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田野杂记 | 《莆仙方言研究》序(陈泽平)

陈泽平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莆仙方言研究》

闽江学院的蔡国妹博士终于完成了学界期盼已久的《莆仙方言研究》一书,将书稿寄给我,让我写几句介绍。


  现在的莆田市包括仙游县,正是莆仙方言的分布区。自宋代的兴化军建制以来,行政上就相对独立于北面的福州府和南面的泉州府,但单纯的农渔经济造成发展上的相对落后。莆仙方言夹在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之间,分布范围有限、使用人口不多,却有自己的独特面貌。与南北两头的闽语次方言都有些相似,但相互可懂度大约低于一半。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以前,莆仙人离乡外出,哪怕就在相邻的泉州或福州,言语交际也很成问题。过去的福州话中有“兴化兄”一词,就是谑称说话带口音的莆仙人,颇不恭敬。这当然是一种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区域歧视观念。这种不公平的歧视让出门在外的莆仙人形成一种集体的心理反弹,他们加倍地爱乡敬业,自尊自强。对内抱团,只要是莆仙人凑在一起,必说家乡话,叽叽呱呱非常热闹;但单独面对外界时,给人的印象大都是性格内向,讷讷不善言。我的几位莆仙籍朋友好像都是如此。

  也是莆仙籍的蔡国妹博士却颇为不同,不仅口齿伶俐,而且说话有些急,声音频率高、语速快,正所谓“说话像打机关枪一样”;但她学习勤奋、工作踏实、顽强打拼,同样具有莆仙风格。她在硕士阶段没有学过方言学,博士阶段调整到方言学专业来,让我不免有几分担心。我让她做好延期毕业的思想准备,在第一学年接受硕士班的方言调查基本训练,同时跟其他博士生一起学习博士课程。没想到她咬咬牙,安排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后,全身心投入学习。三年后不仅按时毕业,还获得当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我从本书稿中还能依稀看到她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底子,经她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打磨提升,已经俨然一部成熟厚实的学术专著。

  本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描写篇”和“比较篇”两个部分。前者以莆仙方言东海话为具体描写分析的对象,详细描写莆仙方言的面貌,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基本框架是一个详细的方言调查报告。莆仙方言以往还没有发表过这样一个全面系统的调查报告。由于东海话就是作者的母语,资料详实丰富,学界朋友可以放心地参考使用。

“比较篇”由一组系列性的专论构成。莆仙方言分布区域处在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的过渡带,兼有闽南、闽东方言的部分特征,又自成一格,不是简单地说“混合”或“过渡”就可以概括的。如何结合闽南话、闽东话来探析莆仙话的特点,是作者多年来的努力方向,部分成果已经在语言学专业期刊上陆续发表。例如对莆仙方言“合”字句、“厄”字句的研究、对“乞”字来源和用法的研究等,都有颇为深入的分析意见,引起学界关注。本书稿将这一部分的系列研究收集在一起,互相勾连,让读者更容易看到特殊语言现象之间的联系和作者对方言接触背景下莆仙方言自身演变发展规律的宏观思考。

任何地方的方言都是汉语的一种具体口语形态,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自足的。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特点探讨其演变历史——都是等价的。学者从自己的母语入手,凭借头脑中丰富的语料库,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获得丰硕成果。在汉语学界内,某地方言的知名度往往决定于其母语者对之研究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李荣的浙东温岭方言、贺巍的河南获嘉方言、曹志耘的金华汤溪方言、邢向东的陕北神木方言、项梦冰的闽西连城方言,都因此成为汉语方言学的名胜。我期待随着蔡国妹博士的学术成长,莆仙方言东海话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祝贺蔡国妹博士的莆仙方言研究出版


                          陈泽平

     2016年岁末于福州守耕堂

相关链接

行走田野杂记 |《看得见的广东话》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看得见的粤方言》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湖南赣语语音研究》后记(李冬香)

行走田野杂记 | 《广东粤方言概要》序(詹伯慧)

行走田野杂记 | 《鲍厚星湖南方言论稿》后记

行走田野杂记 | 我和湖南的不解之缘

 


扫描上方“公众号二维码” 可以订阅哦!

图 文 编 辑:静静  

责 任 编 辑:老   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