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本书的每一页我都读得津津有味

李华芳 读品贩子 2021-01-24

这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是我外甥在读的,我临时瞄了一眼,就没有放下过。这种“手不释卷”的状态,很久都没有过了。

学者专研自己的术业,在一个同行组成的小圈子里说话,争取赢得同行认可,这是学者本分。但学者又如何向外行解释自己的工作呢?这里最高级的解释恐怕就是向孺子解释自己的工作,还能让孺子听得懂。

这本书至少让我这个对大部分问题外行的人,觉得很满意。所以诚意推荐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第一个我深有感触的是大江健三郎对“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回答。二战后,不少日本人厌世情绪重,做什么都觉得没意义。儿童受此影响,也会经常质疑为什么要上学。三郎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乎生死。大江健三郎有一次逃学,在林中迷路三天,差点死了。因为担心自己会死,就向母亲表示惊忧。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她说:“要是你死了,我就再把你生出来一回,你不要担心。”

大江健三郎担心再生出来的孩子就不是自己了,就是另外一个孩子了。

“不,是同一个孩子。”母亲说,“如果我把你生出来,我就会把你现在所看见的和听见的,把你所读过的和做过的,统统讲给这个新生的你听。由于新生的你也讲你现在讲的语言,这两个孩子就是完全一样的。”

大江健三郎就想着说,现在的孩子是以前的孩子重生之后的孩子,所以如果你独自一人不去上学,就不能代替已经死去的孩子,成为与那个孩子一样的新生孩子。所以我们要去上学。

第二个故事关乎善意。Hikari是一个天生脑袋畸形的“特殊孩子”,但他有一个本领,就是对鸟叫特别敏感,而且能听音辨鸟。听到鸟叫能准确说出鸟的名字。三郎问,Hikari为什么就不能一个人听听鸟叫,度过一生呢?为什么Hikari就一定要去上学呢?

Hikari上的是一个特殊的学校,正是在学校里,Hikari发现自己不仅仅能听音辨鸟,还能听音乐识别不同的作曲家。在善意的关爱下,Hikari学到了新知。Hikari能准确说出这到底是巴赫还是莫扎特的音乐,而且因为音乐还交到了好朋友。

三郎说,为了学新知和交朋友,我们必须去上学。

第二个令我感动的是200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克法登(Daniel McFadden)对“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的回答。他说,有些人穷有些人富,纯粹是运气啊。投胎好坏差别可不就是运气。国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关键是怎么对待贫富差距这件事。麦克法登说市场经济是解决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而且是目前所知的最不坏的选择。

但市场就意味着竞争,竞争就意味着有输赢,有输赢就有贫富。

这就要谈到政府的作用。现代政府通过税收提供公共品,用以保障最穷的一批人的生活,让他们不至于连日子也过不下去。

但维护这批最穷的人,并不意味着要抹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政府想法设法让所有人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结果就是灾难性的。麦克法登说这种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已经导致了恶果,那就是前苏联。麦克法登进一步说,政府抹平差距、让每个人都一样的做法会导致市场经济丧失动力。

这就是所谓大道至简。


更多#翻书党#人札记:

  1. 每个发现背后,都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大海

  2. 喃喃自语成数据:读Protocol Analysis

  3. How to Find Data for Nonprofit Research

  4. 机器学习与经济学研究

  5. 翻书党人札记:2017年

  6. 巨人的高度——记加尔布雷斯

  7. 当经济学遇上心理学——简评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贡献

  8. 公共管理如何搞实验?

  9. 他是诺奖得主,他94岁时写了4篇文章1本书

  10. 如何用163个词穷尽非营利研究的主题

  11. 乔装穷人一年半,出手就拿普利策

  12. 公共管理简明史


【睡不着?长按二维码处学习】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