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共读《道德经》第九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点击蓝字关注 · 共读历史文化
原文九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天道》这部电视连续剧,本篇的关键词,便是“天道”。
什么是“天道”?老子常常用“上帝的视角”分析自然规律,从而找到让人类借势而为,借势而成事,借势而保身的智慧,他认为,这就是人需要去遵循的“天道”。
在《天道》这部剧中,王志文扮演的丁元英简直就是一个“神”,他洞悉世间的所有规律,一眼便能看穿人性,并且凭借这种超于常人的本领,股市也成了他的“提款机”。
然而,这么厉害的人就能操控一切吗?不,他改变不了人性!
他为爱“逆天而行”,想运用他的智慧带着村民发家致富。但他同时知道,人性是改变不了的。
丁元英带着大家创业没多久,村民便各自在肚子里打小九九,生意一出问题,便立即从最初的“赔笑哀求带发财脸”,到“斜眼看骗子的鄙夷脸”。
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剧,这些人没有文化吗?没有发财的野心吗?没有努力的行为吗?都有!令他们难以获取财富的根本原因是:无法克服人性中的弱点!用佛家的话来概括,便是:“贪嗔痴慢疑。”
1
阴阳学说
老子那个时代还没有佛家,他是用中国的“阴阳学说”来解释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在他看来,这些现象无非就是一个“盛极必衰”、“阴阳转换”的过程。
这种思想并非老子独创,他继承的是中华先民总结的宇宙观。古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他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变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阴阳学说”!
古代先民发现自然界的一切都存在着不断更替的现象,白天结束就是黑夜,黑夜值完班就轮到白天;春夏之后就是秋冬,秋冬结束便又迎来春暖花开。
阴阳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相传由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推出了太极八卦。太极,便是“阴阳学说”的图像,只是“太极”一词是后来才有的,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下图左一)。
2
月满则亏
这种“阴阳鱼图”最初来源于哪里呢?
考古学家意外在川蜀地区彝族的古代文献中,发现了大量的“阴阳鱼图”,且古彝文称之为“宇宙”。
于是,考古学家冯时认为,太极图来源于河图,此河非黄河,而是天上的银河,中国古代的学说基础来源于宇宙,古人认为,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中国天文考古学》)
故而,《道德经》中时常出现有关于宇宙的准确描写便不足为奇了。
理解了“阴阳学说”的由来及内涵,我们再来解读全文,就容易很多。老子认为,既然宇宙间存在着“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那么我们只需去遵循它即可。
正如“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一样,人不能要求太完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与其希望自己手里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如让它停下来;若自己越来越强,总是锋芒毕露,就会像利剑一样,很容易折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给你一屋子的金银财宝,你未必能够守得住;反而容易助长骄横的习气,给自己引来祸患。
3
金玉满堂
汉宣帝时,太子少傅和太子太傅是叔侄二人,他们尽心辅导太子,等他长大成人后,此二人便申请辞官返乡,汉宣帝应允并赏赐了一大笔钱。
正常情况下,衣锦还乡便会回家置办田地囤积资产,把家族越做越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大笔财富,让他们衣食无忧。
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父母们也一样,拼命赚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买车买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这俩个人有些奇怪,他们回到家乡后,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去实施“创富”计划,而是经常招待村里的孤寡老人,关照需要帮助的人。结果,钱像流水一样很快就花没了。
他们的孩子对此很有意见,就托族里辈份高的长者去劝说他俩:“这钱都花了,给后人留什么呀?”
他们对长者说:“家有薄田,只要他们肯付出,就不愁温饱。如果留下一大笔钱,反而会令他们消磨斗志,养成懒惰的毛病。”
这俩叔侄的行为,简直就是这一篇的“现身说法”。在皇帝身边辅导太子,太子当然就是下一任皇帝,他们如果留在身边,自然少不了锦衣玉食,但他俩却辞官返乡了。
带着泼天的富贵回到家乡,没有让钱继续生钱,反而开开心心地做了“散财童子”,让孩子们看得直瞪眼。如此“天道”,普通人真的很难做到!
如果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在我看来,也就可以将之挂在墙上看看就好,学古籍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可不是用来“啪啪”打自己脸的。
4
结语
我个人给这一篇提炼出一个重点字——“止”!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何时为“适可”?何时需要“止”,这是我们需要抓住的重点。
每个人都有追求生活越来越好的权利,每个人也有好好爱家人的义务。把“天道”的警示记在心里,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不强求,“适可而止”!
对孩子的付出也是一样,过度地溺爱只会害了他,不停地给予也只会使他养成依赖的习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需要知道“分寸”,什么时候让他自己去摔摔跟头,什么时候出手相助?
老子一直强调的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首先是“功成”,而不是让人们“躺平”。人生,本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只是需要我们“知足”、“知止”。
“身退”也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退隐山林”,而是人生的状态“由攻变守”,“由守变无为”的过程。
这,就是“天道”!
如果你也喜欢探究国学文化,欢迎加入燕晓文史交流群,共同探讨。
福
龙行
龘龘
入群申请端口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国学共读推荐书籍:
往期内容回顾
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视频号|燕晓文史
小红书|燕晓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