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共读|《道德经》第二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点击蓝字关注 · 共读历史文化
原文二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几千年来,关于《道德经》的解读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这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人如此解释:“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恶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不善了。”
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执政者说的,是对“礼教制度”的批判:“美与善应该是人的天性,如果执政者为美和善定出标准让天下人去执行的话,那么美将不美,善将不善。”
尽管以上两种我认为都有道理,但雪漠老师在《老子的心事》中的解释最令我拍案叫好。
还是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候打仗是家常便饭,我们生活在今天,路上看到一只死老鼠都会感觉晦气恶心,在当时,随处可见尸横遍野。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共有两百万人战死沙场,其中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的战士,竟然占二分之一,想想就令人头皮发麻。
当我们身边充满了善时,不会觉得善有多么珍贵,正是因为遭遇的都是丑恶,才会令人向往美好。
雪漠老师认为老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正是因为邪恶当道,人们才向往善;正是因为丑陋盛行,人们才向往美。
1
对立与统一
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许多货车上写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觉得挺好的,能给人以善意的提醒。再大一点,就看不到这句标语了!
当时,并不是因为人人文明礼让而写,正是因为抢道抢时间的事情时有发生,容易出事故,所以呼吁大家宁可停一停,也不要抢时间。
如今,处处都有红绿灯维持秩序,时时都被天网监控着。不是抢道抢时间的事情变少了,而是有更厉害的东西来治它,所以,标语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们再来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六个短句,它们都可以与第一篇中的“无与有”的概念相对应。
无和有,难与易,长和短,高与下,前和后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意思相反的词语,但在老子眼中,包括在整个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中,它们都不是对立的两个面,而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不断转化着,不断相互影响着。
雪漠老师指出,这个思维方式既是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也是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西方强调绝对,东方讲求相对。
不过,近期读了不少西方的哲学书之后,我认为中西方文化看上去尽管有着诸多不同,但并非完全对立,而应该视为世界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
2
行不言之教
从一些西方的哲思中,也能找到与老子类似的观点。
比如斯多葛哲学派中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就坚定地认为在人之上,存在一个超越人定法的自然法,它来自上帝的理性,与宇宙的秩序相一致。
斯多葛哲学派的哲人们一边全力奋进,一边顺其自然,与《道德经》中的“无为不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斯多葛哲学派中有一位哲人叫斯蒂尔波,他很优秀,但他女儿名誉不佳,别人因此批评他教育失当,养了这么个女儿简直是人生一大败笔。
他淡然说:“她的行为不会给我带来耻辱,正如我的行为不会给她带去荣誉一样。”斯蒂尔波将人生的界线划得很清晰,这种心态其实就是“无为”。
“无为”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不做事,而是“不刻意为之”更不会“干涉他人而为”。顺其自然,顺应天道去“为”,“为了”之后不去在意最后的结果,因为好又怎样?坏又如何?都是人生的状态,坦然接纳就好!
斯蒂尔波的行为诠释了《道德经》中这一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那些德行高尚之人,他们只专注于做自己的事,不刻意为之,也不干涉他人的行为,但正因为他们自己在践行圣人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故而,他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示范,这种无声之教才是最有力量的。
3
不执著而积极
雪漠老师对此总结道:“我们不执著而精进地活着,不执著而积极地活着,这便是无为无不为。无不为是行为上的积极,无为是心态上的不执著。”
故而,无为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境界!
因此,有德行的人就像太阳一样,每天东升西落,默默地照耀四方。所以“万物作焉而不辞”,意思是圣人不会去干涉万物,它们顺着天性去生长。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万物因他而生,他却不认为自己“有”功;他做了很多利于众生的事,却没想过要“依靠”这些功。功成之后,他并不居功,甚至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功劳别人才抢不走,功劳才会永远都在!这就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道理。
明朝初年有个和尚叫道衍,他精通四书五经,虽然身在佛堂,却想要投身于红尘之中干一番事业。
一日,他见到了当时的燕王朱棣,交流之后,道衍认为这是自己要找的圣主,于是建议燕王在朱元璋百年之后,夺取皇位。
按正统观念来看,这实在是有点大逆不道,但历史告诉我们,朱棣还真干成了这件事,助他一臂之力的,正是道衍和尚。
道衍看问题眼光犀利,具有军事头脑,敢于决断。朱棣对他言听计从,顺利取得天下后,朱棣便封他为荣国公,世代传袭爵位。并赐他宅院、宫女以及各种财富,取俗家名为:姚广孝!
但奇怪的是,道衍什么都不要,他重新穿上袈裟,回到佛堂平静地念佛,好像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样,好像他的整个世界里,从来都只有佛陀!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道衍圆寂,享年83岁。朱棣痛哭不已,亲手为道衍撰写碑文,并将荣国公的爵位追封给他。道衍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是明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和尚。
4
结语
试想一下,如果道衍接受了朱棣的封赏,会不会因此而惹祸上身呢?会不会因此骄傲自大,得罪皇帝呢?自己的族人会不会借此殊荣,在乡里作威作福呢?
道衍选择了“功成而弗居”,你呢?如果换成是你,费尽千辛万苦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舍得放手吗?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弗居”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能不能“功成”?
说得浅显一些,我们住在茅屋里,需要做的便是去提升自己,努力奋进,让自己有能力住进大宅院里。
当大宅院已经实现时,才考虑“弗居”的问题。所以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而是给成功人士写的书,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普通人或许有一天也能成为成功人士,只是,得清楚自己现在拥有的是茅草屋?还是大宅院?
如果,目前还在为生活发愁,有什么资格谈“弗居”?先做到了再说!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国学共读书籍推荐: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视频号|燕晓文史
小红书|燕晓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