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科创板第一家为什么是它?

生菜 ET财经观察 2022-04-27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ET财经观察”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前 言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整个社会对有着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此热衷和渴求。

1999年,深交所开始筹建中国第一个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板,到2009年10月开板,完成从构想到正式建立,历经10年准备,中途多次反复。

科创板,从2018年11月5日被提出,到今年1月30日推出实施规则,只花了不到100天的时间。速度在不断刷新,3月22日,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披露;按照上市流程,最早6月份就能实现开板。

科创板+注册制,一个以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为中心的全新资本市场平台即将诞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区域的竞争即是创新的竞争。而科创板,成为了各省市摩拳擦掌、翘首以盼的“绣球”,连一向保守的山东,也卯足了劲头儿,在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中争得一席。这一次,山东不会再错失良机,否则,失去的将不再是一个十年,而是一个大时代。


唯新、唯强、唯

这样的企业才能上科创板


上交所披露的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包括晶晨半导体、睿创微纳、天奈科技、江苏北人、利元亨、宁波容百、和舰芯片、安瀚科技,武汉科前生物。

如果不出意外,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将从中诞生。各省各地政府目前都在紧张地筛选企业,按照这9家企业的标准“按图索骥”。而抛弃“唯业绩论”,不失为一条捷径。

整体而言,9家企业所处行业、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但都具备一定的科创属性,都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而不是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难以被山寨和模仿。

在对科技标准“死磕”的基础上,再强调包容度。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是否盈利并非绝对条件。

从所属产业、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各1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审核规则”要求,“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

从选择上市标准来看,6家选择“市值+净利润/收入”的第一套上市标准,3家选择“市值+收入”的第四套上市标准,9家企业预计市值平均为72.76亿元,扣除预计市值最大的1家(180亿元)后预计市值平均为59.35亿元。

从财务指标来看,9家企业中仅和舰芯片为亏损。最近一年总资产为241.94亿元,营业收入为36.94亿元,净利润为-26.02亿元。但其研发投入居首位,2018年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达3.86亿元。

其余8家盈利企业实力则不弱。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年末平均总资产为15.32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平均营业收入为10.34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平均扣税后净利润为1.64亿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各家企业平均营收增速为6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范围为5%-20%。

如果有什么启示,那就是唯新、唯强、唯高。敢于打破现行A股IPO标准“必须盈利”的法则,强调市值与营收高成长对创新企业的重要性,允许“高”科技亏损企业上市。只要技术过硬、聚焦主业、有商业模式,那就放手送企业上市。


科技引领智慧驱动

首批受理山东企业为何是它


虽然首批受理并不意味着首批上市,但作为一项开创性的事业,目前入选的企业即代表了高层和监管部门的导向,全部都是真正具有“硬科技”的公司。

引人深思的是,公众知名度更高的浪潮云、海尔生物、华夏天信并没有入选,反而是冷门的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睿创微纳)突围成功。

公开信息显示,睿创微纳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企业,致力于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这份简单的介绍过于专业,但也隐隐显露出企业与时下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有紧密关系。结合之前监管部门提出的科创属性,或许能够发现其中的奥妙。

首先,符合“符合国家战略”的科创板定位。睿创微纳从事主业属于国家支持、鼓励发展的集成电路及先进传感器产业,且对我国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掌握核心技术。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以色列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睿创微纳所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目前已获授权共计87项涉及红外成像传感器热敏材料、器件结构和加工工艺的专利、1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以及37项软件著作权,同时获批作为牵头单位承担“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

最后,市场认可度高。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睿创微纳的盈利情况登陆A股完全可行。

2016年至2018 年,睿创微纳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025.06万元、1.56亿元和3.84亿元,2017及2018年较上一年度分别同比增长158.46%及146.66%。三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72.15万元、6435.17万元和1.25亿元,2017年及2018年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561.95%及94.51%。

睿创微纳的高管情况更令人乍舌。实际控制人马宏出生于197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博士学历,实实在在的高学历理工男。睿创微纳落户烟台后,带来由1名“千人计划”专家领衔,8名博士、40多名硕士组成的创新研发团队。公司的12名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中,博、硕士高达10人。

名声大不如技术硬,睿创微纳这家2009年才成立的民营企业,能够在众多山东大国企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科技创新,靠的就是人才引领,靠的就是智力密集。



产业集聚+小而

山东下一步这样发力科创板


科创板公布的是企业名单,反映的却是一座城市、一个省份的实力;检验的是,各省市推动创新发展的成果。翻看首批名单,至少能总结出两点:一是要全力打造产业聚集,二是要推动企业追求“小而美”。

9家企业中,江苏3家,湖北2家,广东1家,浙江1家,上海1家,山东1家。值得大家关注的,不是为何江苏遥遥领先,而是湖北超过粤、浙、沪、鲁,独占两席,两家企业全部来自武汉光谷,而且是仅有的两家生物医药企业。

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坪山、苏州工业园等众多高手强手的竞争中,武汉能够克服人才、资金、地域等劣势,力压群雄抢占大健康产业高地,必然有其绝招。

从政府规划来看,武汉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从人才引进看,先后引进4位诺贝尔奖得主、21位国内外院士、27位国家级人才;从招商引资看,光谷生物城引进人福集团、国药集团2家百亿元龙头企业和辉瑞、费森尤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大基因、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政府、企业、人才,归结起来就是围绕打造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集中发力,武汉每一项都没落下,每一个都是大手笔。如今,代表山东科技的最前沿青岛蓝谷、济南量子谷,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学习武汉光谷经验,将大大提升全省的科技水平。

另一个山东需要改变的就是,放弃“大而全”,追求“小而美”。9家企业都掌握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些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真正做到了专注某个领域,深挖某项技术。

对于山东企业,过去总是强调“大而全”,有的国有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齐全,什么产品都能生产。这样貌似竞争力很强,其实反而削弱了创新的优势。

从美国硅谷经验来看,大企业资金、技术、人才都很雄厚,但创新从来不是诞生在那里。因为创新往往是破坏式的,让设备和资本投资过时、无效,通过创新产生大量新的利润来弥补这些贬值和无效,大企业无法承受这样颠覆式的成本。所以,创新的主力反而是规模较小的新兴企业。

结语

眼下,山东推出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每个产业都与科创板息息相关,方向正确;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则是要下大力气培育新的初创企业,为他们营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营商环境,让他们能够尽情创新、尽情发展。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凤岐茶社应该刺痛山东人的哪根神经?

恒丰银行总部迁至济南的传言,是真的吗?

谭旭光:“胆大妄为”这一年

山东大嫚的职场人生

别再说山东错过了互联网!

席卷全国的裁员潮,会波及山东吗?

抢人大战!山东在复苏?

新历年上市仅一家,山东的资本寒潮何时退去?

山东人的第四次移民浪潮

山东“神兽”变形记

山东地炼的"炼狱"与“重生”!

中国啤酒迎来巅峰之战,青啤能否保住“A股一哥”?

最能喝酒的山东,却喝不出白酒龙头股?

经济迷雾中,看茅台,懂未来




--ET行业洞察工作室--


工作室拥有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强大创作团队,长期关注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交通、能源、快消品、上市公司、集团、城市竞争力等行业和领域。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微信群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欢迎加入ET财经社群,请添加ET君为好友

微信号:ETECXB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给我点好看,文章会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