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假钞,让良民成了杀人犯
B站、豆瓣、微博用户
欢迎订阅“轻年力量”同名账号
一个生活优渥的男孩,正因为父亲给的零用钱不够而烦恼。他的朋友提议,用自制假钞去市场换真币回来,男孩同意了。
两人在一家照相馆如愿得手,他们想象不到,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张假钞,却让另一个人被牵连,乃至被毁掉一生。
一个很小的错误,却意外开启一个更大的错误,这是发生在《钱》中的故事,影片根据托尔斯泰的《伪息券》改编,导演罗伯特·布列松将它打造为一个当代的法国式悲剧。
电影的笔触简约而克制,却往往又在不经意间忽然展现暴力的不期而至,与它造成的可怕破坏力。
透过一桩假钞引发的系列惨剧,布列松直面了当代症结,指出了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问题的答案——钱。
它仿佛一面镜子,照亮人性的幽暗面,也借由它所引发的一桩桩事件,审视着人类社会的结构性腐坏。虽然文人对它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它的确主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最开始纯洁无辜之人,也不得不因它堕落败坏。
冷硬叙事下的批判
法国新浪潮导演之一的戈达尔曾这样评价布列松:“罗伯特·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正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也评价布列松是个天才:“如果他是第一名,那么排在他后面的那位导演只能算是第十名。这一差距实在让人沮丧。”
可就是有如此声望的导演,却常常喜欢启用素人参演自己的电影。
布列松不喜欢在镜头中捕捉不真实的东西,专业演员是他淘汰的对象之一。为了塑造影片的“真实性”,他甚至刻意在影片中最大程度地去戏剧化,这让习惯了高潮迭起的商业片观众,经常在他的电影中感到一种影像阅读的障碍,直至将他的作品归进“闷片”行列。
为了最大程度遏制因表演带来的不真实性,布列松还会故意要求演员以最自然的方式诠释独白,而拒绝采用舞台或戏剧方式对文本进行夸张。
这么做会让观众首先在听感上就形成间离,对故事有着本能的观望。这种典型的布列松腔调,让他的电影自带一股冷硬感。这种冷硬感不单单体现在演员缺少起伏的念白与极其克制的表演上,还体现在简单的场景设置与镜头调度中。
布列松的电影一般倾向利用大段固定场景表现故事的内在张力,而很少利用频繁的场景切换去增加视觉的丰富性。《温柔女子》即是其中一例。
和其他喜欢冷硬风叙事的导演相比,布列松的电影没有考里斯马基的人性光辉,没有法斯宾德的晦暗绝望,有的只是对事件本质的无情揭发。
这一特点与随后的奥地利大师迈克尔·哈内克非常相似,二者都非常擅长从局部现象去剖析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作为布列松导演生涯末期的一部作品,《钱》的基调悲观而无望,影片没有给被假钞诬赖的男子伊冯任何救赎,他因误拿假钞被证人作伪证栽赃,随后被司法机关关进大牢,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成为一名杀人犯。
《钱》里的每个人都算不得正派。无论是最开始打算拿假钞换零用钱的小男生,还是随后知道真相却依旧选择用掉假钞的照相馆老板,甚至他手下私自改价以谋求利润的员工,每个人都对钱有着近乎扭曲的迷恋,直到为此付出代价。
影片中,布列松表达了他对“人的异化”这一命题的担忧。即便在数码产品还不够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察觉到越发浓重的金钱至上主义对人造成的潜在诱惑和伤害,这也是现下人被外在物质异化的雏形。
在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世道,金钱宛如上帝般令人着迷,宗教信仰反倒退居其次。失去敬畏和道德约束的人性,在金钱腐蚀下变得丑陋而狼狈。
与此同时,假钞案牵扯的制度反思也非常醒目。
因为误收三张假钞而被警方逮捕的伊冯,直到被捕前,依然不相信自己的诚实换来的是照相馆老板无耻的欺骗。为了自证清白,他选择被警方带走调查,遵守法律制定的游戏规则。
但制度并没有给伊冯带来想要的答案。他不但因滥用假钞罪入狱三年,还在此期间痛失家庭和小孩,加之监狱里糟糕的管理制度和环境,让伊冯彻底丧失对制度的信任,转而成为他痛恨之人的翻版。
如果说前一次入狱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败坏导致好人蒙难,那在监狱的整个过程,则可以视为是制度对人性良知的磨灭和绞杀。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中,伊冯丢失了维持良善的理由,转而选择以恶人之道,发泄制度带给他的伤害。
布列松在他的电影中倾向认为,体制的陈旧与冰冷,比单纯的物质诱惑更具备杀伤力。诱惑并不能让所有人屈服,但被其所认同的体制背叛,带给一个人的影响却是深远和不可逆的。
形式之外的隐喻
布列松非常青睐“形式大于内容”,他一度坦言,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形式,它是作为电影拍摄的优先项。
这意味着,在布列松的电影中,画面中的符号都是优先于故事情节的,它们必须在人物对白之前就传递更重要的信息。
《钱》着重凸显、且留给人较深印象的符号有两个,一个是收银台,另一个是尾声阶段出现的斧子。
在第一个符号中,收银台作为收到男孩假钞的储蓄设备,已经被导演视为谎言的替代词,同时也象征着某种不真实。
当相馆雇员给顾客找零时,画面再次切到收银台,结合顾客上一句“我昨天才来过,怎么价格不一样了”的台词,观众虽然看到雇员如数退还差额,但依旧免不了猜想,他会不会在背后做什么手脚?
到这里,收银台已不单纯是一个无意义的摆设,而成为观众用来质疑雇员道德的精神暗示。
为了强调这一点,布列松还刻意在之后的画面中保留了一个小细节:看到老板回来的雇员,慌乱中私吞了多挣来的钱,并在填好报表后,将做过假的货签遗留在账簿中。
一闪而过的画面让观众难以注意到货签,但随后的剧情则验证了观众的猜想:因为擅自修改货品价格被老板发现,雇员被炒了鱿鱼。
这场戏中,布列松运用收银台从前文语境留下的隐喻,再结合细节,先于剧情声讨了金钱对人的腐蚀。
到了第二个符号,布列松则赋予画面中的道具以明显的悲剧气息。
刑满释放的伊冯刚从监狱出来,身无分文的他意外撞见了一个从郊外到城里取钱的老妪。
出于对伊冯的同情,信教的老妪收留了他,将其安置在后院的一栋仓库内。在那儿,伊冯发现了一把斧子,这几乎明示了即将到来的不幸和血雨腥风。
果然,后来的桥段证实了伊冯和老妪的互动,连同他对老妪悲惨身世的同情都不过是逢场作戏,伊冯真正想要的,早在他对这个家的翻箱倒柜中就暴露出来——除了钱,别的一切他都不感兴趣。
老妪的教徒身份,和伊冯唯利是图形成巨大反差,象征着布列松“上帝已死”的悲壮寓言。
如果再往前倒,你会发现伊冯的结局甚至都早已注定:入狱期间,判他禁闭的法官就说过,“没杀过人的比杀人狂更可怕”。这种把后续剧情通过某种办法(道具、台词)前置的手法,往往只有在第二遍回看时才能品出其间味道,这也是布列松为世界众多名导推崇的原因。
如果拿形式上的“枯燥”去类比商业片的大开大合,显然是低估了布列松的伟大。他从来不在乎形式上的花里胡哨,而更在乎它所承载的信息,以及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
这,或许是时隔多年后,被社交网络侵占私人时间的我们应该再去重温的理由。因为很显然,当我们谈论注意力经济,说到底依旧离不开一个“钱”字。
既然是钱,从来都应该让我们保持警惕。
-End-
往期精选
“因为忘记服侍奶奶,我妈被我爸打得头破血流”
无肉不欢?那你真该看看这部残忍佳作
《怒火·重案》:这种港片真的快绝种了
这15部运动类高分作,你肯定没看全过
豆瓣8.7,终于等来一部高级喜剧
这部暑期档“黑马”,太颠覆常识
被女演员告上法庭的鬼才,却用这片吊打主流