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艺薪传——中国莆仙戏”赴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进行艺术展演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 2021-09-15


莆仙戏、孔剧演员及嘉宾合影


“古艺薪传——中国莆仙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申报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项目“中国特色剧种海外推广计划”中首个推动出访的特色剧种艺术。该推广计划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持,戏曲研究所和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具体承办。201910211025日,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研究员、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楼柏芊处长率领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18位艺术家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进行了艺术交流。


泰国CCTV电视台访谈现场


此次展演和交流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莆仙戏第一次在泰国演出,也是中国地方特色传统戏曲在境外推广宣传时第一次与所在国的传统戏剧艺术同台演出以彰显各自的艺术品格,展开创意宣传。中国传统戏曲首次走进泰国本土电视台进行艺术推广,在当地造成了近年来中国戏曲观演人数最多的盛况。莆仙戏赴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交流演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弘扬作出了示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王馗所长和庄美隆先生在交流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莆仙戏继承了中国戏曲初生时期表演艺术的遗存,显示出质朴的艺术特色。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以人模仿木偶动作而著称,总称为“傀儡介”,因行当有别而各具特色,用丰富的体态动作和歌舞相偕的表演完成人物个性的塑造。莆仙戏音乐保留着古老的曲牌体形式,有曲牌一千多支,锣鼓经三百多种。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莆仙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3。


王馗所长在演出前进行专题导赏和艺术讲解


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传承保护中心原称鲤声剧团,有67年的历史,是莆仙戏代表性的表演团体,该中心一方面传承了莆仙戏丰富而古老的声腔、剧目、表演等,一方面创造了众多新剧目,成为当代莆仙戏的力作,其中《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等经典作品享誉海内外,深受赞誉,为各地戏曲院团所广泛移植。尤其是《团圆之后》,被誉为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悲剧,影响深远。莆仙戏鲤声传承保护中心人才辈出,荟萃了一批全国瞩目的知名剧作家和莆仙戏表演艺术家。作为莆仙戏传承单位,该中心几代艺术家通过《目连救母》《百花亭》《千里送》等独具特色的传统经典保留剧目,呈现着宋元以来历经淬炼淘洗而形成的莆仙戏艺术范式。


莆仙戏《百花亭》《千里送》《咬脐打猎》海报


此次赴泰演出的《敬德画像》《咬脐打猎》《千里送》《迎春牵狗》《百花亭》五出折子戏,都是莆仙戏中的杰作,集中张扬和体现了莆仙戏表演艺术的独特个性,演员通过独特的“傀儡介”表演和调度铺排,表现出中国戏曲藉由行动来表达个性化审美的独特方式,反映出中国人审美上的极致追求,在美与丑、精细与粗犷、温柔与刚猛等的鲜明对比中,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对英雄、爱情、伦理等的态度,呈现着中国人的美学理想和道德观念。


 莆仙戏演员演出前的彩排


莆仙戏演员在彩排


交流展演中,为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舞台上的莆仙戏,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在演出过程中专门安排了中泰文字幕投影。同时,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戏曲研究所共同策划,让泰国传统宫廷舞剧样式孔剧,以及泰国华人群体传承的泰语潮剧(优泰剧)与中国莆仙戏同台演出,展示出东方戏剧的丰富多元和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此次展演活动最富于学术性也最具创意的一大亮点。泰国著名节目制作人、优泰剧创始人庄美隆参与了整个展演活动的协作,充分发挥名人效应,扩大了整个展演的影响力。孔剧是以演绎印度史诗为主的泰国古典戏剧样式,与东南亚地区相关国家古老的戏剧样式一脉相承,借助精致的肢体表演来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泰语潮剧是潮剧随潮州移民进入泰国后逐步吸取泰国文化元素,不断改造而形成的艺术样式,可以说这种戏剧是中泰文化交流的结果。此次活动展演的孔剧剧目为《哈奴曼猴王追捕美女》《夺美卡拉》,优泰剧剧目为《包公会李后》。三种古典戏剧样式互相交流,进一步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区域中中国莆仙戏与南亚、东南亚古老戏剧样式的异同,更好地凸显了中华文化和泰国文化各自的特性。


 孔剧《夺美卡拉》演出照


孔剧《哈奴曼猴王追捕美女》演出照


孔剧演出前,演员在化妆间穿戴准备


 优泰剧《包公会李后》演出照


展演活动中,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王馗所长每次演出前都会进行专题导赏和艺术讲解,详细说明莆仙戏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个性,加深了泰国观众对莆仙戏的了解。同时,王馗作为展演团队的团长,还带领莆仙戏传承者和文化部门主管在泰国CCTV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访谈的方式,深入介绍莆仙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的剧种、剧团建设情况,展示了莆仙戏源远流长的艺术传承脉络和一波三折的当代创造轨迹,为中国戏曲在泰国获得广泛认知及一带一路国家传统文化交流的顺利推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节目录制前,王馗一行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二处处长楼柏芊,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顾洪兴、副主任张波,泰国CCTV电视台董事、台长及资深优泰剧专家庄美隆先生等围绕莆仙戏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座谈。


泰国CCTV电视台专访合影


泰国CCTV电视台台长赠送资料给莆仙戏鲤声剧团


此次展演在两天的活动中,利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舞台,吸引了无数观众,创造了中国戏曲在泰国推广演出观演人数最多的盛况,在演出前所有的坐票都已经预约出去,在两天有雨、泰王出行封路的状况中,仍然剧场满座,显示了观众对莆仙戏的热情。在首场演出的第二天,泰国历史最悠久的华族主流媒体《星暹日报》上就将莆仙戏赴泰展演在头版重要位置做了细致介绍。观众来自泰国各界,认为古老的莆仙戏“好听、好看、好难得”,高度认同,优泰剧的传承人甚至提出要固定邀请莆仙戏来进行艺术交流以推进优泰剧表演提升的意见。同时,进行展演的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艺术家们也从泰国各界的反响中,进一步意识到完整的莆仙戏艺术体系对于剧种、剧团的价值和作用,提出回国后要明确莆仙戏未来的发展规划,保证独特的艺术体系能够修复、传承。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作为重要的海外推广项目,莆仙戏曼谷之行为加深中国戏曲在泰国民众中的认知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也为中泰戏曲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戏曲剧种走出国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演剧目

 

莆仙戏《千里送》剧照


《千里送》

林玉灿饰赵匡胤,张顺饰京娘。

剧情简介:五代末年,赵京娘进香朝拜,途中遭山贼掳掠,被囚于清龙寺禅房。赵匡胤到寺院探望其叔,救出京娘,不远千里送之还家。一路同行中,赵京娘表达了对赵匡胤的喜爱,但赵匡胤不为所动,将之送回家乡,作别而去。

该剧采用对比强烈的人物造型和莆仙戏特有的表现程式,生动地再现了两个个性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二人在行路时的表演,各怀心事,相互试探又各有选择,演来生动传神,极具舞台美感。


莆仙戏《敬德画像》剧照


《敬德画像》(又名《国公画像》)

张金国饰尉迟敬德,林平芳饰黑洞云。

剧情简介:隋朝末年,刘武周因唐兵包围并州,命尉迟敬德挂帅拒敌。尉迟夫人黑洞云为解除丈夫的疑虑,定计用敬德画像威吓对方。

该剧充分展示反差较大的两个舞台形象,使之构成美与丑、细与粗、柔与刚的鲜明对比。剧中画像的过程中,刚强急躁的尉迟敬德在夫人面前服服帖帖地听任指挥,粗犷中不失妩媚,鲁莽中显出狡黠,整个表演洋溢着诙谐幽默的情趣,保持了浓郁的莆仙戏艺术特色。



莆仙戏《百花亭》剧照


《百花亭》

黄永志饰江陆云,林清霞饰百花郡主,李玉琴饰花佑。

剧情简介:这是个历史传奇故事,书生江陆云遭奸徒巴弁暗算,被灌醉后置于百花亭上。酒醒后,他对百花郡主说明原委,二人互生情愫,以宝剑为凭,私定终身。

该剧是莆仙戏入门必修戏,也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性经典之一。演出中集中了莆仙戏各种繁难的基本功,特别是男女主人公的扇子舞,通过扇子各种方位的变化,以及人物之间的舞台调度,细腻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令人叹为观止。


 莆仙戏《咬脐打猎》剧照


《咬脐打猎》

林平芳饰刘承佑,林清霞饰李三娘,林玉灿、胡振东饰军士。

剧情简介:这是中国古老剧目《白兔记》的一个片段,剧写咬脐郎奉父命到郊外打猎,因追赶白兔,在井边与失散多年的母亲李三娘相遇。母子相见,咬脐郎弄清过往一切,情绪激荡,发誓为母亲报仇雪恨。

该剧人物动作各有特点,在夸张的表演中实现人物关系的互动,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


莆仙戏《迎春牵狗》剧照


《迎春牵狗》

张顺饰迎春。

剧情简介:这是中国古老剧目《杀狗记》的一个片段,剧写丫鬟迎春牵狗出门,人与狗互相纠缠,逐渐熟稔后,狗听任迎春牵引而去。

该剧是一出哑剧,没有唱词和道白,全部表演都依赖演员对形象的虚拟把握,是最能代表中国戏曲表演特性的作品。

 

莆仙戏乐队成员


 莆仙戏乐队在演出现场


乐队:吴永德、朱明志、蔡锦文、黄继峰、陈德荣、刘飞龙。

化装:张贞。


( 图片由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编校:张静

排版:王志勇

审稿:郑雷、谢雍君


往期回顾●点击阅读 ↓↓↓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奖结果揭晓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盔头制作技艺顺利完成传承、记录与整理工作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评剧、河北梆子项目成果丰硕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 开题论证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南陵县全国目连戏学术研讨会征文邀请函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京剧项目的总结与启示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昆曲《烂柯山•痴梦》《百花赠剑》传承小记

傅雪漪先生文献整理工作启动会暨音像资料捐赠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中华戏曲》编辑部换届座谈会纪要

2019年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征稿启事

现代戏曲之师:张曼君与中国现代戏曲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戏曲剧种全集》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文化报》“艺海问道”第25期文化论坛综述

“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2017年、2018年文章目录汇总


欢迎投稿、联系邮箱:

xiquyanjiu@sina.com

戏曲研究丨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哟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