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戏剧(音频)|小牛:安徽庐剧(安徽合肥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江淮、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古代庐州府境内,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借罗衣》、《讨学钱》、《休丁香》等。


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丽婉转,悠扬平和,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是本戏和折戏的主要唱腔,既可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复杂的情感;花腔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活泼,常用于小戏。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传统的庐剧没有管弦乐伴奏,只用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俗称“满台锣鼓半台戏”。


早期庐剧的表演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地方小调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动作一般不配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基本没有固定的台词,多采用临时串词、套词的方式。建国后,庐剧在表演艺术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

庐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及性: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音乐,表演上吸收了鄂东的“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等手法,不少剧目中还融汇了地方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End


文章/音频 | 小牛

图片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胖丁

本期审读 |燕妮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

方言与美食(音频)| 丁阳:环巢湖美食——肥西老母鸡(安徽合肥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胖丁:环巢湖美食—庐江米面(安徽庐江县城话)

淮西风物(音频)| 胖丁:淮西茗茶——舒城小兰花(安徽舒城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江泽宇:大别山美食—六安锅子(安徽六安市区话)

安徽风物(音频)|胖丁:淮西茗茶——霍山黄芽(安徽霍山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