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学共读《道德经》第七篇: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燕晓 燕晓文史
2024-11-26


点击蓝字关注 · 共读历史文化


原文七 //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一次,一位哈佛教授问南怀瑾先生:“如果一个民族被灭掉了,是不是永远不会翻身?”他回答说:“你们西方历史是如此。”哈佛教授又问:“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几次亡国,中国却一直存在?”先生又说:“因为文字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


南怀瑾先生小时候念私塾,先生会教一年认字。这个认字过程和今天学校里教拼音、笔顺完全不同,那时是“训诂”学。“训诂”就是把一个字的内涵讲透,最有名的,便是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



古代的蒙学教育,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不是单单解读文章意思,而是帮孩子们把每个字的结构、内涵给弄通,一年之后,他们就什么书都可以自己看了。


国学并不深奥,只是我们把南怀瑾先生说的钥匙给弄丢了。把本该孩童时期学习的汉字“六书”(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事)和“训诂”给放进了大学的研究课题当中去了,普通人自然就失去了与文言文亲近的能力。


1

“私”和“欲”的区别


那么,讲这些与今天的共读有什么关系呢?


每一篇文章会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一段话里也会有一个关键词,这是快速阅读的秘诀,也是快速理解的窍门。我希望与大家在共读《道德经》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理解书中的内涵,而是通过一起共读,掌握阅读古文和理解国学的方法。


这一篇,我要拎出“私”字来讲讲。


私,在儒家和道家眼里,都是不太好的品性,代表的是有私心。许多人认为,老子也好孔子也好,让人无私,就等同于朱子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是想要束缚人性,将人变成傻子。



其实这是一种极深的误读!“私”和“欲”不能完全等同于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从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样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欲”代表的是每个人的内心所向,包括美好的和不美好的念想。这种念想是本性使然,人人内心有追求,社会才会有进步,但“欲”“妄”过大时,便产生了私心。


何谓过大?比如我饭量小,吃一个馒头就能饱,当看着别人都能吃两个馒头时,便硬给自己又塞进去一个馒头,这便是有了私心;当我开始偷偷藏馒头,想多占便宜时,我的欲望便成了脱缰的野马,不是我控制它,而是它在控制着我了。


2

道可道,非常道


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谁让人“无欲无求”。

就算是以“逍遥”著称的庄子,他也“欲”变成一个他心目中的“得道者”。

老子的《道德经》也是让我们“为无为”——努力去做,别太在意结果,放平心态。


这个“别在意结果,放平心态”就是一种“无私”的表现,别因为别人多吃了一个馒头,就心理不平衡,产生多吃多占的想法。


道家的“无私”只要求你管好自己,没要求你去管别人;而儒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提升,那便是在管好自己的基础上,有了余力,就要去帮助别人。


值得注意的是,几千年来,道家实际上也在默默地为社会尽一份力。比如有些修行人一边云游四方,一边治病救人。古代医者很多都是道家人,但他们强调的是“医不叩门”,意思是只帮助那些寻求帮助的,而不会自以为是地干预别人,更不会道德绑架。



儒家思想则被不断“升华”,将“仁义道德”做成标签,贴在每个人脸上,最后朱子直接来了个“存天理,灭人欲”。


但王阳明不太“听话”,他怎么想都觉得不对,最后在贵州龙场悟道,提出了“心即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即人心本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起心动念的一瞬间决定了是善念还是恶念。我们要做的不是“灭人欲”,而是关注自己的“欲”,为善去恶。


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不同时期需要对国学文化进行不同的思考和注解,这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不会使我们产生偏见。


3

先立己,后达人


今天我们读《道德经》,不需要去纠结哪句话是老子亲口说的,而是从中汲取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智慧。当我们对比着看不同的版本时,目的不是为了指出哪句对哪句错,哪句有可能被篡改了?而是找到与自己最有共鸣的智慧,帮助自己渡过人生路上的各种坎。


尽管现在考古发现了不同的版本,但我还是选择了以通行本为基础与大家共读。因为这也是经受住了上千年考验的经典版本。


魏晋时期,天下纷争不断,一些有识之士不愿过多地参与到政治当中,于是开始推崇玄学。其中,《老子》、《庄子》和《周易》是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三部书,被称为“三玄”。


最引人注目的一位青年才俊便是王弼,王弼含着金钥匙出生,家世显赫,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将自己一屋子的藏书赠给了王家。王家堪比当时的国家级图书馆,王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简直是一部行走的国学大百科。


在王弼之前,大家对《道德经》的解读五花八门。但有了王弼的解读版后,之前各种声音都消失了。


他在老子辩证思想的基础之上,运用对立统一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故而,王弼解读版本成为了后世推崇的通行本。


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弼仅活到二十三岁便去世了!



讲了这么多,一是帮助大家理解“私”与“欲”的细微差别,抚正一下许多人一听到“无私”二字时,便反弹式出现的逆反心;二是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去了解国学文化。


因为这一篇的表层意思并不难理解:“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相对个人而言,天地的寿命是很长久的,它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它自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那些德行高的人,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恰恰因为这样,他的形象才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这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才实现了他的“私心”吗?


圣人因为“无私”,反而成就了“私心”。他们的“私心”是什么?帮助他人,普度众生!


这一点儒释道皆通!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4

结语


再划一下今天的重点:儒释道都不是让人“无欲无求”,而是“无私”!也就是你该奋斗去奋斗,该努力去努力。但在解决了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之后,尽可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老子认为,你不去帮助他人也没关系,管好自己的内心,只要“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可以活出高品质的人生,像天地一样长寿。


所以,儒也好,道也好,佛也好,修行不是让我们“灭人欲”,而是让我们“修这颗不安分的心”!


好,第七篇《道德经》的解读就先讲到这里,我很懒也很慢,但我会坚持把进行过深度思考的内容分享给你,关注我,共读经典,一起成长!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国学共读书籍推荐: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视频号|燕晓文史

  小红书|燕晓文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燕晓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