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哈德卸任总理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刘光耀 网易研究局 2020-02-11

本文是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
网易研究局·德国版

第33期: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设想(二)

自《国富论》发表以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一直被奉为圭臬,其本人也被不少人视为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但实际上,亚当·斯密虽然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本人及其思想并不能代表经济学的全部,也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经济学的发展是一代代经济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除了亚当·斯密,世界上还有哪些经济学大师?德国因其严谨的治学风格,一直是世界经济学大师诞生的摇篮。

路德维希·艾哈德,曾任德国总理,同时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者。一直以来,主流的经济学界一直忽略了艾哈德对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战战败的德国,为何能在一片废墟上实现经济的再次崛起?这与艾哈德的努力分不开。

网易研究局推出“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独家策划,听中国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刘光耀独家讲述艾哈德的经济思想,揭秘德国崛起背后的秘密。在前面的专栏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思想,本期,我们来一起看看艾哈德卸任总理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可否认,席勒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造成的问题成堆。”

——刘光耀

(接上期)

(二)第二阶段:社会民主党参政和主政的阶段(1966—1982)

在这个长达十六年的阶段内,社会民主党内以“超级经济部长”卡尔·席勒为代表的当权者们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思想,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控制和宏观管理的政策和主张。这个时期理论和思想的核心是,把欧肯为代表的弗赖堡学派关于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功能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管理结合起来。

1966—1969年是基督教联盟党的库尔特·格奥尔格·基辛格担任总理,社会民主党的席勒担任联邦经济部长。1969年,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从1966—1972年期间,席勒继续担任联合政府经济部长。席勒是社会民主党党员,但他在党内属于右翼。他不赞成计划经济,明确主张市场自由竞争。他虽赞成凯恩斯主义,但又承认艾哈德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席勒是这个时期德国制定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核心人物。在席勒主导和影响下,德国出现了一些重要发展和变化。

1、1966年以后,德国通过了许多重要法律并制订了许多新的政策。主要内容是:紧急状态法(1968);通过向东方集团开放,德国外交政策重新定向;关于“内部安全”的辩论;反对限制竞争法的斗争激化(1973,1974);稳定经济增长法开始生效(1967);财政改革(1969);寻找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秩序;扩大欧洲共同体;扩大工人的共同决定;扩大社会保险。

2、1967—1979年期间,德国经济出现了以下的变化和倾向:通货膨胀率在1974年上升到7%;1975—1977年,失业人数超过100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趋缓,1961—1969年均增长4.6%;1970—1973年为4.4%;1974—1978年为1.8%;1975年为2%;外贸中,经常项目是顺差,服务和转移项目是逆差;联邦债务在1966年12月艾哈德下台时为350亿马克,1979年底,债务总额达到2000亿马克。大约等于全年的预算;国家占有率1966年为37.1%,1975年为48.1%。

3、社会市场经济所处的地位。事实上,德国人对社会市场经济的了解是很少的。1966年,在艾哈德下台前有过一次关于物价稳定(艾哈德理论中最重要论点之一)、冻结物价和工资民意调查,那已经是在1948年的货币和经济改革17年之后。艾哈德对调查的结果感到失望。在被调查的人中有60%居然认为,国家专制是所希望的稳定的最可靠的保障。艾哈德认为,在他的任期内,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不是总能成功达到的。但他认为,从总体上说,偏离的部分没有超出社会市场经济的总路线。他总是把经济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

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是席勒吸纳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宏观调控、需求管理和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思想并把它运用到德国的经济政策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个时期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也不是弗赖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米勒—阿玛克的社会市场经济,也不是流亡学派的代表人物勒普克和吕斯托主张的社会市场经济,而是席勒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

不可否认,席勒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造成的问题成堆,诸如,债台高筑,物价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福利剧增,国债攀高,劳工市场恶化,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分配斗争愈演愈烈,社会紧张加剧。席勒部长按照凯恩斯关于需求不足的理论进行调控,收效甚微。

1966年,当艾哈德被迫下台时,社民党的一些人从狭隘的党派利益出发,幸灾乐祸,得意忘形,轻率地认定,艾哈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只是解决了昨天的问题,社会市场经济应当进入一个新阶段。少数居心叵测的人甚至说,艾哈德的思想业已过时,他的“宠儿”社会市场经济之花已经凋谢,成了“明日黄花”,并讽刺“祖父(指艾哈德—作者注)的市场经济死了”。事实上,艾哈德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并没有过时。后人评论说,艾哈德下台后,德国的政治家们应当在坚持艾哈德核心思想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作必要的适当的补充,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艾哈德的基本思想。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是这样看的。然而,包括席勒在内的社会民主党政治家们出于各种不同的考虑,没有这样做,而是对艾哈德的政策进行了大幅度修正,从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 第三阶段:基督教联盟党主席科尔执政(1982年)后减少国家干预和尽可能发挥市场竞争功能相结合的结构改革阶段

1982年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社会民主党下台。基督教联盟党在1982年取得大选胜利后同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科尔执政长达近16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受供应学派理论影响,科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核心内容是尽可能地减少国家干预,减少财政赤字,减少企业税收,逐步推进私有化,强调市场自由竞争功能,从而使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适度温和增长。

1998年,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获胜。施罗德总理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采取许多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2006年,基督教民主联盟的主席默克尔当选总理后大体上也继续实行结构改革政策,但由于德国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构改革举步维艰,难度很大。

(未完待续,每周持续更新,欢迎关注微博话题#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讨论,关注网易研究局官方微信公号(ID:wyyjj163)获取最新内容)

刘光耀先生简介

河北省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1983年11月至1985年1月在外交部第一期经济调研干部培训班学习并以优异成绩结业。1976年至1982年在驻奥地利使馆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至1989年在驻德国使馆研究室工作,任一等秘书,主管经济调研。1990年至1993年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世界经济处工作,任处长。1993年至1996年在驻德国使馆工作,任政务参赞兼研究室主任。1996年至2001年任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在德国和奥地利工作长达18年之久,深入地研究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双边关系以及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往期回顾:

第13期:艾哈德:将来决定人类命运的不是机器 而是人的头脑

第26期:德国经济学家勒普克:过度强调福利是重大危险

第28期:德国前总理艾哈德的青少年时代:从炮火里死里逃生

第29期:德国前总理艾哈德的求学之路

第30期:“永动机”艾哈德

第31期:德国前总理艾哈德的地位和影响|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

【声明】: 本文是网易研究局独家稿件,网易研究局是中国驻慕尼黑首任总领事刘光耀先生“世上不只有亚当·斯密”专栏的唯一供稿智库。

【转载要求】:1、注明来源:网易研究局;2、全文不得做任何修改,违者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END-
精彩文章推荐
黄有光:为什么年轻人不快乐?30岁左右是人生快乐的最低点梁建章:不必担心贫寒家庭多生 应对生育危机是头等大事刘明彦:存量浮动利率贷款重新定价影响几何?梁建章:中国人千年之后是否会灭绝?
连平:降准不会导致大规模资金流入楼市

关注我 看最有态度财经言论


联系我们:WeChat:yangzeyu565760lizhao641807
LXY17803863793Email:yangzeyu@corp.netease.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