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死时速,中西合璧!首例独立VA-ECMO技术成功开展

当重症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时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叶克膜”)

可以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肺功能

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是现代医学最前沿的生命支持手段

近日,我院中心ICU团队

成功为一名重症患者实施VA-ECMO

同时联合中医药治疗

中西合璧

全力与死神展开生命争夺战




生死时速




10月17日,61岁的王大叔突感胸痛不适,拨打120送入我院急诊科,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绕行CCU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临时起搏器置入+IABP置入+PCTA+STENT术。10月19日,患者病情出现恶化,休克状态不能纠正,出现严重低氧血症、肝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MODS的表现,转入中心ICU抢救治疗。

患者转入后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机等支撑下仍存在随时心跳骤停的风险,需立即行VA-ECMO支持心肺功能,为原发病治疗创造机会。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罗真春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召集科室ECMO团队,各个小组迅速到位,各司其职,与死神赛跑,成功为患者实施了VA-ECMO救治,稳定了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及各项器官功能。

ECMO上机




中西合璧




ECMO是代替人体循环的人工心肺机,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膜肺和血泵,前者为人工肺、后者为人工心。V-A ECMO技术就是血液从静脉引出,利用膜肺将血液充分氧合,并通过血泵将血液送回动脉,从而让患者的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治疗原发病赢得宝贵时间。作为现代医学TOP级的生命支持技术,需要实施者在血流动力学、呼吸支持、重症超声、凝血、其他脏器支持等重症多维度、多角度技术的熟练掌握,是一个重症团队实力的体现,现阶段仅部分大型医院具备实施条件。

各种生命支持类设备运行良好


从《伤寒杂病论》至《肘后备急方》,经过千年磨砺,中医学在救治急危重症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急性心梗,属中医学真心痛范畴,其病势凶险,危在顷刻,内经即有“朝发夕死”的描述。患者心肌梗死快速进展至心源性休克,见其面色青紫,喘息气促,大汗淋漓,四肢逆冷,二便不通,神志不清,舌淡青紫,脉沉细弱。加上患者年纪大,肾阳久亏,虚不抗邪,又嗜食肥甘,损伤脾胃,痰浊内盛,腑气不通,阻塞胸膈,内见气机闭塞,外见亡阳厥脱。我科辨证施护,予以中药鼻饲灌肠,内外兼治,回阳固脱,泻肺通腑。

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目前患者各项指标较前好转。在该患者救治中,充分体现了我院多学科合作、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理念,中医药治疗全程参与实施ECMO救治全过程。将我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点,实现了新跨越,完成了新突破。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科室,科室传承黄星垣老专家的中医急诊学术思想,是重庆市中医急诊质控中心、重庆市中医急诊专科联盟主席单位。拥有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卫健委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全科共有医护人员109人,其中医师21人,护士88人。博士3人,硕士1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0人。年急诊4.5万余人次、年院前急救3500余人次、年ICU收治危重患者650余人次。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科室,在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年核酸采集35万人次,诊治发热患者1.2万余人次。科室拥有完备的120院前指挥系统,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同时,科室还具备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所需的系统及设备,全方位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及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急危重症救治技术,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救治平台。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重庆市科委绩效激励引导项目3项,重庆市卫健委课题1项,重庆市科卫联合课题2项,成中医及院内课题7项,发表论文60余篇。科室为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科室主任罗真春为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急诊医学)。

视频号推荐

往期精选

吃得多,不运动,你不胖谁胖?(附专业减重方法)

一分钟,教你看懂一个胸片诊断专业术语

处暑养生灸一灸,躲避“多事之秋”

一张一年前的门诊心电图救了他!

文稿:丁   建周玉玲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罗真春 王成虎 庄文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