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中医 | 他是全国名中医 师从霍元甲儿子得过武术冠军 后学医半子承祖业 创办过药厂成为行业领导者
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有这样一位“神人”:
他14岁就获得广州地区太极剑冠军,师傅是霍元甲的儿子;
后来弃武从医,精心岐黄。结识并求教于佛山名医管铭生,结果恩师成岳父,半子承祖业;
50岁参与筹办一方制药厂,现已成为中药配方颗粒领导者;
如今,他已名满岭南,获选首届全国名中医。
他,就是邱建行。
他笑容阳光,身手矫健,思维敏捷,开口就能流利地背诵《大医精诚》。
得过武术比赛冠军的他,如今英武之气不减,但有时候一笑,又露出几分腼腆。
今天,广卫君就带你见识这样一位中医“神人”,究竟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浸润,还是独特的修为,使得时光的脚步在他身上这样迟缓?这位火眼金睛辨识疑难杂症、用药精准独到的中医圣手,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耳濡目染 西医之家走出中医大家
1941年2月,邱健行出生于广州番禺一个医生之家,不过不是中医,而是刚进入中国不久还很时髦的西医。他从小就在浓浓的医学环境中长大,有件事他一直记得非常清楚:有个新生儿全身发黄,许多医生看过都表示没有办法,其父母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邱健行的姑妈这里。
姑妈劝他们别哭,抱起小孩细心地全身检查一遍,发现小孩的肛门堵着,里面积满胎粪。她小心地划开肛门,胎粪喷射而出,小孩哇地一声哭出来,就此获得新生。也许这只是一件小事,但作为医者的神奇和自豪给刚刚记事的邱健行留下烙印。
身在西医之家,缘何却对中医情有独钟?这里有段故事。
邱健行的祖父是农民,但有经商天赋,生意在广州越做越大,并把邱健行的姑妈送出国学医。日本人来了广州之后,祖父就带着一家人到里水乡下避难。乡下需要医生,姑妈的医术远近闻名,邱健行看到有病人冒着大雨翻山越岭赶过来,请姑妈去给不方便走路的病人看病,姑妈二话不说,拿起药箱就出门了。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邱健行体会到了医者父母心的含义。
说起这些,邱健行情绪有些激动:“姑妈是个女子,有时夜里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偏僻山村给人看病,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乱世缺医少药,姑妈救苦救难的形象在邱健行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他想将来一定要当医生,像姑妈那样。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焕发出新的生机,邱健行随家人回到广州,开始在培正学校上学。身为阳光少年,他有着用不完的精力,除了学好功课外,他还酷爱爬山、跑步等运动,尤其喜欢跨栏,那飞越而过的姿态让他着迷。由于经验不足,他不知道运动不当会带来伤害,因此膝关节受伤,引起关节炎。虽然家里有医生,打针用激素效果却都不好。一个同学提醒用中医试试,他于是去了省中医院。给他看病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那双手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按一按,疼痛的部位就有酸麻的感觉,再用针一扎,顿时觉得舒服了很多。老中医给他讲穴位的相通之处,讲人体是一个整体,给他开的药有汤剂有敷剂,这些带着清香的中草药,他闻着就非常喜欢。
老中医不但治好了邱健行的运动损伤,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奥秘无穷。
他一有时间就往老中医那里跑,观摩他把脉、看舌相,有点偷师学艺的意味。老中医慈爱地看着这个孩子,没病人时就耐心地跟他聊,教他认识药材。广州周边多山,什么白云山、火炉山、帽峰山,每座都是一个药材的宝库。每到休息天,他就上山采药,对着书逐一熟悉各种药的特点和用途。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多种中药材都能认出来,还可以把每种药的用途讲得头头是道。
认识药了,邱健行忍不住技痒,想把学到的派上用场。一天,一个同学牙疼,受不了了,真想拿个钳子拔掉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邱健行突然记起中药材地骨皮可以治牙疼,何不试试?他把想法一说,同学半信半疑,邱健行解释说:“这是医书上说的,你不信就算了!”这位同学还真去药房买了点地骨皮。第二天,他专门登门道谢,说牙疼轻多了。又过了两天,竟然全好了。
于是,同学有病就先跑来找邱健行看,一般的小病开个单方,配点药,便治好了。他成了同学眼中的小神医。
1959年,高中毕业时,邱健行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
求精求诚 从医是一条自我完善的路
进了中医学院,邱健行像一只辛勤的蜜蜂,在知识的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采集;又像一株久旱的禾苗,如饥似渴地接受雨露的滋润。
中医古籍居多,读起来诘屈聱牙,邱健行看着一摞摞的中医文献,如遇大山,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在征服知识的困难面前,他更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学校生活很清苦,那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他时时感到饥饿。但当捧起书本,知识就立即变成了食粮。
收获总是垂青勤奋,汗水没有白流,邱健行慢慢地掌握了医理、药理和药方配伍的基本要领,对经典配方背得滚瓜烂熟,由此认识了神农、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
对于《大医精诚》的精神,邱健行一直铭记于心,到现在都能随口吟出其中名句。可以说,大医精诚的精神一直在他灵魂深处燃烧。
1965年,邱健行以优异成绩毕业。到农村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邱健行毫不犹豫地奔赴清远。说是在清远中医院工作,其实大多数时间待在农村,随医疗队下乡,他不仅要针灸、推拿按摩,还要上山采药。有一天,一个家长抱着小孩来看病,邱健行认真地望闻问切,确定是感冒发烧,决定用推拿法治疗。家长起初不大相信,但经过推拿,小孩真的退烧了,感冒基本痊愈,家长心服口服。
清远有位名医叫黄烽,看脾胃特别在行。他在行医之前从教,古文基础相当了得,一些古诗文随口诵来。邱健行拜了他为师,上班时随诊左右,下班有时间就到他家去求教。黄烽看他进步很快,越来越喜欢,不仅悉心传授,还推荐他看一些书并划出重点牢记。黄烽告诉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者要精,要有“三上”之功,一是枕上,睡前看看书记得特别牢;二是路上,上班的路上默诵方歌;三是厕上,蹲厕时也可用来记。“三上”成就一个博学的医生。
不到三年,邱健行的医学水平有了飞速提高,被人称作小黄烽。他背着箱子走村串户地看病治病,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赤脚医生。
中医是门大学问,要察言观色,望闻问切,针灸推拿,基本功是要从表皮察出经络穴位、五脏六腑病情。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邱健行好学上进,医术也日益精进。
有一次,有位50多岁的妇女突然发现自己耳鸣得厉害,头部水肿严重,像豆腐一样软。当地人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她这是白蚁俎天堂,不久就会死的。她害怕得不得了,前来看病,邱健行经过把脉,诊断她是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当即开了药。可是有一味药炙甘草,医院里没有,邱健行就去她家里教她怎么炙。几剂药下去,病好了,这位妇女带着乡亲们敲锣打鼓地给他送去一块匾,上写:德艺双馨,健行不息。
在邱健行眼中,患者没有高低贵贱和亲疏之分,一视同仁。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他从不开大处方,开的都是既廉价又能治好病的药。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心正就是崇高的医德,他以大爱之心看待每一位病人。
恩师成岳父 半子承祖业
1974年,邱健行在清远市中医院任业务院长期间,结识了家住佛山的名医管铭生。管铭生祖上三代是当地有名的中医,第一代可追溯到清代二品军医官管金墀,是当时岭南五大名医之一。管铭生精通《伤寒论》,善治内科疑难病症,著有《医余随笔录》,1978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 “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管铭生见邱健行品行出众,通达医理,十分喜爱器重,不仅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治疗颈椎病、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疑难病症的独特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爱徒成了女婿,邱健行成为岳父祖业的传承人,传承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一生行善的品德。
邱健行始终把能为患者看好病作为大医金标准。他明白,同情怜悯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精湛的医术,让患者尽快康复。更重要的是,必须敬畏生命,尊重人性,践行真诚的医德,才能使医术发挥最大价值。他常说:“当医生就是治病救人,救活一个病人,不仅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更是挽救一个家庭。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有时候一个治病思路,其实是一种哲学思维。
经过多年行医,邱健行越来越感到脾胃学说的重要。人体所需各种物质都来源于饮食,这就要求有一个脏器能将摄入的饮食进行转化,这个脏器就是脾,中医称之为“仓廪之官”,意思是掌管粮食。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一个免疫器官,而中医的脾,则是综合了人体所有消化功能的一个总称。
可以这样理解中医的脾:胃和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饮食的主要场所,但胃和小肠的动力要靠脾来提供。水和食物通过脾的作用,可以转化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另一类是要排出体外无用的糟粕物质,中医称脾的这个功能为“运化”。
当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时,摄入的水和食物就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物质,它们会停留在体内形成各种致病物,因此,脾胃学说一向在中医诊疗上占据重要位置。
治胃必健脾,健脾必和胃。邱健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参加编写了《脾胃学说研究辑要》等三本专著。
1977年8月,邱健行被调往广州中医学院任教。在这里,他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三位良师邓铁涛。
用一方造福四方 致力服务更多病人
1991年6月,广东省筹建中医研究所,领导首先想到邱健行,调任他为中医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
“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继承与创新始终是中医药发展不能偏离的两个主线。邱健行带领班子从中药剂型改革着手,走中药现代化,并定下了科、医、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建设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及附属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东一方制药厂,形成“一体两翼”格局,当时在全国属首创。
研究所作为中药剂型改革的先锋队,打破中药千年“一罐”制,临用现煎的模式,用现代化制药工艺提取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原则进行灵活加减配方,在保持原有饮片汤药配方疗效前提下,可以即冲即服,极大方便了患者服用、携带和保存,为中药剂型的改革开了先河。
目前,他参与筹办的广东一方制药厂已经能生产700余种单味配方中药颗粒,供全国上千家医院和医疗机构使用,并出口到世界五大洲,深受海内外患者欢迎。
2001年底,邱健行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可以专心治病救人。岁月已经把他打磨成一位性格开朗、心境平和、兴趣广泛的老人,他神采奕奕,每周出诊,带徒教学,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邱健行每周坚持出诊三个半天,说是半天,实际上他的粉丝都知道,早上七点钟,晨练结束他就已经坐在诊室,然后忙到中午一两点钟。甭管多累,只要病人有问,他必定耐心回答,百问不厌,生怕病人不能理解。
有位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做了脾切除术10余年,一直找邱教授看病,肝功能保持正常,腹水未再反复,工作如常人。每次患者来看病,邱教授都像第一次为她看病那么认真、细致,处好方药后,还耐心教导她如何调整心态,愉悦心情,注意饮食,配合药膳,并耐心讲解用何种配料煲汤。
他的诊室门口总是有一大堆人候着。在长长的队伍面前,他一个接一个地看,毫无懈怠之心,即使想上卫生间也憋着,患者在他那里感受到的永远是春天。
验咽是邱健行的独特诊法,他创立了“验喉十法”,提出验咽知胃肠。咽喉就像一面镜子,能照见胃肠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信息。邱健行临证常常电筒不离手,他说:“有时候望舌问诊反映不出或拿不准胃肠症候属性,一验咽喉就明了。”“舌比脉明,咽比舌早”,通过验咽,见微知著,能更快更准地掌握胃肠真象,补充望舌之不足,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邱健行还提出了“岭南胃热致病论”,提倡疏肝清胃。对于治疗疑难杂症,邱健行临床擅用“培中升清法”。
邱健行深悉岭南草药的性用,医方突出岭南草药的简、验、便、廉特点,如蒲公英配夏枯草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活动性炎症、糜烂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蒲公英配败酱草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他强调“先知药性后明药用”,任何中药都有药性和药物功用两大因素,中医治病从根本上讲,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病理上的偏性,首先药性与疾病的阴阳属性要对应,要平衡。
中和养生是养生的高级境界
邱健行虽然高龄,却依然耳聪目明,看书不需要戴眼镜,反应灵敏,条理清晰,精神矍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现在都在说中国梦,而中医的中国梦,就是对寿而康的追求。”他的养生之道,归纳为三十二字要诀:“要多走路,无需吃素;心胸开阔,勿火勿恼;远离陋习,爱好良好;坚持不懈,长寿可保。”
邱健行非常喜爱运动,尤其钟爱太极拳、太极剑,曾师从霍元甲的儿子,并获1965年广州地区武术队锦标赛太极剑冠军、太极拳亚军。如今邱健行舞起太极剑仍虎虎生威,刚柔相济,身手连青年人都自叹不如。
邱健行说,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拳术之一,对于溃疡病、慢性胃肠病、气管炎、慢性肝炎、心血管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拳、剑于若有若无、若实若虚、勿忘勿助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动作舒展轻柔,动中有静,柔中有刚,圆活连贯,外可活动筋骨,内可流通气血,协调脏腑,故不但用于技击、防身,且更广泛地用于健身防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养生方法。
邱健行提倡饮食清淡,但无需素食,食物宜多元化,四时食养,应克服饮食偏嗜,合理搭配三餐营养,规律进餐。他喜品龙井茶,每次出诊带上一瓶约500毫升的龙井茶,有抗疲劳、降血脂、凝神静气之功。因病人多,常常超过午餐时间,他就靠喝龙井茶保持精力,所以喜称其为“神仙水”。
在中国传统养生经验里,“中和养生”是高级境界,展现了华夏民族对人、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浓缩了儒、道、医的精华,本质上就是引导人们掌握好一定的节与度。
邱健行立身处世不离“中和”,一言一行力求恰如其分,自信不自负,自谦不自卑,自强不自傲。以此处世,人际和谐;以此养心,心旷神怡。
来源:《人之初》杂志
采写:姚中才
编辑:马 方
推 荐 阅 读
卫生时政深度解读者
医疗品牌专业塑造者
健康中国权威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