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 | 罗鑫:浅谈畲江方言与文化【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米鴿 Author Law Him
编者荐语
[分享]浅谈畲江方言与文化
来源:老米鴿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米鴿,作者 Law Him
畲江是梅州市梅县区下辖的一个工业重镇,地处梅县西南端,主要邻接兴宁市(县级)的水口镇。
畲江话是梅县话的一种,梅县话是客家话的代表。不少人以为,梅县话就两种口音,一种是以梅江区(惯称梅城,主要含江南、江北)方言为代表的梅城话,另一种就是以松口老街方言为代表的“下水声”,其差异的例子如“好”字梅城人读作hao而松口人念作ho。不少人甚至想当然地以为,凡是梅城话读ao的,松口话就读o,反之亦然。实际并不是这样子的。
梅县话至少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方言:
1、以梅江区江南为代表的城区方言,包括扶大、程江、城北、大坪、城东、石扇、三角、西阳、白宫、长沙、梅南、南口、瑶上等乡镇的方言;
2、以松口老街方言为代表的“下水声”,包括隆文、桃尧、松源等其他乡镇的方言;
3、以畲江圩镇口音为代表的“畲江话”,水车、径义、河泗三镇的方言也属于广义上的“畲江话”;
4、以梅西圩镇口音为代表的“梅西话”,石坑镇的方言与之大同小异。
就像白渡话深受蕉岭话影响,梅西话深受平远话影响一样,畲江话明显受到兴宁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别字音和词汇上。
字音方面,比如“入”字畲江话受兴宁话影响读作nyiuk而不像梅城话一样读作nyip。与此相应的,“衫”字也读sang而不是sam。但和兴宁话彻底失去p,m韵尾所不同的是,畲江话m,p韵尾还不能说是消失殆尽了,因为个别字音依然保留梅县的说法。毋宁说,字音出现“摇摆现象”,无论读哪一个都不怎么影响意思的疏通。词汇上,比如“鸡蛋”畲江话随兴宁话说“膥”而不像梅城人一样只说“卵”。除“膥”外,还有童语“咯咯”,这是梅城话所没有的。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同样毗邻兴宁,梅县南口话却几乎没有受到兴宁话的影响。究其原因,我想还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下造成的。一直以来,南口相对富庶,近代又是知名的侨乡,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与之相邻的兴宁径南、石马两镇相对弱些。加之南口距离梅县县城又近,故未怎么受到兴宁话的影响。
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在梅州,凡是地名带有“口”字的,多少都有地方“咽喉”的意味在里头,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邻镇好些。除南口外,松口亦然。与畲江相接的兴宁水口亦当如此(历史上)。
题归正转,畲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叫做“畲坑”,现在梅州民间也多习惯称之为“畲坑”,音qia hang。我们知道,“坑”是个典型的客家地名词,客家社会到处都有“坑”,梅城有泮坑、水车镇也有泮坑,省道223线经过黄坑,五华有锡坑……把“坑”变为“江”,实际还有以“水带财”,谋求发展的夙愿暗含其中吧。
最后问大家一句客家话的成语,“畲礼畲谢(qia li qia qia)”,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本期编辑|钟运渔
本期审读|林诺舟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 | 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热读
推荐
语保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解锁更多精彩→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