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者译世界| 98岁许渊冲先生分享翻译心得

9月7日,98岁高龄的许渊冲出现在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七十余年,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无数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外名著经他之手流传,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在论坛上,许渊冲分享了几个自己翻译的代表案例,他声音洪亮,能听清他人对话并迅疾地作出对答。据许渊冲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他最新的翻译作品可能于今年10月出版。



7日下午的许渊冲见面分享会中,许老提到,此次来成都,也是来“看看自己翻译过的一些诗词诞生地”,参观完李白、杜甫、苏东坡的故居之后,觉得十分荣幸,中国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文化,“中国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也热爱幸福”。


接着,许渊冲先生举例向在场的观众们分享了关于文学翻译的要点,从诗词意蕴、诗歌韵律和英文韵脚的和谐等各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他给在场的学子们分享到,当年中国是苏联最要好的国家,苏联专家到中国来,毛主席向他介绍李白,背了一首静夜思。


许老说,明明这首诗体现出了中国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热爱幸福的态度,但是苏联人没有听出这其中的观点,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没有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这就是文化的冲突


“让我来翻译,我就把明月比作水,月光如水,把乡愁也比做水,我沉浸在乡愁中,所以就把月光和乡愁用水链接起来了。”把这个变成英文,外国人才能听懂中国人的诗词,所以中国文化需要中国人向世界宣扬。


翻译不是只翻译形式,而是要翻译内容;文学翻译要变成翻译文学,因为文学翻译本身就是文学。”这是许渊冲坚持的观点。


“希望大家能继续把我们的中华文化向外界宣扬,宣扬的更加光辉灿烂。“许渊冲先生在最后向到场的广大学子和翻译界人士送出了寄语。 



许渊冲先生在两场活动上多次提到自己当年是如何翻译杜诗的。


比如,《登高》里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曾被诗人余光中视为无法翻译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无边落木,‘木’后是‘萧萧 ’,是草字头,草也算木;不尽长江,‘江’后是‘滚滚’,也是三点水。这种字形,视觉上的冲击,无论是怎样的翻译高手都没有办法的。”




许渊冲说,“萧萧下”3个字被译成“shower by shower(一阵又一阵、纷纷洒落)”,这是著名诗人卞之琳翻译的;许渊冲翻译了其余部分,以“hour after hour(时时刻刻)”结尾,和卞译合辙押韵、珠联璧合,音义双绝,闻者称美。


谈到自己如何翻译同样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许老说:“中国人看到又圆又明的月亮,就能想到故乡。外国人没有这种文化背景,他怎么可能明白呢?”


若是按字翻译成“向上望看到月亮,低下头想到故乡”,外国人肯定想中国人写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都能叫做诗?我翻译时,把月光比作了水,英文译成“月光明亮如水(a pool of light),沉醉在乡愁中思乡的人(drowned in homesickness)”,用水把月亮和乡愁联系起来,他们就理解了。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一次是与世界青年外交使者的对话,一次是与文学翻译代表的交流,这两场活动,许老都有强调“使命”与“文化”,其实最终想表达的信念是:我们需要传承中国文化,这是我们翻译家的使命与职责



在简短的论坛间隙,澎湃新闻也专访了许渊冲,请他谈谈对翻译和诗歌的看法。


澎湃新闻这次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您有怎样的体会?


许渊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中国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东坡都出生在四川,所以在成都开这个会特别好。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把世界文化发扬光大。来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兴,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例如,余光中曾说杜甫《登高》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无法翻译的,但是最后在我的译本中,将“无边落木萧萧下”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不尽长江滚滚来”译为“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像这样的句子,显示了不同文化在传播上的隔阂,要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是困难的,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当代的中国翻译家,哪些是您特别关注的?


许渊冲:现在参加论坛的很多翻译家,都是我的第三代学生了。我来成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诗歌作品。这次成都举办的是国际诗歌节,来这里的都是世界各地的诗人,所以我要趁这个机会,把中国诗歌推广到世界。


我已经快100岁了,看得更多的是50年前的事情,可能不够了解年轻人的世界,我也没有重要到那个程度,只有当他们来找我时,我才稍对他们多了些了解。


澎湃新闻: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最近的生活状态吗?您的翻译新作进度如何了?


许渊冲:我一生在钻研文学,现在还没完。我最近的工作是把英国的莎士比亚和王尔德的作品译成中文,带给更多中国读者。现在我每天工作1000字,大概一页左右。虽然还没出版,但是来约稿的出版社已经络绎不绝。


来源:译·世界综编自语言家翻译公众号、澎湃新闻,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MTI考研|一周热词汇总(9.9-9.15)   毕业了,我们去哪..... 国庆口译集训班热招中|七天训练,告别口译苦手~ 双语资料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附双语版下载) 


关注中华口译大赛官方微博,了解大赛最新动态~


长按关注“成都策马翻译”官方微信,了解更多——口笔译资料·CATTI·MTI·境外游学·会议观摩实践: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策马翻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