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探论 | 邵慧君:韶关本城话中的变音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封面配图:南雄珠玑巷,图源:网络


提 要  本文描写韶关本城话一种特殊变音现象,从变音的语音特点、变音字的来源和位置以及变音的语法和词汇意义入手,总结其特点如下;1.变音以韵母中嵌喉塞并变调为语音形式,变音字中有古舒声韵与古入声韵混同的现象;2.变音字来自古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古人声字发生变音的最多;3.变音字多出现在单音词及多音词的末音节;4.变音具有名物化的作用;5.变音的名词多为生活中常用的普通名词;6.变音字如有本音、变音两读的,往往伴有词性与词义的变化,也有部分为本音,变音自由变读。


关键词   本城话  变音  本音

本文所谓的韶关本城话,乃专指韶关城内一种非粤语的本地土语(以下简称本城话)。本城话中有种特殊的变音现象,在调查所得的3400多个有效字中,变音字有311个,占9%,可见并非偶然现象。所谓变音,是指音节中的音素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或者变声,或者变韵,或者变调,这种语音变化的结果即称为“变音"。跟变音相对的是本音,本音是指共时状态下相对稳定的音节,它们体现了整个语音系统的规律性与整齐性。

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对本城话的变音作一描述。

一、变音的语音特点

本城话的变音特点概而言之,即韵母中嵌喉塞音并变调。凡发生变音的字,其韵母主元音中都可被嵌入一个喉塞音,仿佛一个元音流被截为前后两段,喉塞之后再继续发“另一半”及所带韵尾;并且这些字无论来自中古什么声调,一律变调为355.实际发音是先高升,后因喉塞而声门紧闭、略有停顿,再放开继续发高平调,合记为355.

需要指出的是,本城话里入声带喉塞尾,虽然部分人声字的喉塞尾已弱化,其发音却不能延长,与舒声韵字仍有区别,但是人声韵字一旦变音,其中嵌的喉塞则覆盖掉原来韵尾的喉塞,从而导致这些变音后的古人声字与其它一些变音的古阴声韵字(包括古阳声韵丢失鼻尾变为阴声韵的字)混同,如:

此外,本城话的变音与连读变调基本无关.

二、变音字的来源

韵母中间出现喉塞音,这种现象几乎遍及本城话韵母系统中的各类韵母;就变韵字的来源而言,古平,上,去.人各个声调皆有,其中以古入声字为最多;311个变韵字中,古人声字有124个,占40%左右。

三、变音字的位置

与许多方言的变音相似,本城话的变音也多出现于单音词和多音词的末音节上,在调查所得的1088个两字组中(以詹伯慧教授主编的《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第八章所列的两字组连续变调调查表为准),出现变音的共有218个,而后字变音的就有202个,占变音两字组的93%左右;前字变音的两字组才16个,且变音字集中于儿个常用的单用名词,如“钱”、“竹”,"月”,“路"、“树"等,这些字位于前字可以变音,位于后字同样也变音。如:

其它多数名词或名词语素,单独出现或作为多音词的末音节时发生变音,而在非末音节位置则读本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叠音名词,多为亲属称谓,前字读阳平,后字一律变音,与粤语的情况相似,如:

二是非叠音名词,处于末音节与处于非末音节读音不同,前者读变音,后者读本音,如:

由此可见,变音字出现的位置是以词的末音节为常的。

四、变音的语法意义

从附录二所列的311个变音字可以看出:变音字绝大多数都是名词或名词语素,动词、形容词及虚词所占比例还不到8%。如:

动词:日、叠、酌、贴、蜇、校(校对)、拢、坐

形容词:狭、逸、皴、雅、鄙

虚词:也

另有一部分字兼具本音、变音两读,一般变音都用作名词或名词语素,本音多用作动词或动词语素,变音具有改变词性的功能.使本音与变音形成词性的对立。如:

很明显,本城话的变音具有名物化的作用,是名词或名词语素的一种标志。

五、变音的词汇意义

变音字不仅以名词(或名词语素)为多,而且以意义比较具体的名词或名词语素为多,变音字一般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普通名词。如:

有关植物的名词:葱、荞、茄、柳、蔗、树、豆、稗、蓖、楝、柏、竹、谷、粟、菊、叶、瓤、核(果核)、桑、麦、栗、梨、桃、桔、柿、枣、柑、橙、榴

有关动物的名词:鱼、蛤(蛤蟆)、鹿、鹤、蝶、兔、鸭、獭、雀、鸽、燕、豹、虫、鹊、鹅、蝇、猴

有关生活器具的名词:刀、钉、锥、锤、槌、绳、篙、闩、窗、橹、柱、棋、瓶、炉、篮、盆、银、钱、臼、盖、凳、柄、罩、炭、棍、钻(木工用具)、盅、刨、刃、桌、钵、砚、笔、墨、帖、瑟、笛、铎、镯、镬、匣、尺、席、船、柩、箱、盒、合(量具)

有关服饰的名词:玉,革、帽、屐、履、鞋、轿、扇、帕、缎、绢、裙、衫、帛、簪有关建筑的名词:宅、阁、室、店、栈、寓、巷、路

有关亲属称谓的名词:姐、婆、奶、姨、爷、泉、母、爸、妗、伯、侄、叔、妾

与身体部位相关的名词:拇、睛、肚、髓、卵、肫、蹄、胛、翼、羽、尾、辫、髻、鬓、痱、痢、疤、泪

有关星宿、干支的名词;日、月、夕、甲,乙、戌,癸、酉、

本城话另有一些本音、变音两读的字,它们并不是象前面所说的构成词性对立,而是语义略有不同:往往是本音用于泛指或上位概念,变音用于特指或下位概念;本音指称本义,变音指称引伸义。如:

尽管如此.本城话中还有不少本音、变音可以自由变读的字.它们在语法或语义上的差异已不明显了。如:划(笔划)、栗、昔、尺、责、缎、柩、例、署、绢、票、礼、里、姐、塘、糖、船、婆、梨、名、蛤、鱼、箱

综上所述,韶关本城话的变音具有以下特点:

1.变音以韵母中嵌喉塞并变调为语音形式,变音字中有古舒声韵与古入声韵混同的现象。

2.变音字来自古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古人声字发生变音的最多,

3.变音字多出现在单音词和多音词的末音节。

4.变音具有名物化的作用。

5.变音的名词多为生活中常用的普通名词。

6.变音字中如有本音、变音两读的,往往伴有词性与词义的变化,也有一部分是本音、变音自由变读的。

六、余论

本音与变音是相对而言的,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语音系统无论本音也好,变音也好,都是语音演变的结果;但从相对稳定的共时角度来看,本音代表了常态,变音则代表了变态。变音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本音与其相对应的变音,另一种则是失去本音的“跛脚式”变音,后一种情况如果纯粹放在当今语音的共时平面上看也可以视作本音,因为其原有的本音已消失,只留下变音为其常态,可暂称作“变本音”;这种"变本音"的语音形式恰恰与同平面上的变音的语音形式相吻合,而不同于本音。用下面的演变模式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韶关本城话的变音同样包括了上述两种情况。

利用字的变音(包括变声、变韵、变调)来构成不同的词或词素,这在汉语史上是有迹可循的,古汉语中不少字具有读破现象,其实质也是利用变音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如“长”读平声是形容词,读上声是动词;“好”读上声是形容词,读去声是动词,等等。汉语南方诸方言(如吴、徽、客赣、闽、粤语等)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变音现象,可以想象,最初从本音而发生变音,必有其语法功能或语义表达上的需要,正如韶关本城话一样,有丰富的变音,而且本音与变音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及语义差异,这种现象可以说从某种角度上反映出古汉语的历史沉淀,也可能体现出汉语南方方言一些独特的语言特点。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构词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汉语中双音词与词缀的代偿作用,使原先依靠变音而区别词素的功能慢慢消失,逐步被湮没,由此导致一些字本音与变音之间对立消失而形成自由变读的情况,甚至不少字丢失本音,以变音为常,

本城话大部分变音字如今已无与之对应的本音,另一部分则兼具本音、变音两读,显示变音在该方言中发展的不均衡性,正好印证了上述这种历时演变的进程。

附录一:

本城话单字调

附录二:

本城话变音字总汇

  说明:

  1.以下列出本城话所有的变音字,按中古声调及声母清浊依次排列.

  2.为方便印刷,例字不标音。



古平声清声母:25例

  疤、刀、操、勾、钉、睛、些、锥、筛、泡、篙、间、簪、衫、燕、肫、盅、葱、箱、闩、圈、柑、窗、桑、钢


古平声浊声母:40例

  棋、姨、鱼、爷、蛤、蝇、蹄、桃、猴、瓶、名、橙、绳、荞、梨、锤、槌、榴、炉、婆、茄、鹅、蓝、鞋、牌、门、盆、钱、裙、银、虫、筒、笼、船、盘、丸、簧、瓤、糖、塘


古上声清声母:7例

  杵、姐、鄙、癸、髓、枣、肚


古上声浊声母:41例

  柿、妇、倍、愈、宇、禹、羽、柱、也、下、雅、码、某、艇、领、尾、里、履、礼、垒、儡、旅、绪、鲁、橹、虏、柳、舅、臼、友、拇、母、坐、尚、奶、引、辫、盾、拢、远、卵


古去声清声母:38例

  辈、盖、戍、处、爸、帕、凳、勾、柄、蔗、咒、假、架、秤、票、痱、髻、碓、粹、絮、豹、罩、扫、校、兔、卷、绢、带、炭、鬓、店、扇、荫、燕、棍、粽、券、钻


古去声浊声母:35例

  字、寓、树、署、例、帽、豆、候、轿、稗、篦、痢、队、类、泪、刨、校、路、赂、柩、磨、栈、楝、练、刃、孕、砚、妗、郡、缎、传、岸、状、样、巷


古入声清声母:63例

  质、蛰、室、色、别、撇、帖、贴、节、妾、屑、结、级、钵、葛、合、桔、伯、柏、泊、革、格、竹、粟、谷、穀、麴、菊、职、责、鹊、尺、策、栅、皴、爵、雀、桌、乙、酌、卓、笔、的、德、则、迹、绩、戚、昔、戟、国、戌、卒、鸽、阁、壳、法、塔、獭、甲、胛、鸭、叔


古人声浊声母:60例

  侄、篾、谍、叠、蝶、牒、杰、日、捺、逸、业、叶、页、核、佛、合、盒、核、日、帛、麦、剧、屐、仆、鹿、禄、峽、狹、族、玉、局、獄、笛、宅、澤、岳、嶽、乐(音乐)、栗、墨、席、籍、疫、役、翼、划、律、率、物、术、術、铎、凿、镯、鹤、芍、夕、镬、匣、月

参考文献

1.黄家教、崔荣吕:韶关方言新派老派的主要差异,《中国语文》1983.2、北京.

2. 郑张尚芳:《广东省韶州土话简介》,汉语方言第四届年会论文.

3.陈忠敏:《邵武方言入声化字的实质》(未刊稿).



往期推荐

学术探论 | 邵宜、邵慧君:清远“鹤佬话”记略

学术探论 | 王毅力:湛约翰《英粤字典》所记一百多年前广州方言音系

学术探论 | 王美儿、何枫清、王茂林:化州粤语“紧”的多功能用法及语法化路径



END

本期编辑 | 舒雯亿

本期审读 | 舒雯亿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感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