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梦中的江南水乡,一定是那徽州古镇的黑瓦白墙!
去了那么多江南小镇
你了解徽派建筑吗?
黄山、绩溪、婺源
严州、金华、衢州
黑白辉映的马头墙
是家人盼归相似的象征
……
远山青黛,清水寒鸭
白墙青瓦,绿水青山蔚蓝天
今天周周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那些黑瓦白墙见的徽派建筑
自然之景与建筑完美融合,古徽州人在家园的选址营造上可谓一丝不苟。
古代风水之理念、“天人合一”之理想,皆在其考虑之中;山水灵气之吸收、人工自然之融合,皆在其规划之下。
于是乎经由古徽州人打造的建筑,或铺展于波光潋滟的溪流之畔;或蛰伏于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或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
清雅淡然、简约朴素的徽派建筑,形式上是黑瓦白墙。
高高的马头墙、残缺的砖雕、锈迹斑斑的门框,还有那泛着悠悠青光的石板路,诉说着一段段陈年往事。
马头墙是徽派庭院的标志性建筑。人们在区分江南和别处的不同时,除了小桥流水古镇,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看马头墙的特征。
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其上安各种苏样“座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而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看到这种错落有致,黑白辉映的马头墙,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明朗素雅和层次分明的韵律美的享受。
徽州古村的每一座古庭院,都是一座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单看一座建筑,只觉一黑一白、一实一虚、一阴一阳,极简之美渗透其间;
若是眺望整片建筑,只觉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层叠有序,韵律之美跳跃其中。
漫步徽派建筑其中,随处可见民宅、祠堂、牌坊。别看其外表简淡清幽,内里却潜藏着一颗滚烫的心。
无论是渴望落叶归根的商人,还是希望安居乐业的百姓,他们造民宅、建祠堂、立牌坊,只为实现心中“建一房而安家,择一城而终老”的理想。
不求富丽堂皇,只求宁静致远。
据《寄园寄所寄》载:“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家族纽带随着时间的绵延而越发温暖,道义家训也随着岁月的积淀而越发珍贵。
徽派宅子里,有着各种与墙一体的雕塑,而石雕、砖雕、木雕是古徽州建筑的“三雕”。
雕刻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
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他们雕刻“喜鹊登梅”,取意喜上眉梢;雕刻“东鹿西马”,希冀福禄双全、飞黄腾达;雕刻“五只蝙蝠”,盼望五福临门……
就寻一方院落,得一处闲,过着如山里人一般的生活,有着篱笆、菜园、果树,阳光树影,幽静小道。
有如诗画,暂且向往,留置心间。
那漫山遍野、金黄灿灿的油菜花丛,若是没有朴素简淡、典雅清幽的民居建筑衬着,该是艳丽无味。
到如今的现代,徽派元素仍存留在人们生活中。
依然是黑瓦白墙的庄重,置身其中又重新感受到了徽派的大气。
观之望之,人们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了更亲切的体会,对“洗尽铅华归于平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理想家园不就是有山作伴,有水为邻,有花可赏,有树乘凉,有瓦遮头,这些足矣。
当落日的余晖洒满村落,游走在青石路上、漫步于祠堂之间,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而当你瞥见浣洗的妇女留下勤劳的背影,听到嬉戏的孩童洒下银铃般的笑声,你又会感慨千年时光仿佛从未走远。
你了解徽派建筑了吗
去看一看徽派建筑
在浮华喧嚣的年代走一走这一方净土
感受这一分淳朴生活的绵延
了解更多:
与文化大家
走一段文旅之路
与民银旅行
开启一段心灵旅程
民银旅行 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