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主线
1.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治理体系、怎么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执政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如何治理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列宁也没有来得及进行深入探索,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和教训,并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问题,而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执政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曲折。正如习近平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治理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共产党没有既有的治理模式可循,只能立足国情,艰苦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汲取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立场等方面,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拓展和深化了党对治国理政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与实践。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新课题。这些课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能否顺利实现。系统性的国家治理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根本路径。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路口。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各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使党治国理政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跨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防止我国在和平发展中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等,这些都成为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挑战。面对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收入分配不公现象较为明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尚未健全、住房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仍然较多、5000多万群众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和深层次矛盾,现实困境呼唤治理观念的升级和治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从国家治理的全局视野、系统层面来探索发展思路、设计发展战略、破解发展难题。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理解这个总目标,需要梳理清楚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其鲜明指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虽然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更加精细、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国内发展矛盾更加凸显,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突破。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之后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新维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还涵盖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内涵,并通过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对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适应性调整,革除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加快生产力的创新发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治理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即运用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构成国家治理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只有“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善于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才能把我国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因此,要勇于变革不符合实践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科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管用,“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生成的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治理范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必然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的独特治国之道。为了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国家治理体系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兼收并蓄的主张,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能机械套用和照搬西方治理框架,不能割断与本国历史文化的联系,要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治理范式,创造了令世界称道的“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快车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了制度治党的新准则和新条例。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国家机关为组织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为协同力量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样态,不仅在国内治理议题上有高效率的政策方案和执行措施,而且在地区冲突、网络安全、国际经济失衡等议题上,也提出了中国的理念和方案。中国的治理之道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价值标准,即在国内治理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球治理中秉持正确的义利观,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彰显出巨大优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国家治理在理论与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1.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的经济治理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市场配置资源,政府优化公共服务;市场提高发展效率,政府保障公平正义。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治理思路的重大调整。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2.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为要旨的政治治理
民主与法治,是完善政治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双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蕴含特定的治理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助于加快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3.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文化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集中体现了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内涵,即从价值目标维度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从价值取向维度提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从价值准则维度提出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路径,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国家治理在文化领域的展开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与对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相统一;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
4.以完善基层治理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和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结合点。习近平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是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的关键。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完善基层治理的落脚点。“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基层群众面临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
5.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治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民生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之举。提高生态治理水平,重在制度建设。生态保护理念只有转化为切实的政策和制度,生态治理才能见成效。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对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6.致力于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治理
建设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治理的领导力量 47 32055 47 15289 0 0 4054 0 0:00:07 0:00:03 0:00:04 4054必须要全面从严治理,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相贯通,坚持惩治腐败与党内法规建设标本兼治,坚持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其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政治灵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重要保证。
7.以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为核心的政府治理
如何优化政府自身的治理?对此,习近平强调要“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第一,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和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第二,克服政府职权错位现象,优化组织结构,推进职能、程序、权限、责任法定化,使政府严格依法执政,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第三,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在社会公共事务上,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执法环节上,属于职能范围内的事,政府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这要求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执法责任,完善执法程序。
8.以强军兴军为目标的国防和军队治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狠抓实抓,围绕强军兴军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第一,提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明确了国防和军队治理的总方略。第二,提出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明确了国防和军队治理的政治建军方向。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要求,加快国防和军队治理的法治化进程。第四,全面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战略,使国防和军队治理为富国与强军统一、强军梦支撑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第五,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后盾。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原题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逻辑主线和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