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张振兴:中国语言研究的两大战略导向【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战略研究 Author 张振兴

2021年第3期

卷首语

本期嘉宾

张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


中国语言研究的两大战略导向


研究语言的人应该知道三句话。

第一句话:语言是一种资源。它可以转变为财富,可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句话:语言是文化之根。离开了语言,一切的人类文化事实上都可能是不存在的。

第三句话:语言是民族之魂。对于一些民族来说,没有了自己民族的语言,其整体民族性就可能完全瓦解或消失。

由此可见语言的高度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对于很多国家和民族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因此,我们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我们的语言,研究我们的语言。具体语言事实的记录、描写和研究,应该具备战略性的导向。就这种导向来说,以下两点尤其重要。


第一,要准确认识中国语言既有分歧性又有统一性的重要特征。大家都知道中国语言的分歧性和复杂性,各民族语言分属不同语系语族,差别很大;就是汉语内部,官话和非官话以及各种方言之间也“语多殊异”,有些地方甚至“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分歧性。其实中国语言统一性的一面更值得高度重视。著名语言学家李荣在《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里说:“一般人都知道中国语言分歧的方面,忽略中国语言统一的方面。我国人民百分之九十五说汉语,使用全国统一的文字。汉语方言中最重要的官话方言,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各省区的广大地区,……官话方言的一致性很高,通话没有困难。……本世纪推广普通话,进一步加强了语言的统一性。”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国语言的最重要特征,反映了老一辈语言学家高度的学术自觉性和政治敏感性。中国语言既有分歧性又有统一性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中国语言,尤其是汉语及其各种方言的语言事实,反映了中国各民族语言和汉语各种方言长期接触、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语言发展历程。


第二,要充分认识中国语言,最主要是汉语参与国际语言竞争的能力。语言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跟其他所有资源一样,语言也要参与国际竞争。在这方面,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奥斯特勒2005年出版的《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Empires of Word: A Language History of the World)一书,值得我们一读。该书叙述了人类语言惊心动魄的兴衰历史:胜利的埃及语退出了历史舞台;唯我主义的希腊语走向了衰落;伟大的拉丁语经历了两次死亡;汉语面对入侵表现了“飘忽不定”的神态;唯有欧洲的语言,搭着帝国的列车大肆进军海外。该书还从使用人口的角度,排出了世界语言20强,汉语普通话名列第一,汉语吴方言列第十二,汉语粤方言列第十七。但汉语的排名是依靠人口增长所取得的“有机增长”得来的。如果依靠语言传播的“联合与习得”途径,汉语还不是英语等欧洲语言的对手。这大概还是真实地反映了汉语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情况。不过,语言竞争的能力是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长的。由于我国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强势发展,汉语的传播能力迅速增强,汉语在世界语言竞争中的地位也得到极大提升。


以上两条是中国语言研究战略性导向的基本出发点。中国语言研究要加强语言统一性方面的研究,塑造整体的、统一的中国语言观,这是中国语言尤其是汉语参与国际语言竞争的基础。国际语言竞争是一场比拼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长期过程,我们将不辞艰难,砥砺前行!


01

出品|语言战略研究

文字|张振兴

本期编辑|蒋慧玲

审读|区淑妍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学术探论丨陈章太:论语言资源>学术探论 | 陈李茂:广东茂名方言研究述评>学术探论 | 柯蔚南:新型客家、旧型客家与早期南方高地汉语(下)>学术探论|柯蔚南:新型客家与早期南方高地汉语(中)




扫码关注我们吧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的习惯,提倡每天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