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养老院里的年轻人: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才能收获体面和尊重
▲考取了PICC专业护士(维护)适任证书的护理员小郑在为谷阿婆打针。
文汇报的"蹲点调研记·养老院里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共三集,敬请关注。
第一篇系列报道文章:管理岗位不再是优秀护理员的唯一奔头和出路(主题:何以为继?)、第二篇系统报道文章:晋升机制、归属感、认同感,是留下年轻人的好办法(主题:何以为家?),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这次要推送的系列报道文章主题为:何以为新?
少有人知,他还有另一个“头衔”:数字化养老院院长。乍一听,这个头衔颇有几分技术感。但王程要做的事却很扎实——将专业的机构养老资源向面广量大的社区辐射。他头脑中这样勾勒:理想的状态是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线上养老院,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临床护理、安全应急、精神慰藉等各类服务。相比物理空间范畴的养老院,它更像是一个养老服务资源和信息的“枢纽”。
长期以来,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几乎都是“一床难求”,能享受到的老人有限。与此同时,随着全市层面“原居安老”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养老服务可直接接驳老人的桌边、床边、身边、周边、手边。
从需求端看,养老服务无疑面临着一场快速迭代升级,市场需求大大扩容,相关产业拥有一片广袤蓝海。
面对机遇和挑战,这些刚踏进养老机构、尚未“端稳饭碗”的年轻人如何调整步伐、快速跟上?某种程度上,这决定着他们如何在这一行业安身立命、有所建树。
图源:摄图网
何以为新,或许是摆在年轻人面前更为急迫的问题。
“年轻的养老护理员必须打开眼界,尽可能接触服务更多的老人,从个性需求中提炼共性问题,反哺自身能力提升。”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乔毅皓这样理解。
“用产品思维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和技能”,这既需要相关政策制度支撑专业服务人员及资源的破圈流动,提高服务效能;也需要从业者在实践中精进技艺、大胆创新,持续迸发金点子、不断开拓应用场景。
数字化养老院的探索正是这样一种突围。打破围墙、让专业机构资源延伸到更多老人身边;同时,养老机构护理员、长护险护理员等分属机构、社区不同养老服务体系的年轻人,在共同的平台上切磋技艺。
何以为新,同样大有可为。
思考一:如何输出养老院的温度
近水楼台,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所处的长白新村街道内,部分小区成为杨福院这个“数字化养老院”的首批“试水者”。在相关部门帮助下,杨福院建起一个基于社区养老需求数据库的服务平台,不仅涉及院内老人,也辐射周边社区数十户试点老人家庭。
在家中铺设了门磁感应器、智能床垫、烟雾报警器、急救铃等一众养老院同款智能监测设备后,80多岁的陈阿婆正式“入住”数字化养老院,有需求便在平台上呼叫。接单的护理员或社工,都来自杨福院,接单后他们从养老院走出,登门入户服务。
这一新鲜体验,对老人和王程等人都是头一遭。最初接到任务,他很忐忑。面对院内老人,他能通过查房时的细节洞察老人需求。可当这座养老院迁至云端,又该如何精准捕捉、响应老人的各类需求呢?
图源:摄图网
为此,他与同事们多次走出养老院,深入社区实地走访,梳理出服务清单,涵盖生活照料、临床护理、安全应急、精神慰藉等五个类别,共48项服务内容。“参照长护险服务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补充。”王程解释,这张清单细致写明注意事项和方法,还会根据老人需求动态调整。以助浴为例,清单带着来自养老院的特有“温度”:温水擦浴要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时间。
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让这位90后养老护理员重新审视“技术+人”的最佳组合方式。“未来的数字化养老或许需要吸纳更多拥有信息专业技术背景的年轻人。”王程也盘算着,利用业余时间慢慢补上这块短板。
同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护理员滕丽丽,也期待着打开围墙。每次路过院内技师创新工作室,看着展陈柜上多项养老创新发明的专业奖项,她心头都不由飘过一丝遗憾。“这一件件发明创造,凝结了院内众多养老护理员的心血,可受惠者仅限于院内百余名老人。如果其他养老机构愿意使用,我们乐于分享。”在她看来,如果能在制度层面加大保障、资金方面加大支持,那些来自养老院的护理人才、创新发明成果或许能更好走向市场,惠及更多老人。
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凌伟也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养老创新产品束之高阁受困于多重因素。一者,公办养老机构的市场经验不足;二来,未经系统专业培训的护理员,很难在实操中掌握创新产品的精髓。“养老的创新产品需要设计者、推动者、使用者环环相扣的努力,推动更多养老创意设计走出院门、走向社区。”
思考二:如何找到自身“不可替代性”
年轻的机构护理员们走出围墙,以专业能力反哺社区,也搅动了养老服务市场的一池春水。
“养老服务中,要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才能收获体面和尊重。”90后长护险护理员郑利坚这样感慨。
小郑将自己比作“养老服务外卖员”。3年前,他辞去医护工作,转而投身养老行当,就职于社区护理站,成为守在社区的一名长护险护理员,专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在养老领域实现医者抱负”。
市场打开,当养老服务人员和资源都充分流动起来之后,如何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年轻人们的必修课。
“无论是在养老院还是社区,能否拥有一技之长决定着年轻养老护理员能走多远。”在他看来,翻身、洗漱这类基础服务,其实家政保姆也能做,年轻护理员要打开局面、收获尊重,唯有从不断提升技能入手。求新求变将是常态。
小郑毕业于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拥有扎实的医护知识,但从事养老护理,他不忘持续“充电”,拿下了难度系数极高的PICC专业护士(维护)适任证书。这意味着,他能在“家门口”为出院的肿瘤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免去他们频繁折返医院的苦恼,成为老人们离不开的护理员。
80多岁的谷阿婆就是受惠者之一。家住三楼的她,曾动过三次手术。术后康复期,阿婆本来需要每周前往小区对面的医院排队打针。腿脚不便,她实在折腾不起。阿婆的女儿叩响了家门口护理站的大门,询问能否提供上门服务,小郑答应得爽快。此后,他每周上门。每次服务,阿婆总会放好拖鞋,提前候在门口。
养老服务需要更多的“小郑”们。但现实是,不管是在养老机构还是社区站点,部分护理员是半路出家,缺少医疗专业背景,很难从事护理难度较高的服务。如今,优质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加入,似乎有了一种新的破题思路。小郑这样畅想:“拥有更多专业资质的养老机构护理员能否成为社区护理站点的‘编外’辅导师?”
思考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回来
小郑的期盼或将很快实现。
王程近来最爱“钻”进一个新落成的工作室鼓捣培训方案。这是由杨浦区民政局牵头,设在杨浦福利院的养老护理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过去,这类大师工作室的培训范围通常止于院内,辐射范围有限。如今,这间新设的工作室却打开大门,瞄准更广阔的社区。
“我们计划面向区内所有养老护理员提供培训服务。”王程计划采用梯度培训方案,先培养一批带教人员,更好地形成传帮带机制,带动更多护理员尽早习得最新的养老服务技能。
图源:摄图网
为营造出实景感,这间工作室还将社区家庭照护单元嵌入其中。院方辟出约10平方米的空间,将卧床、餐桌等统统搬入,营造居家的温馨感。“实景培训,护理员更有代入感,也更能沉浸式体悟服务中还差一口气的细节。”据介绍,这一特制的类家庭实景培训空间,还可以根据需求不断扩容。
而这类实训基地不光能提供培训服务,更有望成为养老创新产品的“路演地”。
全市层面,结合调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发现,近半养老护理员止步于初级职称,技能提升势在必行。据此,市民政局拟建立首批标准化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既有大而全的综合型基地,也有小而美的家门口基地,满足护理员的差异化培训需求。”
在乔毅皓看来,年轻护理员想要跟上养老新需求,不仅要在服务技能上磨砺创新,更需不断调整思维模式,持续钻研如何在服务中更好体现对老人的尊重。
“服务细节规范周到,但老人还是不满意该怎么办?”她抛出这个问题,并以擦浴为例:年轻护理员按标准规范操作,但老人的生活习惯各有不同。比如有老人擦浴时要用到七条毛巾,湿洗归湿洗、干擦归干擦,丝毫含糊不得。
消弭认知差异的最好方式是扩大服务样本。“年轻护理员唯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走回来。”乔毅皓认为,这是数字化养老院试点的积极意义,让更多年轻护理员走出院门,看到养老需求的多样性,并从共性需求中提炼总结服务细节、标准,反哺院内服务质量的提升。
对于社区来说,技能过硬的年轻护理员输出的不只是服务。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老人带来代际碰撞的新火花,也为照护负担较重的老人家属传授省力诀窍。例如,在抱扶老人时,如何巧妙利用周边环境寻找支撑点,以减少可能发生的腰肌损伤。
为老年人提供“丰富且备受尊重的老年生活”。在乔毅皓看来,对头脑活络的年轻人来说,想实现活动的丰富性不难,难的是如何更好实现对个体的尊重,这才是焕活创新的本源。
相关链接:
1、探访养老院里的年轻人:管理岗位不再是优秀护理员的唯一奔头和出路
2、探访养老院里的年轻人:晋升机制、归属感、认同感,是留下年轻人的好办法
以上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文汇报,作者:王嘉旖,摄影:邢千里,编辑:施薇。
欢迎关注视频号:养老解忧杂货铺
养老院星级评定对应资料
养老标准化体系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服务安全规范对应资料
养老护理视频、课件、系统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