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4/4:朝花夕拾

钱若华老师 瀚海数据说 2022-05-19

第 294 期


编者按


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录。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大“瀚海星云BBS”的黄金时期,为了资助贫寒科大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科大学生处钱若华老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冰糖”,与科大学生共同发起“爱心行动”,这场缘起22年前的爱心行动,是科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共同筑起的中国科大自己的希望工程,影响深远。


难能可贵的是,钱若华老师留下大量文字,完整保存了中国科大“爱心行动”的资料,今年又重新进行了整理和校对。编辑部分作四篇刊出,第一篇从“爱心行动”的缘起、发展和影响力讲起,第二篇特别讲述第一批热心发起者和骨干参与者,篇三篇记载爱心行动从网上走向网下,从国内走向国外,海外校友的强有力响应和支持下,爱心行动得到有效的延续与发展.这是最后一篇,钱若华老师用带有温度的笔触,为我们留下那些感人的故事,难忘的记录。





一:收据本里的故事

 

发信人: Rh_Qian (冰糖),原信区: ustcbbs
标  题: 收据本里的故事
发信站: 中国科大BBS站 (Fri, 23 Mar 2001 23:03:49),站内信件

            
六册双联收据本放在我的案头,上面标注着起止日期和册号。翻开收据本,一枚方型红章跃然眼前,中间是一对伸开的手掌,掌心上方写着"爱心行动"四个大字。我信手翻着,一个个真诚亲切的笑脸向我走来,仿佛他们还在身边。三年来"中国科大爱心行动"走过的路历历在目,一路上满是他们的身影,他们一颗颗纯朴的红心。收据本的存根上是自1998年1月以来数不清的师生员工的捐款记录,这些爱心款为科大贫困学子清苦的学习生涯增添了一份温暖。

收据上交款人一项大多是模糊的--许多捐款者不愿留下姓名,有的只写了系名或班号,有的写了BBS上的ID。

7号收据本第一页落款是"6系",捐款10元,日期1998年1月10日。这是爱心行动开出的第一张收据。当时更多同学直接把钱投入捐款箱,我们在开启箱子时只能以"捐款箱"为交款人写收据。我想到了爱心行动的"零号捐款人",他也是6系的,一位98年毕业的硕士生。他于97年12月来捐第一笔款时,我们还没有把收据本准备好,他因此而在帐目中占有了"零号"这个特序。这100元转给了020号同学--引发爱心行动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文中的主人公,一位艰难求学的湖北同学。此后,"零号捐款人"每月来捐50元,直到毕业。他的捐款也是爱心行动"1+1"对口资助形式的第一个,指定给020号同学。我曾经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她会不会有意见。他说,她很支持他的行动。98年3月第一次爱心舞会时,他们双双对对的来跳舞了。但是面对电视台的记者,他不肯接受采访,最后我以"扩大爱心行动影响"为由再三动员,他总算对着话筒说了几句,然而电视镜头终于没能拍摄到他清俊的面庞。他的网名叫"托尼",他现在在美国留学。

9号收据本上的第一页是一位老师,也是办公楼里的一位领导干部。收据本上不时能看到他。他自98年3月2日始每月捐100元,从不间断。他的捐款"1+1"给了自动化系一位特困女生029号。029多次希望知道好心人是谁,却始终没有如愿。我只告诉她,捐款的是科大老师。每次她来领款,我都要和她随便聊聊。她得了优秀学生奖学金了,她当了系学生会干部了,她因恋爱学习放松了,她向往出国留学了……每次看到她的快乐、她的自责、她的憧憬,我都为她高兴。有一次她来领钱时正好遇到另几位双亲不全的特困生,她若有所思的沉吟了一会,悄悄的要求我把她的钱分一半给他们。此后她每月都只领50元。两年多以后,029号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有了好转,她主动放弃了受助。现在,这位老师仍旧每月捐款100元,"1+1"的接力棒已经传给自动化系一位99级特困生。

第四页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是12系负责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他先后两次来捐款,每次100元。1系总支副书记张韵华老师也这样,她说,只要我还在管学生工作,我每年都来捐一次款,表示对爱心行动的支持吧!原16系总支副书记陈方在调到南方工作前,带着捐款来向我辞别。

这400元是民主建国会(一个民主党派)中国科大支部在98年4月捐的。民主党派成员不多,这是该支部两年收到的全部会费。校机关党总支把"党员献爱心"的余款281元也捐给了爱心行动。纪委刘老师捐出了他的500元奖金。曾经捐款的还有我的同事们,还有党办校办主任,甚至还有积极参与爱心行动的网虫的父母。

当月还有一对夫妇来捐款,他们分别是8系的蔡老师和科大幼儿园的李教师。蔡老师已经退休,而且身患有病,两个孩子还需要负担。他们一下子捐了500元,以后又一次来捐款。在99年冬季爱心舞会时,他们还串联了几家邻居一起来购买了20张舞会票,他们并不会跳舞,谨以此表达支持爱心行动。

我们还收到过广播台送来的稿费,收到过毕业生委托留校老师送来的稿费,多则六、七十元,少则三元、六元。《中国科大报》第412期是纪念钱临照院士的专刊,该期稿费215元按撰稿人意思全部捐献给爱心行动。

爱心款中有100元是见义勇为奖金,这是一位6系教师、一位实业总公司干部、一位机械厂工人深夜勇捉偷车贼得到的奖励。

几份来自校外的捐款表明科大爱心行动的感染力已经越过了校园的围墙。这是广东"美的"集团驻肥办事处制冷组经理邓伟等9位年轻人共同捐的,他们每人每月50元,"1+1"长期资助了两位特困生。重庆某制药公司驻肥办事处文德镛同志长期资助一位四川女生,非但有生活费,还考虑到她假期回家的路费。

吴永嘉先生,一位乐善好施的东南亚华侨,在爱心行动第一批志愿者dd的介绍下了解到中国科大校园里的动人网事,多次汇来捐款,促使爱心行动诞生了自己固定的资助项目--"雪中炭爱心助学金"。

江西赵女士通过爱心行动架桥,资助一位8系的女生,除了每月300元外,还邮寄给她成箱的衣服和食品,甚至还想到了实习补贴。可惜那位女生却得寸进尺,不知礼仪,这是我在三年中遇到的唯一一个使我气愤的学生。

汪、吕两位合肥的退休女士早晨在科大校园散步,看到了爱心行动的宣传海报,多方打听找到了我,此后她们每学期送来捐款,让我帮助确定了受助同学。汪女士从陌生的"零号捐款人"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继续资助020号同学。020在爱心行动的关心下度过了三年多本科生涯,将要准备毕业读研。他每次到我这里来,脸上都充满阳光,当年贫穷的阴影已经一扫而光。吕女士资助的7系一位女同学曾拿出一半所得,和班级另一位贫困女同学分享这份关爱,前几天她来领款时,又要求我把300元转交给11系00级那位不幸患骨癌的天津同学,并且叮嘱不要透露姓名。

为帮助特困同学而捐款的有不少是研究生。这位9811的硕士生,家在江西九江,98年夏季长江流域大水灾时,他家的宿舍楼在水中泡了一个月,他们不得不搬到亲戚家去住。开学回校后,系里给了他水灾补助,他把这1000元全数送到爱心行动帐下。9711女博士生徐海燕在BBS的"爱心行动版"上选择了009号,一位13系的东北同学,自98年10月起"1+1"资助,每月100元,一直到她2000年毕业。这一位是10系98级研究生冬子,他为学校40周年校庆作了部分纪念品的美术设计,得到一些报酬,立即到我这里捐了300元,为此他放弃了一次去深圳看望女朋友的计划。

051号特困生不幸父母双亡,但是他幸运的得到了两位研究生的"1+1"帮助,一位是理化中心的98级博士生天山明月,他每月送来100元;另一位是9808的硕士生蓉儿,每月50元,当她在外地做论文时,还念念不忘帮助051号同学的诺言,从邮局按时寄来汇款。天山明月说,他念本科时身体不太好,同学们帮助他,他现在也应该帮助别人。5系的博士生芳草地,家有妻小负担,但他拿出值守机房的半年津贴,两次前来捐款。我的儿子也是研究生,99年他得了首届"中国科学院奖学金",他把500元捐了出来,这张收据的红联还放在"爱心行动"的抽屉里。获"IET教育基金奖学金"的若干同学也集体捐款。专门来捐款的还有好几位研究生,其中有网上著名的小然、大眼睛和热血蓝天等(热血蓝天好象已经是青年教师了)。

1系96级一位四川同学,父亲贫病去世,家中雪上加霜,他的老乡们从BBS爱心行动版上得知消息后,纷纷相约前来,为他捐了1350元,其中有一位6系的硕士生现在已经留校,他是BBS上活跃的网虫,也是一位优秀班主任。9804一位硕士生两次来捐款,却怎么也不肯留名。


9808博士生徐同学在网上看到爱心行动需要志愿者,主动来报名,并捐了300元。2系一位硕士生先后两次捐款共1100元"1+1"帮助072号同学,他写上了原来的班号9402,现在,该班正在设立以班号命名的爱心基金。

校医院陈林义院长先后三次捐款,共计3000元。校医院化验室夏大夫"1+1"帮助了2系一位同学。5系青年教师杨老师出国进修,嘱咐妻子把将要得到的奖教金交给爱心行动,这笔1500元的奖金妻子没有放进口袋就直接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杨老师在2000年7月又捐款2000元。2系朱弘老师义务献血得到200元营养费,他说还是特困同学更需要。

有几张收据记载的是"爱心行动旧书义卖",这是94级几个毕业班发起的。9400班1950.50元,9409班1229.10元,9411班335元,9406班287.60元。为多筹一点款,他们在烈日下卖了一整天。9411班吴同学也是特困生,班级义卖时他不在,几天后,他把单独卖书得款65元特地送了来。2000年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的6位同学、以及去美国加州和纽约地区留学的4位同学也在离开科大前为爱心行动义卖旧书。

9415、9507、9509、9710s、9709s等班级在毕业典礼上举行了庄重的"爱心承诺"捐款仪式,把爱心带出校门,陪伴他们走上社会,走上人生新的阶段。有的捐出"优秀毕业生"奖金或奖学金。有的同学在即将毕业前,到"爱心行动"开户的农行科大储蓄所去捐钱。有的毕业生已经两次从工作岗位汇款过来。到深圳网大工作的小然、马贼、龙十三等促成公司为"雪中炭爱心助学金"配套捐款。就在我写本文时,通过BBS冰糖曾结识的网友"蓝色闪电"使用最先进的网络方式汇入"爱心行动"户头2000元。

1系一位99级小同学,寒假没有回家过年,我在除夕的春节聚餐会上和他同桌,席间闲聊时我们随便谈到了爱心行动,没想到开学前他设法找到我,特地送来400元钱。他坚持不肯留名字,匆匆走了。

爱心舞会是爱心行动的独创,已经成为同学们喜爱的传统,每年夏、冬两季同学们早早就惦记着要举办爱心舞会了,许多志愿者积极主动的分工筹备。爱心舞会的收入从第一次的700多元,到2000年冬季爱心舞会收入已经增加到二千余元。(我刚才翻来翻去,没有找到这次爱心舞会的收据,后来才想到已经把钱交到财务处,进入我们的"爱心助学捐款"科目去了,学校开了行政收费统一收据,不需要我们自己开了。嘻嘻,吓了我一跳!)

受到爱心行动帮助的特困生,虽然经济极为拮据,但是他们在承受爱心滋润的同时也不忘记关心其他贫困同学。除了前面提到的以外,还有数位同学返款捐献,也成为爱心行动的主人。



2001年8月,人民日报对

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资助贫困生的报道


有几位在海外留学的校友通过网络和我取得联系,汇来支票。他们有的是当年我熟悉的网友,有的并不认识,但是,为贫困的科大学子雪中送炭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了。我经常为他们跑银行、办托收、转帐,有的进入学校户头结汇,开学校的统一行政收据;有的直接兑换成人民币给指定的被资助同学,则是开"爱心行动"的简易收据。他们中有的在美国,有的在加拿大,有的在瑞典,有的在日本。这些红色的收据联大多还保留在我这里,也许将成为永久的纪念。

翻着一张张收据,爱心的暖流一阵阵涌过心头,眼睛一次次湿润。收据本里、收据本外,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无法都装进我这篇小文章。它是一朵朵小花,为科大贫寒学子的艰辛道路点缀起些许色彩;它是一杯杯清水,给他们的艰苦跋涉带来一丝清凉;它是一句无声的安慰,对背负重担的他们道一声辛苦,递去一目含笑鼓励的眼神。钱,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情满校园,爱洒人间。


2001.3.23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Saloon.board@bbs.ustc.edu.cn]



 

二:心之花,盛开"千禧年心舞会"

 

发信人: Rh_Qian (冰糖),原信区: ustcbbs
标  题: 爱心之花,盛开东苑
发信站: 中国科大BBS站 (Tue, 14 Dec 1999 01:29:55),站内信件


12月11日晚,东苑餐厅张灯结彩、音乐阵阵,一片喜庆。餐厅门口高挂着"中国科技大学爱心行动"的黄底红字大旗。这里正在举办盛大的"爱心舞会",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庆祝"爱心行动"开展两周年。

 

爱心行动被誉为科大自己的希望工程,她聚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殷殷真情,把温暖带给我们身边经济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克服暂时困难,完成学业,扬起人生的风帆。
  

两年来,无数同学志愿参加了爱心行动的各种活动,捐集了三万多元爱心款。受到资助的同学已达60多人,他们有的已经毕业离校,有的正在读研;他们有的得到"1+1"形式的长期资助,有的也积极投身到爱心行动中来,向其他困难的同学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爱心行动不但给予特困同学经济上的援助,更是给了他们精神上的温暖和激励。每一个参与爱心行动的人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快乐。科大校园里流淌着真情的热流。

 

在2000年,源于爱心行动而设立的"爱心奖学金"将在我校颁奖,她将更加激励清贫学子寒窗苦读,立志成材。

 

今年的爱心舞会比往年气氛更热烈。早在十天前,校园网BBS上就开始酝酿讨论,热心的志愿者们专门召开了筹备会,为舞会作了细致的准备。生活处得知爱心舞会的消息,立即表示大力支持,把装修后从未外借的东苑餐厅免费给我们使用。餐厅王经理还专门派人为我们搬桌椅、调音响。
   

七点半不到,以网虫为主的爱心行动志愿者们纷纷到场,主动寻找自己的岗位。精心设计的舞会门票上正面印着爱心行动的专用标志,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反面有科大BBS"瀚海星云"站的图案。负责财务的是统计系一位"四五连读"的博士生,他早早搬来了捐款箱,为准备售票的零钱还捐献了100元。
   

他们来了,有同学,有老师。很多人不会跳舞,但是为了爱心行动,他们放下了紧张备考的书本、毕业设计的实验,来了;他们放弃了周末的休息、繁忙的家务,来了。
   

科大幼儿园的李老师和她已经退休的丈夫8系蔡老师很早就为爱心行动捐款500元,今天她第一个买票,一下子买了20张,并且在我们的签名簿上留言。科大医院陈林义院长、5系杨基明等很多老师都曾为爱心行动热情捐款。天文和天体物理系吴自勤老师年逾七十,当天晚上上完课,满身粉笔灰、拄着拐杖也应邀来了。
   


1999年12月11日,爱心舞会上,99级学生王美表演孔雀舞


朱清时校长听说举办爱心舞会,特地委托他的夫人给我们送来100元捐助特困生。朱校长夫人还兴致勃勃的参加了晚会。校学生会为舞会书写和张贴了海报,还选送了精彩节目给舞会添采。XXXX同学自编自演的吉他弹唱充满书生气的摇滚味,蓉儿的琵琶独奏倾倒全场,YYYY同学的孔雀舞赢得满堂喝彩。(我不知Xdd和Ymm的姓名,请原谅啊)

  

1999年12月,爱心舞会的两位主持人:

Hui_Xu (黑桃A),巧儿


舞会充满青春的气息,两位主持人神采奕奕、风度翩翩,他们庄重而又活泼幽默的主持风格可以在全国主持人电视大赛上独树一帜。场内场外网虫们欢聚交谈,互相介绍,昔日网上好友、争辩对手,今日才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不由得欣然开怀。平日宽敞的东苑餐厅今夜显得如此拥挤而热闹,大家随着一曲曲DISCO、中三、慢四、水兵、恰恰,翩翩起舞,尽情尽兴。
   

1999年爱心舞会,中国科大研究生蓉儿弹奏琵琶


这次"爱心舞会"的门票和捐款收入共计1462元,舞会后即存入"爱心行动"帐户,它将全部用于资助特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时钟已经转到10点20,最有特色的节目上场了,这就是科大BBS站四位站长的小合唱《真心英雄》。小合唱很快汇成了全场的大合唱,把舞会气氛推向最高潮,舞会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太多感动。"
   

我们为爱心行动而奉献,我们为爱心行动而感动。愿科大普通师生浇灌的"爱心行动"之花在新的世纪里开得更加艳丽灿烂!
                          
1999年12月13日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Saloon.board@bbs.ustc.edu.cn]

 



(三)一个得尊重的女孩

 

发信人: Rh_Qian (冰糖),原信区: ustcbbs
标  题: 一个值得尊重的女孩
发信站: 中国科大BBS站 (Wed, 31 Mar 1999 23:06:02),站内信件

今天一位女同学到我这里来领爱心款,我和她交谈了一阵。刚才我在给她的资助人回信时,忽然有了一种冲动,于是我把这封信公开在下面了。

《一个同龄人的心声》(图片来自《冰糖文集》,2001年)


她很矮的个子,比我还矮;她并不胖,但是挺结实。黑红的脸蛋,一对清纯的大眼睛,眉毛浓浓的,又弯又长,眉心中间几乎是连着的。她经常露出甜甜的笑,非常象美丽的南亚姑娘。

她说话轻悠悠的,很亲切,很有礼貌,既朴实,措辞也很得体。看得出,虽然父母都是农民,但是她受到良好的修身教育和文化熏陶。

 

我告诉她,资助她的是一位同系的大师哥。她显出惊喜的神色。她很希望知道是谁,我没有说,只说已经是研究生了。她听了甜甜的一笑,她说她非常感谢他。

我问她知不知道“爱心行动”,她说她略知道一些,她想这位大师兄一定也是爱心行动的。她说她感到很幸运,一到学校就给了她一份社会资助(1500元/年),现在爱心行动又帮助她。她轻轻的说,一定要努力学习,报答大家。

她进入科大的第一个学期,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学计算机语言。现在已经好了,成绩已经达到班级的十几名了。她有信心继续学好。

我说,以后系里会给她上机提供优惠,她非常高兴。她说这学期课程很紧,也没有计算机语言课,她没有时间经常去公共机房。下学期要多去学学计算机。

我们谈到了毕业后的打算,她说她很想回家乡工作。我向她介绍了张亚勤博士,我说这是科大的骄傲,但是他为微软占领中国市场服务,我觉得很可惜,这样的人才没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她说她明白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国家和老师花费了多少!她现在还没有出国的想法。但是即使出去留学,也一定会回来工作的。她不能忘记自她父亲死后,家乡和母校对他们的帮助,还有现在。

我对她的话投了信任票。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但是一个人的本性很难改变。

我问起她家里的情况。她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还学会了木工活。四年前,锯子割伤了手臂,没能及时治疗,得了脉管炎,动了手术也没有好,只有半年就去世了。

她说她的母亲很坚强,一个人干农活养活她和弟弟,还要供他们姐弟俩上学。他们的生活很苦,但是母亲从来不悲观失望,坚强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教育她们姐弟要自尊自强,母亲的身教对她影响很大。

我和她谈到特困生不要自卑,家庭贫穷不是他们的错,也不丢人。希望他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怕旁人知道自己家庭的困难。坦然面对。人要有人格,不要因为困难去乞求别人施舍和怜悯,象街头乞丐那样。但是也不必拒绝社会的同情和真心真意的帮助。她点头同意。她说她的母亲就是这样的。

XXX:  我想,你坚持要找一个女孩到机房劳动,让她通过劳动得到报酬。虽然她没有能够到机房干活,但是给你挑选到这样一个女孩作为资助对象,你和你的家人都会觉得很值得的。我由此而认识了这样的一个女孩,也感到很高兴。

   

据说她并不是班里最最困难的一个,但是她也需要帮助,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值得帮助。

在我看来,她在大学生中显得那么弱小,但是却那么可爱,她有不卑不亢的仪容,她自尊而不矜持,她很穷,但她却赢得了我的尊重。

※来源: 中国科大BBS站[Saloon.board@bbs.ustc.edu.cn]


(全文结束)








作者简介


,1961~1967年求学于清大学,1986年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在学生工作。冰糖(RH_qian)是她在中国科技大学BBS上的网名,在BBS上发表过40万字的随笔和散文,收集在《冰糖文集》中。1997年在中国科大BBS上发起资助科大贫寒学子的“爱心行动”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响应。



编后记:知道冰糖(钱若华老师)差不多是20年前,当时她随同科大访问团来芝加哥访问,那是第一次了解“爱心行动”。今年春天,陶建辉(865)校友告诉我钱若华老师正在跟他确认一些海外校友基金会“爱心奖学金”的事儿,我开始与钱老师联系,希望能将她整理的有关“爱心行动”的资料刊在【情系科大】栏目,经过多次交流之后,钱老师做了最后修改,同时还把她20年前刊印的《冰糖文集》寄给我参考。“爱心行动”就编辑在《冰糖文集》的【第六辑】中,那一段难忘的岁月,事事在心,字字在目,就这样在冰糖的纸上耕耘中保存了下来,今天再一次翻开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


《冰糖文集》的开头,“科大网虫讲冰糖”里,冬子描写到“晚上路过学校办公室,抬头只见冰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相信这间科大校办公楼627房间,是不少科大学子经过熟悉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钱若华老师

在科大东区校办公楼的627办公室办公


编辑:陈颍 8714


推荐阅读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1/4:缘起、发展和力量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2/4:人物谱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爱心行动 3/4:延续和发展

【情系科大】80年代初的科大校园
【情系科大】难忘的课堂
【情系科大】在LB膜实验室的日子
【人文科大】穿行在祖父的柏林和莱顿
【情系科大】八十自述:我真幸运!
【情系科大】牛转乾坤
【情系科大】中国科大与俄罗斯的情缘
【情系科大】十年夜雨
【人文科大】半个世纪师生情



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留言。投稿请电邮 hzhang9@att.net。



招聘启事本公众号欲招志愿记者,负责一些采访工作,有兴趣者请将个人文章及个人简历发到 hzhang9@att.net,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