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 | 他缔造的帐篷医院 成为世卫组织九支应急医疗队之一
田军章:帐篷医院的缔造者
5月26日,端午节假期前两天,尽管还在外奔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的心情,却比在珠江看赛龙舟还爽快。
这一天,他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日内瓦总部,从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手中接过一面EMT(国际应急医疗队)旗帜。这标志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建的中国政府医疗队,正式成为世卫组织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下9支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将证书颁发给国家卫计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先生,把队旗授予给EMT(广东)
田军章院长接过EMT旗帜
《人民日报》刊出的文章《这家医院会飞》充满感情地写道,这家中国“帐篷医院”将时刻待命,飞向国际应急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区,为灾民提供安全、及时、有效、平等的应急医疗救援服务。
不到20年,从解放军最小的一家中心医院,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在6小时内完成应急医疗队集结并飞往受援国救援的大型综合医院,省二医是怎样创造奇迹的?
本刊采访了田军章,听这位奇迹的见证者,以及医院8年多来的操盘者,讲述他和省二医的传奇。
2003年2月10日,广东省卫生厅领导一通紧急电话,找到正在北京出差的时任177医院院长欧景才,讲述了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因为医务人员感染频发、病床告急到了临界点,省里决定让177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专门收治“非典”病人。
接到任务后,医院迅速召开会议,停止两个二级临床学科扩展搬迁的计划,把准备用作独立住院楼的南楼腾出来,专门收治“非典”病人。第二天下午两点,第一个“非典”病人入住南楼,此时距欧景才电话响起还不到17个小时。
60多年前,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野战医院南下,驻扎广州后更名为解放军177医院。1998年大裁军中,177医院改制为国资委旗下广晟集团的企业医院——虽然脱离了部队,却依然保留着部队医院的执行力和荣誉感,保留着“有任务就上”的光荣传统。
一直到抗击“非典”结束,医院共收治了285例疑似“非典”病例,最后确诊86例,创造了没有一例患者死亡、也没有一例医务人员感染的“双无”奇迹。当时有个儿童病号把另一家医院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都传染了,177医院的护士却没事,田军章笑着把功劳推给了运气,“成为定点医院后,南楼窗户还没修好,也没有空调,我们就买了一批大风扇,日夜吹,降低了病毒浓度,也减少了感染的几率。”
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吸取“非典”教训决定建立全省防疫体系,以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因为医院在抗击“非典”战役中的突出表现,省政府决定将177医院从广晟集团公司划归省卫生厅直属管理,并更名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想起医院这一路的身份转变,田军章唏嘘不已。“上世纪90年代,我刚来医院的时候,医院的条件比乡镇卫生院还差,总共只有150张床,医疗设备总值仅90余万元,是全军最小的中心医院。1994年裁军,医院被整体移交给了广州军区生产部,成为全军第一家穿军装无军费支撑的医院;1998年部队不再搞生产经营,于是又随着生产部一起交给了省政府,转制成为广晟集团所属的企业医院。”
田军章说,在加入广晟集团之前,医院就想申请省二医的牌子,但是当时的卫生厅考察后认为医院底子太薄,建议改挂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综合考虑,当时的院领导谢绝了。卫生厅又建议改挂广东省肿瘤医院,“当时我们肿瘤专科还不强,不敢接。”
在外面转了一圈,177医院最终还是在雷于蓝副省长的主持下,挂上了省二医的牌子。这使得2009年接任院长的田军章,从此有了医院建设的最好抓手:前一年,他注意到汶川地震中显露出来的紧急医疗救援的严重不足,认为国家可能会对应急救援这一块加强建设。
果然,国家卫计委于2010年提出建设国家级应急体系,医院第一时间向国家卫计委应急办提交了建设方案,并于2011年顺利成为全国首批6支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承建单位之一。
由于缺乏参考,应急体系的建立非常困难,军人出身的田军章又想到了部队。他上北京,去历次救援行动中出动最多的北京武警总队医院考察。得知对方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全开始,当即提出以信息化推动应急体系的建设。省二医只用3个月就开发出了全国紧急救援信息系统,获时任卫生部应急办主任梁万年多次赞许。突破口就这样打开了。
信息化是全方位的。2012年,应急大楼正式启用,二楼指挥中心有一个紧急医学救援信息化综合指挥平台,可以实现远程指挥医疗救援。1号楼的仓库也是智能化联网,当叉车将航空箱往外运输,经过仓库门时,伴随“嘀”的一声,电脑上特定的编码同时显示应急装备出库。
田军章还组建了1小时内就能做好出动准备的60人应急医疗队,队员配备单兵作战设备,能让后方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装置看到现场场景,实现前后方的语音视频双向沟通;他建立的帐篷医院有国内最先进的分诊平台,并且使用救援电子检伤系统,指挥平台对每位佩戴芯片伤情识别卡的伤员情况一目了然。救援分诊智能化,让帐篷医院能够24小时运营,并自给自足14天成为了可能。
田军章院长向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领导介绍帐篷医院布局
截至目前,应急医疗队已先后参与了日本海啸救援、菲律宾台风救援和雅安地震救援等多次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在广东防治禽流感、登革热疫情,收治埃博拉患者和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方面,也都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有人问田军章应急医院为什么会成功,他又一次谦逊地说:“主要是因为跑道上没有对手。大家都专注于医疗,专注于学科建设,我们走差异化发展,所以一下子有点儿冒尖了。”
于是,世卫组织在全球打造国际应急医疗队之际,国家卫生计生委点名省二医去竞争,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田军章出发去日内瓦之前,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到省二医助阵。他说,省二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应急医疗队上,既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是医院对全世界的贡献,他勉励医院:“广东对外交流频繁,建设国际应急医疗队,既可以更好地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也给了我们融入国际卫生应急大家庭、向国际同行学习的机会。”
关键词:网络医院公私兼顾的事业
应急救援更多的还是公益性的任务,作为一家综合医院的院长,田军章必须要考虑医院的生存。“急”出了名,这次他决定以“慢”作为突破口——他认为慢性病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问题,值得加大投入。
田军章选择从社区入局,在社区建设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时,他就注意到了基层的力量。“要建立慢病防控体系,光靠医院不行,我们就提议做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社区慢病管理体系。”他拿着项目方案找到了当时的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姚志彬非常认可项目方案,并在随后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了支持。
自2012年9月开始,至2014年9月止,田军章用两年时间在广州各社区建起了100个健康小屋,线上管理25万多人,辐射100多万人。成绩亮眼,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他意识到,光靠政府资源不行,还是要有社会资本投入。那些年,也正是中国互联网经济从量变走向质变的时期,田军章开始考虑如何从互联网入手推动社会资本投入。
这也算公私兼顾。高中毕业的时候,田军章就对计算机感兴趣,高考第一志愿报的是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系,后来在父亲坚持下才改成第三军医大学。他在应急体系上所找的突破口,其实也源于他少年时的互联网情结。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分管的第一项工作内容就是信息化,从而一手促成了应急医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为了布局社区网络,田军章找到一家专注于广东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公司,后者也迫切需要一家三甲医院作为合作伙伴以试水“互联网+医疗”,双方一拍即合。巧合的是,该公司老总就是83级华中工学院计算机软件系的学生,两人差点儿成为大学同学。在广东省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0月25日,广东省网络医院挂牌上线运营。
段宇飞主任参观网络医院
由于种种原因,最初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效果并不好,田军章转而和药店合作,将健康小屋放到药店,整个项目一下子活了。如今,广州不少药店门口都挂着广东省网络医院就诊点的招牌,桌子上电脑、耳机、摄像头、打印机、血压计和血糖仪一应俱全,患者登录系统输入姓名、手机号等信息,选择医生后双方连线,医生根据病情会诊、指导用药,最后打印电子处方,几分钟就能完成网络诊疗的整套流程。
张元是广州新港中路一家药店的执业药师,他还记得网络医院刚开始时用户很少,人们不相信可以通过视频看病,一些老人更认为药店是为了骗钱。但体验之后,患者尤其是一些有糖尿病、高血压的老人反映很好,慢慢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农村基层也在此时伸来了“橄榄枝”。2014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清远调研,当地群众反映医疗条件差,“有钱去广州,没钱去贺州”,每年超过20%患者外流,他们的医疗花费占了全县医疗支出的60%。胡春华要求,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和山区县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省二医对口帮扶阳山县。
短短10天内,田军章走遍了阳山13个乡镇卫生院和159个村卫生站,结果令他忧心忡忡:159名村医绝大多数只有村医证,只有十几个有助理医师资格,学历也是中专以下。“如果按通行的专家下沉,在这种条件下很难短期解决基层医疗薄弱的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互联网医疗。”
2015年6月29日上午,在海拔1800米的广东最高村——阳山县太平洞村,广东省网络医院的网络医疗点正式落户村卫生站,田军章拉开了改造阳山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帷幕。他为阳山的每个村免费提供网络医院视频接诊终端,提供体温、血压、血糖检测仪等医疗穿戴设备,村民在村卫生站就可以直接连线300公里外的省二医专家,足不出村即可诊疗。
与城里人最初的反应不同,短短半年就有2500多村民通过网络医院就诊。雷公坑村的戴春燕就是其中之一,她因为胆区疼痛找到村医莫燕辉,莫医生帮她连线省二医网络医院专家,通过可穿戴设备测量的基础数据和详细问诊,专家诊断为肥腻饮食激发原有的胆结石基础病,很快开出药方。“以前大病去广州,现在网上问教授。”戴春燕很高兴。
有了网络医院,田军章首创的“省县镇村医疗一体化”得以成功落地。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飞实地考察后表示,省二医的“互联网+”探索,打造了医疗服务一体化精准帮扶的阳山模式,“是在以现有条件和方法,找到一条捷径,迅速改变、提升了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技术能力水平。”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着重提及,让互联网医院一时间风光无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多次表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应急医院让省二医飞了起来,网络医院让省二医飞得更高更远,省二医长了两双翅膀。“我们的品牌影响力也出来了,医院门诊量、住院量都大幅增加。”田军章说,他列举了一组数据:省二医原来有60%以上患者来自广州市内,现在超过50%来自市外;此前外地患者主要来自潮汕地区,现在其他地区也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医院的业务量也连续多年都是以20%左右的幅度强劲增长。
目前,全省已经有了5000个网络医院网点,每天累计接诊患者已达1万名,田军章说,争取未来两个月达到1.5万名,年底达到2万名。
网络医院还体现在本院建设上。2016年2月,田军章率先在全国三级医院推行基于互联网的全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以轻松通过微信、支付宝、APP和医院官网挂号并确定就诊时间,提前10分钟到医院即可,还可以通过移动支付交费,节省3次排队大约一小时的等候时间。
此外,广州市参保病人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还可以先看病后付费,减少了跑腿,也不需要提前垫资。“医院的服务流程很长,需要改善的地方也不少。”田军章说,他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方面,不仅考虑到了费用,还考虑到了时间成本。
“我们毕竟底蕴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有时候跟不上。比如病人突然蜂拥而来,门诊和病房的接待能力跟不上,医生的压力也比较大。”田军章说,医院因此加强精细化管理,“比如我们对整个药房进行改革,管理水平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原先,省二医的药房是自己管理,全靠人工分拣药品,药品损耗大,病人排队时间长。2014年他与广药合作建立了全新的智慧药房,医院只需要从医生给病人开药这个节点开始管理后半段,药房人员减少,医院药品贮存用房减少,智能药房差错率降低至几乎为零,“前期的管理成本就消化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药房服务链延伸改革让田军章尝到了甜头,他随即对医院的试剂、耗材进行改革,同样是引用第三方管理,患者的费用不增加,医院的成本却降下来了。
7月,广东公立医院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除了医疗技术的改革和收费结构调整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成本。目前我们的安保、保洁队伍都已经实现社会化了,后勤管理、水电气管理也将进一步社会化,向管理要效益。”田军章说,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他也给医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次改革,我们保证医务人员收入不降低。”
田军章对人才的渴求已为广东省医学界所共知。几年来,他从全国各地引进了生殖医学专家、麻醉、脑血管等专家。说到这些专家时,田军章一直在笑,他很自豪。的确,专家带来的成果立竿见影:新的麻醉科主任使麻醉科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正在主持打造无痛医院;引进生殖医学团队后,生殖医学中心也发生了大变化,试管婴儿的新鲜胚胎成功率接近70%,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田教授和团队研究病例
目前全国应急人才很少,田军章就和暨南大学共同创办了应急医学科,目前已培养了50多名应急人才——如今他收缩了猎头频率,把重心放到自我造血上。“我们强制要求医生去国内外顶尖医院学习,同时也邀请国内外顶级学科专家来支援我们的学科建设。”田军章说,由于人才建设发展非常快,省二医一下子站在了不少学科的最前沿。
回头梳理一下田军章8年多来的管理,从应急医院、网络医院建设,到药房、试剂和耗材改革,再到学科建设,无不是把准了时代的脉搏,甚至经常超前一步。在改革中,田军章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他和家人甚至遭到威胁,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下来了,并把这些当成人生不可或缺的记忆。
“我是属马的,属马的都有一点运气,我每到一个环境都会遇到一些热心人,有领导支持,也有同事认可。”田军章一说到自己就很谦虚,但是所有的成绩都表明,这个面相憨厚的学者,笑容里不止有亲和力,还藏着大智慧。
段宇飞主任在考察省二医时,曾点赞道:“省二医除了以应急医学、生殖医学为龙头拉动医院全面发展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特色优势学科、网络医院建设等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以成为全省医院发展的榜样。”
“我们的目标是在人均费用增长不超过9%的前提下,医院增长超过20%。”田军章依旧把自己和省二医放在小弟的位置上,但也不再掩饰自己的雄心。他要借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东风,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医疗质量管理;二是人才培养和引进;三是应急系统的建设。希望再创造一个奇迹:“我们原来是垫底的小医院,现在已经在第二梯队有了一席之地,我们希望能够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能够跻身前排。”
如今田军章刚过知天命之年,还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奔腾千里。
采写: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记者 宋炳军
编辑:SuHenin
推 荐 阅 读
卫生时政深度解读者
医疗品牌专业塑造者
健康中国权威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