。

演讲中,刘珩从作为建筑师的视角出发,梳理了文化生产空间的发展历史,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城市更新、空间改造及双年展等文化建筑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未来美术馆即城市”的设想。其背后,正是由于近年来城市美术馆“蓬勃”的生长态势与各大城市步入建筑“存量时代”之间存在的断层和落差,与其再在一个全新的建筑项目上投入不合理的人力物力,以求得短期收益,还不如找到更多关长久生命力、能够承担起具体权责的运营方,让文化生产空间能够与城市相互包裹着前行。

此次沙龙由坪山美术馆主办,《打边炉》策划。本文在作者发言摘录基础上经《打边炉》编辑整理,部分内容有删减,发表前经过演讲人的审校。





历经四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后,近年来,中国正逐步迈入所谓的“存量时代”里,我们作为建筑师,也越来越密切地参与到了与城市更新、空间改造及双年展等文化建筑项目当中。这些年,我先后参与了广州永庆坊、深圳大成面粉厂和浮法玻璃厂等空间的文化性改造当中,文化的生产空间作为一个回应可能性的场所,它与这个时代的互动共生,成为了空间跟文化、城市、个人、社区之间,共同包裹着的整体。

在此过程中,建筑师的身份必须与艺术家、策展人等身份组合起来,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我是一个斜杠建筑师:我的第一身份是一位在前线蓬头垢面地作战着的建筑师,偶尔客串一下艺术家或策展人;第二则是大学老师,设计研究的工作促进了我们在建筑实践上的一些突破,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当城市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元复杂,如果我们回顾文化生产空间的发展历史,会梳理出这样一条线索:最早的1.0版本是在像教堂这样的场所里,艺术的展示和空间是合二为一的;到了2.0时代,像MoMA这样现代美术馆的出现,让空间和展品形成了一定的分离,空间是固定的,而展品可以周游到全世界;3.0时代以后有了更多在地性的创作,空间则是为了适应在地性作品生长出来的;那么,4.0会是什么样的?这便是“存量时代”所要面对的问题。从1.0到4.0,空间文化生产的内容适应性在扩充,其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扩充的本质意义是其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艺术灵感与互动生产过程中迸发的能量,让能量本身最终成为社区或临时或永久的一部分。

我们(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曾经参与投标的金威啤酒厂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设计项目,就是4.0时代文化空间生产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金威啤酒厂由粤海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年建立,作为深圳第一个啤酒厂,这个紧随改革开放政策的项目对深圳有着的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现在空间改造的项目非常多,金威啤酒厂还有什么可能性?


这个竞赛项目与以往的不一样,是需要策展人和建筑师共同参与的竞赛。我非常幸运地跟犬吠工作室主持人塚本由晴先生合作了这个项目,塚本先生在策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国际经验,也对建筑行为学(Behaviorology)研究颇深。在这个项目上,塚本先生作为策展人、我和南沙原创作为建筑师,共同组队参与。对我们而言,如何联系工业遗存与日常生活、社区与人居环境以及个人与自然,构成我们这个国际双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和出发点。在这种工业化设施改造的项目面前,我们反思了“人类世”这个概念,根据哲学家阿基米德提出的“感知的关联性”,我们是否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或者把人类对自然的感知,纳入文化生产的路径?金威啤酒厂的权属方粤海集团在深圳开放改革初期承担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把国内淡水输送到香港。而金威啤酒厂的始创是与淡水输送平行的另一种生产方式。啤酒与水的关联,人类对水的依托,启发了我们以水作为主题展开这个艺术策展与空间改造设计,希望通过因地制宜、完整的艺术及建筑呈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交融的共生关系,让我们人类对自然多些敬畏。


我们了解了整个啤酒生产的关系链,除了贯穿啤酒生产整体流程的水,谷物也是啤酒生产的原材料,从接收麦芽开始,到混合、发酵和过滤,一部分水变成了金黄的啤酒,一部分则经过工艺流程后进入了废水处理站等后续的流程空间,这个复杂的过程具备了时间性。艺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也类似于啤酒的过程,人们可能只看到结果,而无法感知时间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展馆设计,把过程的感知视觉化,同步呈现文化的生产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水的可视化过程自然会产生新的文化性解读。

金威啤酒厂的工业遗存包括了发酵及之后水处理的一系列建筑,即发酵车间、废水处理站、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站,我们利用了啤酒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空间品质,从四维的空间上,全方位地重新界定了流线和空间感,正如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合作伙伴共同的态度还是顺势而为,最大程度地保留啤酒厂的各种机械设备,而不是强行去改变或者植入新东西。轻触容变也是我们对待遗产的态度,艺术需要包容弹性,不拘一格。所谓的轻触,我们在把小麦生产植入了社区的生产过程中,金色的小麦和金色的啤酒进行了感性的转换,这是类似于艺术家的一种工作方式。

过去的工业建筑,不是按照建筑师意愿,而是按照生产逻辑的必要性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是非常实际,也非常真诚的一种空间。我们在植入新的空间后,会和旧空间发生什么样的交互,也是我们面临的大课题。我们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水塔广场,麦田和水景是这个空间序列的开始,有意思的是,原来的污水处理站也被改造为展览馆的主入口与主题展览空间,与水塔广场相连,观众的参观序列是反向于之前污水处理的水的流动方向。污水站与废水站之间的沉淀池被打造成一个体验感极强的雪屋,水在这里从液态转变成固态,还原给社区,形成一个安静的场所。闹市中,能有一片为你提供反思空间的地方,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这几年希望通过社区现场的调研,推进新理念。如大成面粉厂的改造,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植入了城市农场的概念;盐田则通过社区种植的生产过程,最后落到厨房和餐桌上,这个过程和不同的艺术家、建筑师集群合作,通过多元化的空间创造出社区体验感的差异性。“城市即美术馆”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库哈斯设计所设计的时代美术馆开拓了我们对这个概念的感知。

美术馆在城市的中心地段里,它的形象与形式感往往都具有标志性,但是放到日常的社区里,我们要如何思考这种形象感呢?库哈斯先生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将艺术生产化整为零,重新植入一个日常的小区中。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空间,人们必须路过现实中的居住单元,才能到达最终加建的展示空间中。从1.0到4.0时代,美术馆的属性与开放性都没有发生过变化,美术馆的属性就在于“看”和“被看”的关系中,开放性则需要互动及相互渗透才能激发能量,而绝对不是一个封闭的、自说自话的系统。与社区互动,才能成为现实意义上的社区美术馆,当然,这些互动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开幕的时候,几百人在唯一一个通往美术馆的电梯前等待,有些人甚至要等两个小时才能到达19楼的展厅。这种艺术创作与社区生活的冲突恰恰也是库哈斯先生的一个意图,这种冲突往往会给人们另外的启示。

创新与能量的激发在于边缘的开放性,作为建筑师,我特别荣幸能够和不同的艺术家、美术馆,甚至科学家合作,打开了我们工作的维度。遗憾的是,很多双年展或美术馆的改造并不都能那么幸运,一些流产了,一些虽然建好了,却因为运营方无法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使得建筑师与艺术家的投入化为乌有。或许有一个好的、长久的馆长(运营方)能对空间后续的生命抱着责任、敬畏和使命感,而不只是对投入和短期的绩效感兴趣的话,会给美术馆生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想象中,未来的美术馆就是城市,美术馆和城市共生并存,城市与人的现代生活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果大家对城市能有适当的敬畏,对建筑空间后续生命有关爱和关怀,城市美术馆的乌托邦理想是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的。与此同时,我在意大利和佛罗伦萨时感受到城市的另外一种现实,也是一种遗憾,他们无法与现代性共生,而只存留于历史的某一个过于完美的时刻,无法开放自身,这是“城市即美术馆”另外一种极端的展示。

我希望建筑师能和那些关爱生命的馆长有更多长效合作,而不只是形成一些短期绩效,这是必须要改变的现实,否则双年展也没有必要再办,还不如选一些好馆长,转变成永久项目,这样我们纳税人的钱才能物有所值。





四季学术沙龙之夏-空间变法

刘晓都:克服空间弱点的过程,是美术馆新一轮的创造


田霏宇:UCCA空间变迁史


孙莉:我是一个“改造命”的馆长


段煜婷:建筑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感动


赵趄:什么才是美术馆人要去呵护的“大熊猫”





四季学术沙龙是坪山美术馆发起和主办、《打边炉》联合策划,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周期的常设性学术活动。该沙龙立足坪山在地文化的现实情境,强调跨学科、区域和国际对话,致力于建立坪山与全球艺术网络的互联,为地区发声,为建构坪山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助力。




换一种方式阅读打边炉

+

+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打边炉ARTDBL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